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桃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蛛网膜
  • 6篇蛛网膜下
  • 6篇蛛网膜下腔
  • 6篇网膜
  • 6篇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下腔出血
  • 5篇脑损伤
  • 5篇出血
  • 4篇小鼠
  • 4篇创伤
  • 4篇创伤性
  • 4篇创伤性脑损伤
  • 3篇褪黑素
  • 3篇细胞
  • 3篇黑素
  • 2篇凋亡
  • 2篇血管
  • 2篇氧化应激
  • 2篇氧化应激作用

机构

  • 7篇南京军区南京...
  • 5篇南京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李桃
  • 9篇王汉东
  • 6篇丁可
  • 4篇徐建国
  • 3篇朱林
  • 3篇丁宇
  • 2篇何进
  • 2篇张翔圣
  • 2篇纪祥军
  • 2篇陆新宇
  • 2篇史继新
  • 2篇张鑫
  • 2篇杭春华
  • 2篇茅磊
  • 2篇周梦良
  • 2篇周晓明
  • 2篇庄宗
  • 2篇王春喜
  • 1篇张力
  • 1篇孙青

传媒

  • 3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江苏省第十八...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国际脑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脑内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microglia/macrophage,M/M)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脑组织损伤和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小鼠SAH后M/M活化及Nrf2基因敲除对M/M活化的影响。方法野生型ICR小鼠70只,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小鼠35只,采用小鼠视交叉注射自体血建立SAH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抽血、钻孔及置针,但不行注血。实验分为4组,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基因敲除假手术组、基因敲除SAH组。SAH术后第1、3、5天取标本,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M/M特异性蛋白Iba1的表达;同时Western blot检测SAH后第3天Iba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AH后第3天CD16/32+Iba1+细胞数量。结果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第1、3、5天Iba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0.491±0.039、0.657±0.069、0.930±0.046和0.926±0.046,而Iba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平均光密度值为0.412±0.122、0.625±0.135、0.963±0.213和0.978±0.224,野生型SAH组第1、3、5天Iba1蛋白表达均较野生型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5),但野生型SAH组第3天与第5天Iba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野生型假手术组、基因敲除假手术组、野生型SAH组、基因敲除SAH组SAH后第3天Iba1蛋白表达灰度值分别为1.157±0.080、1.162±0.073、1.580±0.171和1.913±0.220,CD16/32+Iba1+细胞数量分别为0、0、30.200±6.300和42.800±6.260(个/HP),SAH后第3天基因敲除SAH组Iba1蛋白表达较野生型SAH组增加(P<0.05),且基因敲除SAH组CD16/32+Iba1+细胞数较野生型SAH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小鼠SAH后M/M活化增加,Nrf2基因敲除促进了SAH后M/M的活化和M1极化。
李桃王汉东丁宇何进丁可陆新宇徐建国韦武亭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NRF2活化极化
髓周动静脉瘘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髓周动静脉瘘(perimedullary arteriovenous fistulas,PMAVF)的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10例PMAVF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CTA检查在PMAVF中的应用价值及显微手术对脊髓功能的影响。结果 8例病人CTA与DSA诊断完全一致,且CTA在判定瘘口方面也与DSA相同,1例CTA检查阴性病例后经DSA检查明确诊断为PMAVF,1例病人术前仅行DSA检查。术后所有病人复查DSA示瘘口无再通,随访6个月~2年,症状改善7例,稳定2例,加重1例。术后6个月病人Aminoff-Logue评分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PMAVF的有效方法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病人下肢运动及大小便功能的改善非常重要。
李桃王汉东杭春华纪祥军刘炎茅磊
关键词:髓周动静脉瘘脊髓功能CT血管成像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诊治资料,2组患者均于发病3 d内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并进行常规治疗,其中42例术后行常规腰椎穿刺术引流作为对照组,42例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颅内压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头痛缓解时间,记录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0S)评分评价其预后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流速(Vm)。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48%(χ~2=11.02,P<0.01);观察组颅内压恢复正常的时间及头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2.62±2.24)d、(11.74±2.17)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的(16.85±2.46)d、(14.88±2.68)d(t=8.23、5.90,P均<0.01)。观察组脑积水及脑血管痉挛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G0S评分及Vm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术可较好地改善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其疼痛,并改善其预后,同时并发症少。
