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治华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热降解
  • 5篇阻燃
  • 4篇动力学
  • 4篇热降解动力学
  • 3篇氧化物
  • 3篇双氢氧化物
  • 3篇氢氧化
  • 3篇氢氧化物
  • 3篇层状双氢氧化...
  • 2篇热降解行为
  • 2篇热稳定
  • 2篇热稳定性
  • 2篇纳米
  • 2篇纳米复合材料
  • 2篇聚对苯
  • 2篇复合材料
  • 2篇LDH
  • 2篇复合材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对苯二甲酸乙...

机构

  • 13篇武汉科技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13篇李治华
  • 13篇黄年华
  • 10篇张强
  • 6篇熊奇
  • 3篇王维
  • 2篇刘肖
  • 1篇王建祺
  • 1篇唐盛斌
  • 1篇徐有才

传媒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塑料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与粘合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胶体与聚合物
  • 1篇武汉科技学院...

年份

  • 3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VC/LDH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形貌被引量:5
2009年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通过溶液层离/重组法制备了聚氯乙烯(PVC)/层状双氢氧化物(LDH)纳米复合材料。采用TEM、XRD、FTIR和TGA等手段研究了十二烷基单磷酸根离子(PK)改性的层状双氢氧化物(LDH-PK)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系统考察了各种制备条件对纳米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XRD和TEM结果表明,剥离型纳米复合材料可通过减少LDH在聚合物中的含量及在四氢呋喃中的浓度和增加层离时间等条件获得;剥离的LDH片层无序的分散在PVC基材中。TGA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相比于纯PVC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以30%失重为比较点,当LD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降解温度比纯PVC高出近16℃,并能显著促进PVC成炭。
黄年华李治华王维刘肖
关键词:聚氯乙烯层状双氢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以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马来酸酐(MAH)为单体,采用溶液法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进行接枝改性,并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对接枝物(EBA-g-MAH)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引发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及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EBA接枝MAH的优化反应条件是:原料配比为m(EBA):m(MAH):m(BPO)=100:2:0.28,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接枝率可达0.78%。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接枝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急剧下降。不同的过氧化物引发剂对接枝反应的影响明显不同,与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相比,选择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接枝效果较好,同时所得接枝物的MFR值适中。
李治华黄年华张强熊奇徐有才
关键词:马来酸酐溶液接枝BPODCP
氢氧化铝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力学与阻燃性能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极限氧指数、热重分析(TG)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氢氧化铝(ATH)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探讨了 ATH 的添加量对 EBA 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ATH 的引入能恶化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但可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当 ATH 的添加量为60%时,阻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3.1%。ATH 提高了 EBA 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降低了 EBA 的热降解速率,扩大了热失重温度范围。ATH 以吸热方式在凝缩相和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此外,ATH 分解形成的活性Al_2O_3对 EBA 还具有成炭催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 ATH 的凝缩相阻燃作用。
黄年华张勇辉张强熊奇李治华
关键词:阻燃热降解
碳酸钙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阻燃与力学性能及热降解行为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研究了碳酸钙(CaCO3)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阻燃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探讨了CaCO3对EBA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降低了EBA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熔体流动速率,但复合阻燃材料仍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当CaoCO3含量为60%(质量分数,下同)时,阻燃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28.5%。CaCO3通过EBA在热降解过程中与之发生化学反应来改变EBA的热降解行为,提高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降低EBA的热降解速率,促进高温下成炭在凝缩相中发挥阻燃作用。此外,CaCO3与EBA在热降解过程中形成隔热、隔氧的多孔泡沫膨胀结构,可进一步加强阻燃效果。
