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原花青素
  • 3篇花青素
  • 3篇灌注
  • 3篇肠梗阻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氧化应激
  • 2篇肢体
  • 2篇肢体缺血
  • 2篇肢体缺血再灌...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黏膜
  • 2篇完全性肠梗阻
  • 2篇不完全性肠梗...
  • 2篇肠癌
  • 1篇蛋白
  • 1篇低位直肠
  • 1篇低位直肠癌
  • 1篇电针

机构

  • 12篇成都医学院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作者

  • 12篇李禹呈
  • 8篇杨拯
  • 5篇曹德琦
  • 5篇罗兰
  • 3篇江明礼
  • 3篇袁梦郎
  • 3篇卓睿
  • 3篇宋强
  • 2篇郑阳春
  • 2篇张晓
  • 2篇邱有波
  • 2篇唐丽娟
  • 2篇黄倩
  • 2篇陈勇
  • 2篇谢少华
  • 2篇孙元丽
  • 2篇龚都
  • 2篇孙金菊
  • 2篇李杰
  • 1篇胡海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四川动物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第六届全国大...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依达拉奉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选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予一次性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模。抽取48只模型大鼠,分为电针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和模型组各12只。造模后4周、8周,测试各大鼠摆尾阈值、血清超氧化物酶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浓度及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造模8周时,电针组、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MDA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而联合组明显优于电针组、依达拉奉组(P<0.01)。结论电针及依达拉奉均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邱有波谢少华杨拯袁梦郎李禹呈江明礼曹德琦席丽张晓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电针依达拉奉氧化应激神经传导速度
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应机制。方法:将48只健康成年大鼠均制成T9水平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疏密波电针组(A组)、连续波电针组(B组)、断续波电针组(C组)、造模组(D组)4组,每组12只。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后肢功能的BBB评分、斜板试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A、C组BBB评分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优于造模组(P<0.05)和C组(P<0.01);第3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组显著优于造模组(P<0.05);第7天,BBB评分A、B、C组优于造模组(P<0.05),斜板试验角度A、B、C组均优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鼠脊髓损伤后第1天,SOD活性A、B、C组较造模组明显增高(P<0.05),MDA含量较造模组显著降低(P<0.01);第3天,A、B、C组较造模组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A组明显高于C组(P<0.05),A、B、C组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第7天,A、B、C组SOD活性优于造模组(P<0.05),MDA含量低于造模组(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种波形电针对于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疏密波能明显通过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的再生和修复,加快自由基的清除,加强血液循环,减少脊髓损伤的继发损伤等方面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张尧邱有波杨拯李禹呈谢少华龚都曹德琦江明礼梁楠张晓
关键词:脊髓损伤疏密波连续波断续波
原花青素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 reperfusion,LIR)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1只,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7),肢体缺血再灌注组(n=7)和原花青素组(n=7);原花青素组给予原花青素[100 mg/(kg·d)]预处理7 d,假手术组和肢体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色拉油,预处理7 d。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和原花青素组采用止血带结扎大鼠左后肢3 h后再灌注18 h的方法建立肢体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行止血带结扎操作后立即剪断止血带。测定各组动物的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以及肠组织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肢体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升高(P<0.05),血清PGI2含量显著增多(P<0.01),肠组织中sIgA含量显著减少(P<0.05);与肢体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原花青素组大鼠血清DAO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PGI2含量显著减少(P<0.01),肠组织中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原花青素对LIR所致的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陈建敏宋强杨拯罗兰李禹呈卓睿
关键词:原花青素肢体缺血再灌注二胺氧化酶前列环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原花青素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平滑肌运动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对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大鼠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肠I/R组(B组),原花青素低剂量组(C组),原花青素高剂量组(D组),每组7只.C组给予原花青素[100 mg/(kg·d)]、D组给予原花青素[200mg/(kg·d)]预处理,其余两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5 d.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1 h后再灌注4 h建立肠I/R损伤大鼠模型,取回肠组织测定平滑肌收缩力、制备肠组织匀浆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se,MPO)活性,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结果:肠I/R后肠道平滑肌收缩力频率、振幅和活力,较A明显减弱(P<0.01),D组平滑肌的振幅为0.37 g,较B组显著升高(P<0.05),C和D组肠道平滑肌收缩力的活力,较B组有升高趋势;肠I/R后血清TNF-α含量达178.03 pg/m L,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给予原花青素预处理后血清TNF-α含量为108.97 pg/m L和98.71 pg/m L,与B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并且C、D组肠组织匀浆MPO活性较B组呈降低的趋势.结论:原花青素可能通过减少血清TNF-α含量和降低肠组织MPO活性来减轻肠I/R损伤,保护肠道平滑肌运动功能.