刘炎杭春华茅磊纪祥军李桃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腰大池持续引流
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大脑皮质周期蛋白依赖激酶5的表达
2013年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大鼠大脑皮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 5,Cdk5)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方法 5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和SAH组(n=40),后者再随机分为SAH后6h、12 h、24 h、2d和3d组,每组8只.采用大鼠视交叉前池注血制备大鼠SAH模型.应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皮质Cdk5表达.双标记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Cdk5蛋白在大脑皮质的细胞定位,神经元核抗原标记神经元,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结果 蛋白质印迹显示,SAH后12 h时大鼠脑皮质Cdk5蛋白表达上调(t=3.709,P=0.001),1d时达高峰(t=3.475,P=0.002).免疫组化显示,SAH后Cdk5阳性细胞比例也逐渐增高,且时程变化与蛋白质印迹结果一致,于1d时达高峰(=4.320,P=0.000).双标记免疫荧光检测显示,假手术组Cdk5主要表达于神经元细胞质,而SAH组Cdk5向神经元细胞核中移位.Cdk5主要与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存在共定位.结论 SAH可使大脑皮质Cdk5蛋白表达上调,Cdk5可能参与了SAH后早期脑损伤.
丁宇王汉东李桃周晓明王春喜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大脑皮质KINASE
Nrf2基因敲除对小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损伤的作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致死率较高的危重疾病,文中研究氧化应激调节因子Nrf2在SAH后脑损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选取雄性ICR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及来源于ICR的Nrf2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采用视交叉自体血注射建立小鼠SAH模型,实验动物分为WT假手术组、KO假手术组、WT SAH组和KO SAH组4个组,检测SAH后24 h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GSH/GSSG,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脑组织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TUNEL和尼氏染色,活动评分及大脑前和大脑中动脉血管痉挛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MDA、TNF-α、IL-1β表达量上升,而GSH/GSSG下降(P<0.01);与WT SAH组比较,MDA、TNF-α、IL-1β表达量上升(P<0.05),而GSH/GSSG下降(P<0.05)。SAH组前脑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较假手术组增加(P<0.01),与WT SAH组比较,KO SAH组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含量均升高[(0.808±0.004)vs(0.819±0.004)、(7.230±1.192)μg/g vs(11.628±1.040)μg/g,P<0.05]。SAH后24 h,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神经细胞凋亡率上升(P<0.01),而神经元数量、ACA比值、血管半径/壁厚值、活动评分下降(P<0.01),与WT SAH组比较,KO SAH组细胞凋亡率上升[(23.733±8.204)%vs(36.267±10.612)%],而神经元数、ACA比值、血管半径/壁厚值、活动评分下降[(70.833±8.750)vs(51.767±13.006),(8.024±2.780)vs(6.861±2.702),(6.337±3.993)vs(5.107±3.805),(1.967±0.928)vs(1.433±0.679),P<0.05]。结论 Nrf2 KO加重了SAH后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从而导致了SAH继发性脑损伤加重。Nrf2对SAH后继发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李桃王汉东丁宇何进丁可陆新宇徐建国
关键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早期脑损伤脑血管痉挛FACTOR
褪黑素抑制脑创伤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褪黑素在创伤性脑损伤(TBI)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印记控制区(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TBI组、TBI加盐水组(saline)和褪黑素处理组(Mel)(每组24只)。通过自由落体模型使小鼠致伤,于术后24 h分别检测小鼠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氏蓝含量的变化,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分别检测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和离子钙接头分子-1(IBA-1)的表达。结果 TBI后24 h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显著升高;挫伤灶周围皮层促炎细胞因子含量显著升高;挫伤灶周围皮层小胶质细胞活化明显增强;使用褪黑素后,小鼠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均显著减少,同时褪黑素能够减少TBI后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论褪黑素可以缓解TBI后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相关。
