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良嘉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电影
  • 3篇文化
  • 1篇电影文化
  • 1篇熊猫
  • 1篇旋律
  • 1篇中国风
  • 1篇挑花
  • 1篇图书
  • 1篇图书馆
  • 1篇土家族
  • 1篇主旋律
  • 1篇唯美
  • 1篇文化影响
  • 1篇西方文化
  • 1篇献礼
  • 1篇民俗
  • 1篇民族电影
  • 1篇军事电影
  • 1篇口述
  • 1篇口述历史

机构

  • 6篇吉首大学

作者

  • 6篇李良嘉
  • 1篇彭燕
  • 1篇余弦

传媒

  • 2篇电影评介
  • 1篇电影文学
  • 1篇高校图书馆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口述历史在土家族挑花研究中的应用——以吉首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为例被引量:10
2017年
口述历史以搜集历史、弥补文字史料记载不足的显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学术研究领域。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应用口述历史对民族濒危口传文化进行抢救性研究已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土家族挑花的传承现状,阐述了吉首大学图书馆应用口述历史研究土家族挑花的必要性与步骤,并探讨了该馆口述历史工作的未来设想,以期为图书馆在民族口传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最大作用提供参考案例。参考文献9。
彭燕余弦李良嘉
关键词:口述历史保护传承图书馆
全球化下的电影文化“边城”现象——新世纪西南民族电影的同质与革新
2020年
电影文化上的“边城”现象,体现在地域上的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交界处,也体现在文化上的交接与强弱互换地位上。其反映了文化的大一统:地方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逐渐在“全球化”下,与主流文化融合、共生。“边城”已是汉民和少数民族聚居和共生之地。边城既是边缘地界,也是主流文化继续开疆拓土的新起点。以创新思维看西南电影同质化现象,它更应是一种动态的民族共同习惯和共同心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是一种变化中的存在。
李良嘉蒋林
从民俗看献礼片——以《建国大业》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献礼大片电影是一种特殊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现象。此种电影与当前体制与社会有着莫大的关系,对于当代公共生活的构建更是意义重大。文章讨论了当代献礼片电影作为一种现象和当代体制下的社会组织民俗问题,并着重以献礼大片电影《建国大业》为案例,折射当前社会体制内的群体行为、世风民俗、习性乃至国民性的问题,同时也简要回顾了过去电影中民俗题材的表现与样本价值。
李良嘉
关键词:《建国大业》
《歼十出击》——主旋律军事宣传题材下的唯美青春偶像片被引量:1
2011年
电影《歼十出击》是主旋律军事宣传题材下的唯美青春偶像片。电影反映空军新装备战机以及新时代空军建设成就的同时,初现商业化和类型特征。歼十作为绝对主角,是新类型电影下的新理念,和空军男英雄一样接受了考验。新时代军人形象的转变反映了国家实力的增长和变化。主旋律军事题材电影也开始了电影类型化和题材多元化。
李良嘉
关键词:主旋律军事电影
港式武打片内核与港式文化影响下的《战国》被引量:1
2011年
电影《战国》的实质是港式文化影响下的一部消费历史的故事片。其内核是港式武打片的内核,中间也夹杂着大陆内地,尤其是北方文化圈,对于历史文化的政治图解和商业化文化制造的痕迹。港式文化中的市民文化、草根意识和无厘头的狂欢传统,遇到了代表所谓正统的精英的北方文化,难免有互文的情况发生。电影《战国》,正是两种迥然异质文化合流的产物。
李良嘉
西方文化与东方理念之交汇与转型——“中国风景”美国制造现象及其他被引量:1
2011年
西方文化和东方理念通过具有典型符号意义的中国国宝"熊猫",借以武侠、励志故事的模式,同时又配合伦理情感的召唤,将一个以中国式元素精心打扮下的有西方文化意味的神话故事,推销给了中国观众。电影商业上成功了,西方文化和东方理念在某种程度上也交汇统一了。但被人为加工、描绘或记录后的风景,有创作者的主观选择和审美观念以及价值取向相糅合。不能不让人担心的是:本国主旋律、主流价值观宣教高地的假手于外人。
李良嘉
关键词:功夫熊猫西方文化风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