黄年华熊奇李治华张强唐盛斌
关键词:碳酸钙阻燃热降解行为
镁铝双氢氧化物的十二烷基单磷酸钾插层研究
2008年
采用成核/晶化法制备了镁铝型的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s),以十二烷基单磷酸钾(PK)对LDH进行有机改性,制得有机化的LDH(LDH-PK)。X-射线衍射(XRD)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表明十二烷基单磷酸根离子成功的插层进入层间,并将层间距从0.78nm扩大到3.98nm;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单磷酸根离子插层的MgAl-LDH(MgAl-LDH-PK)的热分解过程分为三个明显的失重阶段,分别对应着表面吸附水、层间脱水及层板羟基脱水及层间客体阴离子的降解;同时讨论了重构中插入层恫十二烷基磷酸根离子的负载量。
王维黄年华李治华
关键词:层状双氢氧化物插层改性
新型侧基含磷共聚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被引量:8
2008年
以精制对苯二甲酸(TPA)、乙二醇(EG)和含磷反应型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2,3-二(2-羟基乙氧基)羰基丙基]-10-磷杂菲-10-氧化物为原料,利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含磷量分别为0.35%、0.65%的阻燃聚酯。通过熔融纺丝法将聚酯制成纤维及织物,研究了纤维的染色性能,并通过极限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法研究了织物的阻燃性能。FT-IR和NMR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共聚酯含磷量为0.35%时,其氧指数(LOI)达31.5%,并无熔滴、烟雾产生,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抗熔滴性能。DSC、TG和XPS的研究结果表明:侧基含磷单元的引入降低了聚酯的Tg和Tm,较低的Tm将有利于材料加工性能的改善;阻燃聚酯侧基上的P—C、P—O键易断裂并挥发至气相中,从而降低了聚酯热稳定性,阻燃聚酯可能以气相阻燃机理为主发挥阻燃作用。此外,含磷共聚酯纤维具有较优异的染色性能。
黄年华张强李治华
关键词:聚对苯
含磷共聚酯的热降解动力学及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用Kissinger法研究了聚酯(PET)和含磷共聚酯(FR-PET)在氮气气氛中热降解动力学,采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阻燃剂的引入降低了PET整个热降解过程的平均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改变了其热降解机理。侧基含磷单元的引入,使PET的不同失重率所对应的时间延长,即侧基含磷共聚酯的热稳定性有所提高;在同一温度下,360℃以前,侧基含磷共聚酯失重一半的时间要短于纯PET,在360℃以后则长于纯PET,在高温下相对于纯PET要难点燃。利用Kissinger法确定的寿命方程,为材料寿命的预测提供了捷径。
黄年华张强李治华
关键词:热降解动力学热稳定性
硼酸锌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力学及阻燃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用极限氧指数(LOI)、热重(TG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研究了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硼酸锌(ZB)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降解行为及ZB对EBA力学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ZB的引入提高了EBA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恶化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添加60%材料的LOI可达26.8%,主要通过物理方式在凝缩相和气相中发挥阻燃作用。
黄年华李治华熊奇张强
关键词:硼酸锌阻燃热降解
MH对EBA阻燃及热降解行为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技术和手段研究了氢氧化镁(MH)对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EBA/MH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熔体流动速率均随着MH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MH的质量分数为6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可达34.3%;MH通过分解吸热可提高EBA的热稳定性;MH表面羟基与EBA的反应性基团发生相互作用,以及EBA发生酯裂解后形成的羧酸与MH反应形成热稳定性更高的离聚物,均可提高EBA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并改变EBA的热降解历程。MH的"热阱"机理对EBA的阻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黄年华张强李治华熊奇侯枫
关键词:氢氧化镁阻燃热降解离聚物
新型侧基含磷共聚酯的阻燃和热降解动力学被引量:15
2007年
利用动态热重分析法(TG)研究了聚酯(PET)及侧基含磷共聚酯(FR—PET)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并通过极限氧指数法(LOI)考察了FR—PET的阻燃性能;采用Flynn—Wall—Ozawa方法分析了PET和FR—PET的热降解表观活化能;利用Coast—Redfem方法通过对不同机理模型的选取,确定了PET和FR—PET热降解动力学机理及其模型,得出了主降解阶段的非等温动力学方程及热降解速率曲线图.研究结果表明,侧基含磷单元的引入提高了聚酯的阻燃性能,侧基上的P—C和P-O键易断裂,从而降低了聚酯的热稳定性.PET和FR—PET的热降解表观活化能(0.1≤α≤0.85)分别为194—227和184~209kJ/mol;PET和FR—PET热降解反应均属于受减速形α—t曲线控制的反应级数机理,其机理函数为厂(d)=3(1-α)^2/3(0.1≤α≤0.85).侧基含磷单元的引入对PET的主降解阶段的热降解速率并无实质上的影响.侧基含磷共聚酯的凝聚相阻燃作用有限,可能以气相阻燃机理为主发挥阻燃作用.
黄年华张强李治华熊奇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热降解动力学阻燃机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