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
-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的应对与创新被引量:4
- 2013年
- 一、学术期刊面临网络时代新要求在传统学术期刊中,文字是主要的传播载体,有着保存时间长、可以反复阅读等优点。但学术期刊内容的专业化、理论化、抽象性决定了学术期刊是一种小众化的传播活动,其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和封闭性,更使得学术信息的流通速度慢、传播范围窄,影响力小。随着时代发展和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不利因素日益显现,如:传统纸质期刊出版周期较长,多为月刊、双月刊甚至半年一刊,信息传播速度较慢;受出版周期和版页的限制,纸质期刊信息的容量极为有限;
- 李桃
-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速度
- 生态文明视阈下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以新形势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为指引被引量:10
- 2021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明确指引。生态文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民族生态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与生态制度文化内涵,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等生态文化意蕴和取向,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有着相通相承的价值诉求。在生态文化多元性基础上深入解读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特征、内涵和价值,挖掘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发挥其内生性作用,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李桃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
- 同姓中人在清代土地绝卖契约中的法律角色研究——从与卖方的关系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与出卖人同姓的中人大量出现在清代土地绝卖契约中,其参与是一项重要的契约规则。同姓中人既是出卖人的土地共同所有者,也是出卖人的担保人,在契约中既有获得中资的权利,也要担保出卖人土地无权利瑕疵。同姓中人的出现弥补了清代私法制度的匮乏,是人们在社会关系博弈过程中自行创造出的有利于资源交换发生的规则之一。
- 周进李桃
- 关键词:清代法律角色
- 名法思想的学术性质献疑
- 2012年
- 名法思想是汉魏之际诸子思想经过综合形成的一种新颖、独特的政治思想。不过长期以来,关于名法思想学术性质的定位,学界还难以达成共识。对于这个问题的破解,"名学"和"刑名法术"应是它的两个重要抓手,即以名学为线索,厘清名、儒、道、法诸学派相绾合而形成名法思想的学术脉络,和以"刑名法术"为中心,分析名法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学理纠葛,可能是实现对名法思想学术定性的关键。
- 李桃黄前程
- 关键词:名学谋略思想
- 哈尼梯田的文化空间意蕴
- 2024年
- 自“文化空间”一词开始出现在人类学领域之后,学界纷纷借用这一概念来探讨传统的或民间的文化表达方式。文化空间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人们理解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基于文化空间的重要性,我们选择哈尼梯田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哈尼梯田的文化空间构成、活态性特征、社会性表述。通过探讨,我们发现哈尼梯田文化空间是在哈尼人利用自然环境构建农耕场所中形成的,是哈尼人生存实践的产物。这一特征也使哈尼梯田文化空间脱离了作为生产场所的局限而成为活态性文化,与哈尼人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梯田文化空间作为社会性表述将哈尼人凝聚在一起,让哈尼人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成为被群体认可和接纳的社会成员,使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借此感受到民族凝聚的力量。这正是哈尼梯田文化空间所体现的意义和价值。
- 阎莉李桃
- 关键词:哈尼梯田文化空间
-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初探被引量:12
- 2014年
-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区,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地区,适应少数民族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独特的、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尊重和维护其文化权利,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多元化,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巨大城乡差距和中部、东部、西部建设的较大差距,且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与群众实际需要相差甚远。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创新体制与机制,包括完善顶层设计,积极探索特色化发展道路、构建公共文化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制度体系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在民族地区乡村供需错位、供需缺位和供需不到位的矛盾,实现多方面转变。其次是拓展新路径,实现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共同繁荣。同时应由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吸纳社会资源,创新城乡共建模式,推出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工程。
- 李桃索晓霞
- 关键词: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
- 试论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养成与发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学术期刊编辑是一个特定的职业类群,其角色功能是通过建设性的岗位工作来体现的。学术编辑的职业至关重要,并有着专业性、特殊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同时这一职业又对编辑有着专业学术能力、多元知识结构和坚守职业理想的要求。近年这一职业面临社会角色定位尴尬、职业声誉不佳、职业发展受限等困境。编辑的职业发展实质上是自身修养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即编辑通过接受专业训练和自身主动学习,逐步成为一名专家型和学者型编辑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持续的过程。学术期刊编辑职业的养成及发展,应该从树立职业理想、加强专业身份认同、认清职业价值、提高学术素养等方面寻求突破。
- 李桃
- 关键词:职业养成
- 中人在清代私契中功能之基因分析被引量:11
- 2008年
- 中人在清代私契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介绍、见证、保证和调处等,是契约成立的条件之一。这种现象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内在的深层次基因的。支撑中人在清代私契中功能的基因有三个方面:制度土壤、现实基础和文化基因。
- 李桃陈胜强
- 关键词:基因
- 学术生态建设背景下学术期刊功能及编辑责任思考被引量:8
- 2013年
- 学术生态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术生态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学术生态的均衡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现实社会中的学术生态环境却经常出现"失范"与"变异"。在"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大背景下反思当代学术期刊在学术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学术期刊的层面,应该首先把握与跟踪学术的前瞻性,主动、积极地参与学术生态净化建设,构建规范化编辑出版机制,建立起稿件检测及网上公示系统,推进期刊发展与学术生态发展的良性互动。从编辑的层面,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升编辑自身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当好学术环境"净化"的"守护者",进而构建"受众—媒介—社会"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学术可持续发展模式。
- 李桃
- 关键词:学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