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民
- 作品数:23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秦岭隧洞突泥涌水段处理措施研究
- 秦岭隧洞穿越岩性不整合接触带时发生突泥涌水现象,施工中先期安排超前地质预报,再实施超前地质钻孔进行验证.最终确定采用超前大管棚配合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止水的施工方案,取得了超前支护和注浆加固的双重效果.
- 李立民
- 关键词:隧道工程超前地质预报施工安全
- 文献传递
- 秦岭输水隧洞花岗岩工程特性分析及地质灾害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的重点工程之一,施工中多次遇到花岗岩地段突涌水和岩爆地质灾害问题。花岗岩岩质坚硬、岩体完整、力学强度高、地下水不发育,但本段多次发生了大的突涌水问题,最大涌水量达24 000 m3/d,严重影响了正常施工,加大了施工成本;隧洞埋深大、地应力值高、岩爆频发,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降低了施工效率。文章通过对秦岭输水隧洞花岗岩地层特性进行分析研究,从岩石微观结构角度,揭示其宏观破裂形式,并对隧洞在花岗岩地层中施工时发生的突涌水和岩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 李立民
- 关键词:隧洞花岗岩突涌水岩爆
- 超长深埋隧洞岩爆监测与预警技术应用——以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为克服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施工过程中的高频高强岩爆问题,通过分析秦岭输水隧洞的地质特征、岩石力学特性及岩爆实际发生情况,开展单洞长度超过13 km连续洞段的以微震监测技术为主的岩爆监测与预警工作,构建移动式24 h连续微震监测系统,建立基于微震能量的岩爆等级评价体系,并提出“以微震能量为主、以微震频次和集中度为辅”的简易定量化判别方法,大大提高了数据的易读性和监测结果的利用效率。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后岩爆综合预警准确率达90%,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因岩爆致人伤亡的事故,保障了工程进度和安全。
- 李立民唐烈先赵力
- 关键词:隧洞岩爆微震监测技术预警
- 论兰新铁路兰武段环境地质问题被引量:1
- 2004年
- 针对乌鞘岭地段不良地质的分布情况 ,从滑坡、顺层斜坡、崩塌落石等方面 ,分析了该地质情况对展线工程的影响 。
- 李立民
- 关键词:环境地质滑坡崩塌兰新铁路泥石流
- 秦岭隧洞深部岩石力学性能及声发射特征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对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深部三类岩石片麻岩、花岗岩和石英片岩开展围压水平为0、5、10、15 MPa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分析研究了其力学性能变化,对深部花岗岩试件进行了单轴一次循环加卸载,并同步监测声发射变化,分析了声发射振铃计数、声发射能量和应力的特征规律。结果表明:秦岭隧洞深部片麻岩、花岗岩和石英片岩三类岩石试件的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着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弹性模量增幅随围压增大有所减小。围压一定时,花岗岩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最大,但随着围压的增大,强度相差幅度有所减小,花岗岩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最大;花岗岩试件加载破坏后应力陡降,呈脆性破坏,岩爆倾向性较强;卸载再加载时,其累计声发射振铃计数和累积能量增长迅速,振铃计数率和能量率随应力增大迅速跃升,声发射活动剧烈,卸载会加速岩石受荷不稳定破坏的进程;冲击倾向性较高的岩石在单轴受压时释放较多的能量。
- 赵力李立民张忠东王家明党康宁
- 关键词:深部岩石三轴压缩试验声发射特征岩爆倾向性
- TBM开挖隧洞微震监测系统构建及方案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针对TBM开挖工作面实施微震监测过程中存在的空间狭窄、钻孔不便、线缆易损等诸多困难,为了实现微震监测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在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3号支洞的TBM开挖工作面,经过多次数据比对、优化改进,摸索出一套更适合TBM开挖工作面开展移动式微震监测的系统构建方案。通过6个月的连续监测表明:使用该方案,监测系统与TBM彻底分离,互不影响,正常供电时数据连续采集率为100%;数据传输稳定可靠,外部网络正常时仅有1 d因路由器供电故障而导致数据无法传输,故障率为0.55%;传感器线缆没有出现意外损坏,故障率为0,为岩爆风险预测提供了充分的数据保障。
