李晓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35 H指数:2 供职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肾转移性多形性腺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肾转移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发病及转移机制、免疫表型及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肾转移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等进行观察,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0岁。体检发现右肾肿瘤10天,行腹腔镜下右肾根治性切除术。大体为一个位于右肾下极界限清楚的实性肿物,灰白色,分叶状。镜下肿瘤呈典型的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形态学特征,结构呈多形性,肿瘤性上皮和间质混合存在,上皮和肌上皮成团及片状埋于软骨黏液样基质中,并散在分布成熟的鳞状上皮细胞巢。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Kpan、vimentin、p16和β-catenin(+),calponin、CD10和S-100部分(+),p63弱(+),CK14(-)。结论肾转移性多形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需要有明确的病史,并且需与多形性腺瘤中的癌、癌肉瘤及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等鉴别。 李晓霞 刘朝亮 张仁亚关键词:临床病理 乳腺嗜酸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乳腺嗜酸细胞癌(Oncocytic carcinoma of the breas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通过HE、免疫组化染色观察1例乳腺嗜酸细胞癌,并复习文献。结果癌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界限清楚,胞浆丰富,浆内见弥漫均匀分布的强嗜酸颗粒,无顶浆分泌现象,细胞核大小较一致,呈圆形、卵圆形,核仁清楚,可见核分裂象。癌细胞呈腺性及实性结构,部分见导管内癌成分。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细胞不表达肌动蛋白、S-100蛋白、Syn及CgA,PAS染色阴性。结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光镜下很容易被忽略或者误认为是大汗腺癌,其发病率可能比目前认为的更高,应引起临床和病理医生的注意。 曹正 张仰兴 李晓霞 张仁亚关键词:乳腺肿瘤 嗜酸细胞 临床病理 胃滑膜肉瘤 2009年 Makhlouf H R Ahrens W Agarwal B 李晓霞 刘飞飞 张仁亚关键词:滑膜肉瘤 免疫组织化学特征 组织病理学 四肢末端 中位年龄 头颈部 甲状腺滤泡癌样肾肿瘤 被引量:1 2009年 William S Irmgard V Michael G 刘飞飞 李晓霞 张仁亚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 肾肿瘤 WILMS瘤 尿路上皮癌 组织学类型 肾母细胞瘤 复合性血管内皮瘤5例报道 被引量:2 2008年 Fukunaga M Suzuki K Saegusa N 李晓霞 刘飞飞(摘译) 张仁亚(审校)关键词:血管内皮瘤 MAFFUCCI综合征 血管源性肿瘤 低度恶性 生物学行为 临床病理学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22 2016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确诊的136例原发性乳腺癌并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资料,以多西他赛+吡柔比星十环磷酰胺(TAC)方案为新辅助化疗方案。分析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的乳腺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点与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关系。影像学疗效评价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不同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Ki67表达水平、分子分型组间的pCR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肿瘤大小组间的pCR率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总体缓解率为84.6%(115/136),其中pCR率为16.2%(22/136),疾病进展(PD)率为2.9%(4/136)。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乳腺癌的pCR率分别为5.4%(3/56)、10.0%(3/30)、30.0%(9/30)、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32,P=0.002),其中HER.2过表达型及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pCR率显著高于luminNA型(χ^2=9.880、11.333,P均〈0.00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子分型、Ki67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pCR率有关(χ^2=15.648、15.132、6.278,P均〈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分子分型与新辅助化疗pCR率有关(OR=0.025,95%CI:0.005~0.136,P〈0.001;OR=3.644,95%CI:1.851—7.174,P〈0.001)。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与基于免疫组织化学的乳腺癌分子分型有关,三阴性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更易获得pCR。 朱坤兵 徐灿 李晓霞 刘启龙 张仁亚 马姝 石朋关键词:乳腺肿瘤 分子分型 KI67抗原 甲状腺微小癌临床特点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点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68例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8例甲状腺微小癌,单发病灶124例(73.8%),多发灶44例(26.2%)。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68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44.1%(30/6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行同侧III、IV区淋巴结清除术9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77.8%(7/9)。全组病人无声音嘶哑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损伤发生率23.8%(40/168),术后出血1例。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3%(24/68)高于未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17.6%(13/74)。在84例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和改良式淋巴结清除术中,男性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84.6%(11/13)高于女性47.9%(34/71),多灶甲状腺微小癌颈淋巴结转移率65.4%(17/26)高于单灶48.3%(28/58)。门诊随诊12~36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具有多灶性和中央区淋巴结高转移率的特点,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于男性、多灶性、有包膜侵犯者。如中央区淋巴结查见转移癌建议行同侧III、IV区淋巴结清除术或功能性淋巴结清除术。 朱坤兵 李晓霞 刘启龙 张仁亚 孙玉芳 熊斌 周广起关键词:甲状腺微小癌 预防性 乳腺鳞状细胞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4例乳腺鳞状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并文献复习。结果乳腺鳞状细胞癌好发于中老年人,平均年龄53岁。大体表现多为囊实性;镜下肿瘤均由多边形大细胞构成不规则的实性团索,细胞核核仁明显,可见不同程度的角化,细胞间存在明显的细胞间桥。结论乳腺鳞状细胞癌罕见,需要与乳腺腺鳞癌、血管肉瘤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鳞状上皮化生等鉴别。 李晓霞 赵丽华 姬爱国 郭静 袁传涛 马洪军 李岩 张仁亚关键词:乳腺 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 起源于肾脏成熟性畸胎瘤的原发性类癌 被引量:1 2008年 Armah H B Parwani A V 刘飞飞 李晓霞 张仁亚关键词:原发性类癌 肾脏肿瘤 成熟性畸胎瘤 APUD细胞 神经内分泌分化 低度恶性肿瘤 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和低级别浆液性癌)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卵巢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合并高级别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9、48岁,肿瘤均发生于双侧卵巢。镜下见肿瘤形态相似,低级别和高级别成分在卵巢内和卵巢外均可见,低级别浆液性癌呈混合性分化好的乳头和腺样结构,瘤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较少,无坏死和多核巨细胞。高级别浆液性癌呈乳头/微乳头/巢状乳头、不规则筛孔、裂隙样腔隙、实性和腺样结构,有中等至明显的非典型性核,核分裂象易见,其中1例可见良性与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腺纤维瘤区域。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CK7、CAl25、WT-1、PAX8,ER(+,1%~10%),低级别区p53和Ki-67表达均低于高级别区。结论卵巢低级别浆液性癌很少进展为高级别浆液性癌,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和高级别浆液性癌同时发生可被认为发生了去分化。p53基因可能在低级别浆液性肿瘤向高级别浆液性癌转变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岩 马洪军 李晓霞 郭静 袁传涛 刘飞飞 李磊 张仁亚关键词:卵巢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