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的临床应用。方法15例甲亢患者均进行甲状腺动脉造影后,用聚乙稀醇微球(PVA)对相应血管进行栓塞。结果两上甲状腺动脉栓塞5例,两上+左下5例,两上+右下2例,左上+右下1例,左上+两下+部分右上及最下1例,两下1例。FT3 2.91~18.52pmol/L(t=5.91,P〈0.01);FT4 4.71~25.3pmol/L(t=5.88,P〈0.01)。停药9例(60%),少量抗甲状腺药物维持6例。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对常规治疗有困难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
- 王兴清李永勤陈明高吴菊英应卫婵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动脉栓塞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患者抗甲状腺药物
- 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应卫婵李永勤程赣萍邵锦根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抑制血小板凝集慢性并发症末梢血管商品名
- 甲状腺功能亢进介入栓塞血管的数量与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栓塞血管的数量与疗效。方法15例甲亢患者均进行两侧甲状腺上下动脉造影,其中1例还进行最下动脉造影,并对相应血管实行栓塞。结果甲状腺动脉增粗甲状腺染色增大者,两上29支(1支甲状腺上动脉手术结扎)、左下1支、右下2支、最下1支。甲状腺淡薄较大染色者,左下6支、右下3支。两甲状腺上动脉栓塞5例、两上+左下5例、两上+右下2例、左上+右下1例、左上+两下+部分右上及最下1例、两下1例。停药9例、少量抗甲状腺药物维持6例。结论栓塞甲状腺动脉的支数应根据甲状腺动脉造影的血供,甲状腺染色大小而定,选择供血丰富的有明显甲状腺染色或淡薄染色的靶血管进行栓塞。
- 王兴清李永勤吴菊英陈明高应卫婵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
- 维甲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发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观察
- 2004年
- 楼时先翟春生李永勤应卫婵
- 关键词:维甲酸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象
- 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楼时先李永勤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阿卡波糖瑞格列奈餐时血糖调节剂糖苷酶抑制剂
- 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糖脉康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口服Vit B_1 20mg,1日3次,Vit B_(12)0.5mg肌肉注射,隔日1次,疼痛明显加服卡马西平0.1g,1日3次。治疗组加服糖脉康颗粒,1日3次,每次5g,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的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6、15、7和11、11、15。总有效率分别为81.6%和59.5%,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 应卫婵李永勤程赣萍
- 关键词:糖脉康颗粒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临床路径用于消化性溃疡与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将临床路径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和 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以探索其可行性。 [方法 ]随机将两种病人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方法护理 ,观察两组间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疗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及自我管理能力有无差异。 [结果 ]实验组病人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 (P <0 .0 1) ;住院天数与住院费用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临床路径对于规范护理行为 ,提高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效果、病人满意度有临床意义 ,但在现有医疗保险制度下对缩短住院天数及减少住院费用无现实意义。
- 盛华丽舒英蒋国法李永勤钱卫宁施长春刘志聪宋晓英金莲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糖尿病
- 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甲状腺动脉造影,依据选择靶血管的难易程度,酌情选择微导管,在X线透视下,将355~500μm的PVA微粒与造影剂混合后缓慢注入靶血管进行栓塞手术。结果20例治疗患者中,未出现甲亢危象或栓塞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但有一些并发症出现,主要出现于27—7垒h内。结论甲状腺动脉栓塞术治疗甲亢方便、安全、有效。
- 应卫婵李永勤王兴清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化学栓塞治疗性
- 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失效的糖尿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6年
- 楼时先李永勤
- 关键词:磺脲类降糖药阿卡波糖瑞格列奈疗效观察失效率
- 56例糖尿病患者并低蛋白血症临床分析
- 1997年
- 104例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检查发现低蛋白血症56例.男女患病率相仿,与血糖水平、尿蛋白排泄有关.提示糖尿病患者大多数存在营养不良.高血糖及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应加强优质蛋白的补充,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
- 李永勤
- 关键词:糖尿病低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