罗兰宋强李禹呈杨拯陈勇唐丽娟李欣芮杨悦璠杨森严洁黄倩
关键词:原花青素肠缺血再灌注肿瘤坏死因子Α髓过氧化物酶
新方法建立大鼠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一种建立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的新方法,以寻求一种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24)、丝线组(n=30)和套环组(n=30)。分别用丝线和套环造成回肠末端梗阻,造模后观测大鼠体重和排便情况,分别于造模后12h、24h、48h和72h开腹腔进行肠道大体形态评分,测量梗阻部位以上肠管周径;取肠组织制作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后观察肠粘膜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两模型组的粪便颗数和干重在12h和72h均显著下降,梗阻大鼠体重减轻、进食量减少,梗阻上段肠周径逐渐增粗;两模型组的肠道大体形态损伤评分值和肠粘膜损伤评分值均随时间而增高且高于正常组,72h时套环组的两类损伤评分值均显著低于丝线组;套环组的存活率高于丝线组。结论两种方法均建立了不完全性肠梗阻模型,套环法对大鼠肠道损伤更小、安全性高,且适合研究早期不完全性肠梗阻。
李禹呈杨拯袁梦郎陈洋余婷龚都郭佳玲康霞程菁菁黄宇芹曹德琦
关键词:动物模型不完全性肠梗阻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体内切除标本经直肠拖出手术(NOSES)的无菌和无瘤操作技巧被引量:24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标本体内切除经直肠拖出手术的无菌和无瘤操作技巧及近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肿瘤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采用标本体内切除后经直肠拖出方式行腹腔镜结直肠癌NOSES的2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污染、术后胃肠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40. 4 min(150~3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6. 9 ml(20~100 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1. 3 h(8~48 h),平均住院时间10. 0 d(7~15 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至2018年11月,无一例发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NOSES标本体内切除拖出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只要术中严格遵守无菌和无瘤原则,掌握关键操作技巧,可以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腹腔污染和肿瘤医源性扩散风险。
李杰李禹呈郑阳春张轲芮元祎易波宋博胡海
关键词:结直肠癌无菌无瘤
不同人群对医学毕业后教育模式认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卫生水平及卫生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教育模式便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医学教育是由连续统一的3个阶段组成:医学生在校教育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和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阶段。目前,医学生在校教育已逐具规模,而毕业后医学教育仍是其较薄弱的环节。
江明礼孙元丽杨拯孙金菊张泸娇杨海燕罗晨禹李禹呈张璐璐汪瑞鸥
关键词: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模式卫生水平在校教育中国经济
白萝卜提取物改善肠梗阻大鼠肠道平滑肌收缩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白萝卜提取物(Raphanus sativus extract,Ecr)对不完全性肠梗阻(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IO)大鼠小肠平滑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梗阻组、奥曲肽组和Ecr组。回肠末端套环法建立IIO大鼠模型后给药治疗。于第3、7天评定肠道形态损伤,记录小肠上、中、下三段肠平滑肌收缩活动。结果 Ecr组死亡大鼠较少,肠段收缩活力较梗阻组明显提高,第7天肠道损伤较梗阻组减轻(P<0.05);Ecr组小肠收缩波形宽大,图形规则稳定;Ecr组各肠段活力值均高于奥曲肽组(P>0.05),在第7天的频率优于奥曲肽组(P<0.05)。结论 Ecr对IIO大鼠小肠各段均有促进肠蠕动作用,对肠梗阻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优于奥曲肽。
李禹呈罗兰杨拯曹德琦孙金菊胡雯思卓睿李亚光郑麟凤孙元丽
关键词:白萝卜提取物奥曲肽肠梗阻胃肠动力
低位直肠癌术中近断端肠管精确切除的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通过影像学测量直肠癌患者的骨盆和肠管相关径线,比较径线之间的差异,为耻骨联合作为参照的肿瘤近断端定位方法提供影像学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以术前影像学径线来指导术中定位肿瘤近切缘,通过观察吻合后肠管张力,患者的临...
李禹呈
关键词:直肠肿瘤影像学耻骨联合
文献传递
原花青素抗氧化应激效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肠黏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究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PC)抗氧化功能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mb ischemia-reperfusion,LI/R)损伤后肠道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缺血再灌注组(n=7),PC组(n=7);PC组给予PC 100 mg/(kg?d)预处理,其余两组灌胃等量色拉油,连续给药7 d.采用止血带捆绑大鼠左后肢复制缺血3 h后再灌注18 h大鼠LI/R模型,随后打开腹腔,分离腹主动脉取血离心,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值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取回肠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 E)染色,同时制备肠组织匀浆测定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 Ig A)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LI/R后,血清SOD活力降低(P<0.01),MDA含量增多(P<0.01),大鼠肠黏膜损伤加重(P<0.01),且肠组织中s Ig A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LI/R组相比,PC预处理后,大鼠血清SOD活力提高(P<0.05),MDA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肠黏膜损伤减轻(P<0.01),肠组织中s Ig A含量上升(P<0.05).结论:PC可通过提高血清SOD活力,减少MDA含量,增加肠组织中s Ig A含量来减轻肠黏膜损伤,进而减轻LI/R后大鼠肠道损伤.
宋强罗兰杨拯卓睿李禹呈陈勇唐丽娟黄倩计震华杨德晶
关键词:原花青素肢体缺血再灌注抗氧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