- 刘福生唐烈先任喜平李立民王剑锋
- 关键词:微震监测岩爆TBM
- 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初始地应力场特征及反演分析被引量:7
- 2019年
- 针对秦岭输水隧洞大埋深、高地应力容易引起岩爆、大变形等工程灾害的问题,为预防和减轻地应力分布和变化对施工进程和人员设备安全的不利影响,对秦岭隧洞隧址区典型位置(越岭段、岭南、岭北)分别进行了水压致裂法应力测试,并对无断层段和含断层段进行了三维地应力场反演分析,研究了秦岭隧洞初始地应力场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秦岭隧洞地应力表现出较强的水平构造应力作用,岭南岭北勘探试验最大主应力为25.4~27.7 MPa,垂直孔测得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稳定在近EW向。数值模拟可以较好地反演分析秦岭输水隧洞的地应力分布,无断层段隧洞最大主应力多为10~45 MPa,最小主应力多为0~15 MPa;含断层段隧洞主轴最大水平主应力值较高,变化范围为20.46~71.94 MPa,最高达71.94 MPa。由于断层破碎带的存在,附近区域会出现剧烈的应力变化,断层带以内应力值显著减小,而断层带两侧出现应力集中,局部应力值升高。
- 赵力张忠东李立民王朋蒙晶陶磊
- 关键词:输水隧洞地应力水平应力地质模型反演分析工程地质灾害
- 秦岭输水隧洞花岗岩工程特性分析及地质灾害问题研究
- 秦岭输水隧洞是“引汉济渭”的重点工程之一,施工中多次遇到花岗岩地段突涌水和岩爆地质灾害问题.花岗岩岩质坚硬、岩体完整、力学强度高、地下水不发育,但本段多次发生了大的突涌水问题,最大涌水量达24000m3/d,严重影响了正...
- 李立民
- 关键词:输水隧洞施工过程灾害防治
- 长深隧洞突涌水危险性等级指标及评价方法被引量:19
- 2018年
- 长距离、大埋深已成为未来隧洞工程的新特点,其中突涌水问题是制约此类工程开挖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陕西省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越岭段长81.8 km,最大埋深2 000 m,地质构造复杂,因此以该工程为背景研究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等级评价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分析大量地下洞室突涌水灾害的基础上,针对长深隧洞突涌水的孕灾环境,遴选了地层岩性、岩层产状、不良地质、地表汇流条件、隧洞底部水头压力、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层面(间)节理裂隙与地表河流规模结合度7大指标,采用打分法描述指标致灾因子的致灾程度,构建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间的判断矩阵,用最大特征根法求取每个指标的权值,通过对评级层建立云模型,使综合评价等级的隶属度更加客观,形成了一种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突涌水危险性等级与单点最大突涌水量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在初期设计阶段预测突涌水量范围。结果表明:秦岭隧洞已开挖段(约60 km)突涌水危险性评价结果与实发突涌水情况吻合性较好,验证了长深隧洞突涌水灾害危险性等级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对秦岭隧洞未贯通(约20 km)突涌水危险性进行评价,为有效预防突涌水灾害发生奠定了基础。
- 许增光王亚萍肖瑜李立民李炎隆李玉波
- 关键词:隧道工程云模型突涌水
- 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安装微震监测传感器的辅助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旋转体结构,壳体的两端开口;壳体开口较小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大小与其相连的开口相匹配;壳体开口较大端的顶缘开设有推挤过程中能撕裂的切口;...
- 杜小洲李立民董鹏唐烈先苏岩李玉波谷建强陶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