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连新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诱导分化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骨骼肌
  • 3篇分化
  • 3篇干细胞
  • 3篇充质干细胞
  • 2篇细胞
  • 2篇肌细胞
  • 2篇骨骼肌细胞
  • 2篇胞苷
  • 2篇5-氮杂胞苷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细胞分化
  • 1篇细胞培养
  • 1篇干细胞培养
  • 1篇成肌分化

机构

  • 3篇山东省立医院
  • 2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冯震
  • 3篇李连新
  • 3篇王伯珉
  • 3篇孙占胜
  • 3篇陈振强
  • 2篇智伟
  • 2篇穆卫东
  • 2篇王珍
  • 2篇王永会
  • 2篇杨志明
  • 2篇王杨
  • 2篇张云峰
  • 1篇邓力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年份

  • 3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骨骼肌细胞后其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取大鼠第3代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应用5-氮杂胞苷(5-Aza)、成肌分化因子(My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联合进行诱导,使之定向分化,在诱导后的第21天收集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化检查。认为在体外BMSCs可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为临床骨骼肌缺损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孙占胜陈振强杨志明王伯珉张云峰李连新冯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
成肌分化因子和5-氮杂胞苷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骨骼肌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在体外定向分化为骨骼肌细胞的干预条件。方法取健康4周龄Wistar大鼠MSCs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37℃、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布满瓶底即为1代,取第3代MSCs,以5-氮杂胞苷10μmol/L、成肌分化因子0.1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0.1ng/m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2ng/ml进行联合诱导,使之分化。诱导后第9天,收集细胞,行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鉴定细胞。结果原代培养的MSCs呈贴壁生长,3~5d呈集落样生长,5~7d后有体积不等的多突成纤维细胞、较大的扁平多角形细胞、中等的多角形细胞和较小的三角形细胞。培养12d后,细胞融合,铺满瓶底,MSCs形态变化不明显。联合诱导后,部分细胞死亡,生长缓慢;7d后见细胞明显增殖,体积逐渐增大,呈椭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状;14d后,大量增殖的长梭形细胞开始增多;18~22d后,肌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核数亦明显增多,初生肌管与长梭形成肌细胞呈平行排列,间隔分布。MSCs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D44反应阳性,胞质呈棕褐颗粒,核周明显,CD34呈阴性反应;诱导后MSCs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均为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测定MSCs和诱导后MSCs大部分处于G0/G1期,分别占79.4%、62.9%,而G2/S/M期仅占20.6%、36.1%。根据MTT绘制生长曲线,可见MSCs生长速度明显高于诱导后的MSCs。两种细胞并未达到平台期,都有继续增殖的趋势。结论在体外,MyoD、5-氮杂胞苷可以诱导MSCs向骨骼肌细胞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定向诱导后MSCs增殖期比例大,向骨骼肌细胞分化纯度更高。
孙占胜陈振强王伯珉张云峰冯震李连新穆卫东王永会王珍智伟王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骨骼肌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并向骨骼肌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2007年
目的 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定向分化及其在体内的形态发育情况。方法 Wistar大鼠24只,向其左胫前肌处注射0.2ml无水乙醇,致其无菌坏死,右胫前肌注射等渗盐水0.2ml作为对照,制成动物模型后备用;取大鼠第3代BMSCs,5-氮杂胞苷、成肌调节因子(MyoD)、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联合进行诱导分化。诱导后第9天,收集BMSCs,用BrdU标记并诱导后注射到大鼠双下肢胫前肌处,分别在3,6,9和12d取材进行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注射诱导后3d,实验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注射单纯注射BMSCs的对照组,BrdU标记细胞向骨骼肌分化,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均为弱阳性表达,6,9d可见BrdU标记细胞向骨骼肌分化,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阳性表达,第9天更为明显,注射后12d后可见新生骨骼肌细胞形成肌小管,细胞核结蛋白、骨骼肌特异肌球蛋白强阳性表达。结论 大鼠损伤肌肉的微环境中,BMSCs可向骨骼肌定向分化,并伴有结蛋白和骨骼肌肌球蛋白阳性表达;定向诱导后BMSCs在体内成活率高,增殖速率快,向骨骼肌分化纯度更高。
孙占胜杨志明陈振强王伯珉张云峰冯震穆卫东李连新王永会邓力王珍智伟王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骨骼肌细胞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