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涛

作品数:39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2篇法治
  • 11篇主义
  • 10篇社会主义
  • 10篇法律
  • 7篇中国特色社会...
  • 7篇特色社会主义
  • 6篇治国
  • 5篇依法
  • 5篇依法治国
  • 5篇中国式现代化
  • 5篇宪法
  • 5篇国家荣誉
  • 4篇中国特色社会...
  • 4篇社会主义法治
  • 4篇律制
  • 4篇法律制定
  • 4篇法治中国
  • 3篇中国学术
  • 3篇良性互动
  • 3篇法治路径

机构

  • 36篇湖北省社会科...
  • 4篇武汉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36篇李涛
  • 3篇李涛
  • 1篇张艳国
  • 1篇袁北星
  • 1篇曾建民
  • 1篇刘宗发

传媒

  • 9篇社会科学动态
  • 5篇江汉论坛
  • 3篇广东社会科学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社会科学研究
  • 2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求是学刊
  • 1篇经济论坛
  • 1篇江海学刊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7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09
  • 1篇200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综述
2024年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重点关注的工作。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理论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主要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爱国主义教育群体、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以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创新路径等。系统梳理和总结学者们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还能帮助我们把握现状、借鉴经验、推动创新,并最终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李涛于雪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教育载体教育法治化
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内涵和深化拓展被引量:3
2019年
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法治的生命力根源于社会实践,而非一个抽象的、与社会实际脱节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注重顶层设计,强调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和统一性,要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制度的高效运转。这决定了深化和拓展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有:全面从严治党对依法执政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完善经济法治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对建设法治政府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对建设法治社会提出新要求;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法治提出新要求。
李涛
流域治理现代化的世界模式与中国路径——以国内外典型流域治理经验为分析中心
2024年
流域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构建一套上下游紧密衔接、协调统一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科学合理地配置流域内水资源,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有效保护,并以此为基石,持续推动生态环境的优化改善与经济的稳健增长,进而推动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尽管国内外典型流域在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因各流域实际情况而不同,展现出多样化的治理路径,但江河湖泊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享着相似的本质属性,这决定了流域的有效开发保护与科学治理也遵循着普遍性的规律与原则。分析国内外典型流域治理经验对于推动我国流域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供成功案例与借鉴,还有助于了解流域治理的复杂性、发现治理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推动流域治理现代化。
李涛曹淑娜
关键词:流域治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化和拓展
2019年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我国保持和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坚定了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也更加让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紧盯核心,找准方向,走对路。中国实践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李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建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的时代特征、实践品格与行动指南被引量:3
2023年
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是国家善治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在全球化变革进程中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多样性特征,体现了历史性与现代性的聚合、开放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彰显、层级性与过程性互补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中国具体国情为行动准则,以人民的全面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实现为根本追求;同时认识到人口规模巨大这一优势资源和人口红利,恪守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立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善治道路。
李涛陈正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国家荣誉制度的法治逻辑与价值意蕴被引量:1
2024年
国家荣誉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制度,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荣誉制度是在社会发展历程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制度安排,不仅是表达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也是引导和激励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法,更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因而国家荣誉制度具有政治性、权威性、规范性、引导性等重要特征。现代社会中的国家荣誉制度是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制度规范体系,其以法治为基础,通过特定的生成逻辑和所体现的价值意蕴实现了对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国家认同的建构。推进国家荣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使其更加符合国情和实践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围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部署安排,国家荣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需要坚持宪法精神,以构建国家荣誉制度法律体系为重点,推进国家荣誉的评选、授予、管理的法治化,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精神引领和典型示范作用。
李涛
关键词:宪法制度国家荣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深化和拓展
2020年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我国保持和焕发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形成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法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坚定了我们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也更加让我们认真思考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李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法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关系论被引量:1
2018年
改革、法治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前进的主题词、关键词。改革是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重要事实;法治是保障,是对风险社会进行有效的规范治理。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时进行的新时代,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又有了新的时代特点。改革和法治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为深化改革奠定法治基础,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法治发展的每一步都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并在改革开放中得以新生,改革是法治完善的基础。
李涛
关键词:法治中国法治良性互动
“变”与“定”: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演进理路及新时代界分被引量:5
2020年
改革和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改革和法治是社会发展的两种主要方式,统一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互为条件,改革为法治建设夯实了实践基础,法治为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制度建设愈加重要,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也有了新的时代特点,未来中国的法治建设的关键,既取决于目前的改革能为现在和将来提供什么样的基础和条件,也取决于法治将按照何种思路进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回顾和展望改革与法治的关系,分析它们之间的演进理路和逻辑,不仅能实现改革与法治的良性互动,达致“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目标,也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李涛
关键词:法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改革动力与法治路径被引量:6
2021年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两条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彼此促进的主线,即改革的进路和法治的路径,这两条主线的共同推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完善和发展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同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与法治现代化紧密相关。制度是现代化的基础,法律是制度的根本,必须协调好改革与法治,完善法律创制,建设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涛
关键词:法治法律创制法律体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