丁可李桃文立利王汉东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褪黑素炎症反应小胶质细胞活化
内源性SIRT1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水肿机制中的作用
周晓明张翔圣庄宗李伟孙青李桃王春喜朱林史继新周梦良张鑫
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小鼠脑组织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I也)-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的激活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6~8周龄ICR雄性小鼠1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褪黑素组。每组29只。后3组小鼠用经Flierl改良的自由落体撞击法制作TBI模型,褪黑素组小鼠于伤后0、1、2、3、4h腹腔注射褪黑素(10mg/kg,3mg/mL稀释于生理盐水),溶剂组小鼠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24hFJC染色检测小鼠挫伤灶周围皮层变性神经元的数量;干湿重比法检测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含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鼠脑组织Nrf2核、浆蛋白以及磷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醌氧化还原酶1(NQ01)、血红素氧化酶1(HO-1)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HO-1和MQD-1 mRNA的表达;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观察小鼠脑组织中Nrf2和DNA的结合力。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溶剂组、褪黑素组小鼠挫伤灶周围皮层变性神经元数量、MDA含量、核Nrf2的表达、HO-1、NQO-1蛋白和mRNA的表达、脑组织含水量均较高,浆Nrf2的表达、GPx的含量较低;与溶剂组和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小鼠挫伤灶周围皮层变性神经元数量、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核Nrf2的表达均较低,浆Nrf2、HO-1、NQO-1蛋白和mRNA的表达、GPx的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和褪黑素组小鼠脑组织SOD含量高于模型组、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SA检测显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溶剂组、褪黑素组小鼠脑组织Nrf2的DNA结合力依次增高。结论褪黑素可以提高TBI后脑组织抗氧化酶的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有关。
丁可李桃王汉东徐建国张力朱林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褪黑素氧化应激
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小鼠脑组织红系衍生的核因子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原件(ARE)信号通路的激活及抗氧化应激作用。方法 6~8周龄ICR雄性小鼠15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
丁可李桃王汉东徐建国张力朱林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褪黑素氧化应激
α-硫辛酸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中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与神经细胞的凋亡密切相关,文中初步探索α-硫辛酸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中抗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溶剂组,假手术+α-硫辛酸组,外伤+溶剂组,外伤+α-硫辛酸组,每组18只。外伤组采用自由落体法制备闭合性小鼠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切开头皮,不致伤。2个α-硫辛酸组造模后30 min给予α-硫辛酸灌胃,2个溶剂组仅给予相应剂量的溶剂,24 h后重复给1次,48 h后取标本,测定脑水肿,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脑组织线粒体和去线粒体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及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aspase-3的表达,同时用尼氏染色检测皮层区神经元的存活情况以及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外伤+溶剂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Caspase-3的表达、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溶剂组、假手术+α-硫辛酸组,而神经元的存活率则降低(P<0.01)。与外伤+溶剂组比较,外伤+α-硫辛酸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降低[(81.71±0.66)%vs(79.89±0.55)%],Caspase-3的表达减少[(58.40±7.31)%vs(47.42±7.74)%],神经元存活率升高[(44.45±10.56)%vs(57.46±11.01)%],神经细胞凋亡指数则降低[(59.63±8.61)%vs(44.86±7.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粒体中外伤+溶剂组Cytochrome c表达较假手术+溶剂组和假手术+α-硫辛酸组明显降低,而Bax的表达则明显增加(P<0.01);外伤+α-硫辛酸组中Cytochrome c表达较外伤+溶剂组明显增加,而Bax表达则明显减少(P<0.05)。在去线粒体细胞质中,Cytochrome c、Bax的表达则呈相反变化。结论α-硫辛酸在小鼠创伤性脑损伤中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
韦武亭王汉东吴永丁惠丁可李桃
关键词:Α-硫辛酸创伤性脑损伤凋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