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若倩

作品数: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反应蛋白
  • 2篇C反应蛋白
  • 1篇大血小板
  • 1篇大血小板比率
  • 1篇性能评价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细胞
  • 1篇血细胞分析
  • 1篇血细胞分析仪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计数
  • 1篇血症
  • 1篇全自动
  • 1篇全自动血细胞
  • 1篇全自动血细胞...
  • 1篇自动血细胞分...
  • 1篇魏氏法
  • 1篇细胞分析
  • 1篇细胞分析仪
  • 1篇菌血症

机构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李若倩
  • 4篇丁爽
  • 2篇马萍
  • 1篇闫玲
  • 1篇黄平
  • 1篇蒋清清

传媒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患者血流感染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高度怀疑为血流感染的患者126例,以体检健康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样本进行血培养。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所有对象CRP,同时检测血常规并计算NL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和CRP诊断血流感染的性能。结果 129例血流感染疑似患者中血培养阳性49例,阳性率为38.89%。血培养阳性组CRP和NL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LR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9.04%、67.86%、0.82,CRP分别为84.87%、56.22%、0.69。结论 NLR是早期血流感染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其诊断效能优于CRP。
李若倩蒋清清马萍丁爽
关键词:C反应蛋白血流感染
Sysmex XE-5000检测血小板及大血小板比率的性能评价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方法1634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全血标本,使用鞘流电阻抗法(PLT-I)进行血小板计数。根据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筛选得到富含大血小板的全血标本105份,再分别用荧光染色结合流式法(PLT-O)和显微镜法(PIJT—M)进行血小板计数。结果PLT-O法与PLT—I法血小板计数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O与PLT—M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观察显示,受检标本的血小板体积增大,且无聚集现象,与SysmexXE-5000检测的P—LCR结果某本一致.结论SvsmexXE-5000伞自动向细胞分析仪PLT—O法检测血小板及P—LCR结果准确可靠.
李若倩丁爽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大血小板比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SYSMEXXE-5000性能评价
PCT和CRP对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检测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者预测患者菌血症的可行性,为辅助临床诊断菌血症提供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方法 129例疑似为菌血症的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集血液标本后进行血培养,免疫层析法检测PCT,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结果研究组患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9例研究组患者中,血培养阳性41例,阳性率31.78%;PCT阳性83例,阳性率64.34%;CRP阳性104例,阳性率80.62%。PC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04%和67.86%,CRP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87%和56.22%。对PCT和CRP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显示PCT对菌血症的诊断效果较好,曲线下面积为0.846;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71。结论 PCT是早期菌血症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其诊断性能明显优于CRP。
丁爽闫玲李若倩黄平马萍
关键词:菌血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自动红细胞沉降仪与经典魏氏法测定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自动红细胞沉降仪(DRAGONMEN2010,DR-2010和MONITOR-20,MO-20)与经典的魏氏法同时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评价DR-2010和MO-20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测定ESR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104例患者,抽取患者静脉血分别注入3种红细胞沉降真空试管内,应用DR-2010和MO-20红细胞沉降仪与经典的魏氏法同时测定ESR,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DR-2010和MO-20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检测ESR的结果分别为(28.03±27.59)mm/h和(27.70±29.52)mm/h,与经典魏氏法[(32.25±30.06)mm/h]相比较,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较好。结论自动红细胞沉降仪检测时间短,时间、温度、湿度自动补偿修正,影响因素较少,能够更好地满足临床与患者的需要。
李若倩丁爽
关键词:魏氏法红细胞沉降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