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芳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再同步
  • 10篇心脏
  • 10篇心脏再同步
  • 8篇心力衰竭
  • 8篇衰竭
  • 7篇心室
  • 7篇疗效
  • 6篇心脏再同步化
  • 6篇再同步化
  • 6篇同步化
  • 6篇左心
  • 6篇左心室
  • 5篇心动描记术
  • 5篇心力衰竭患者
  • 5篇心脏再同步化...
  • 5篇再同步化治疗
  • 5篇再同步治疗
  • 5篇慢性
  • 5篇慢性心力衰竭
  • 5篇描记

机构

  • 14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4篇刘丽文
  • 14篇李金芳
  • 11篇张军
  • 11篇刘兵
  • 7篇易甫
  • 6篇王海昌
  • 6篇李雪
  • 5篇温江田
  • 5篇李伟杰
  • 5篇沈敏
  • 4篇张殿新
  • 4篇张海滨
  • 4篇郭文怡
  • 3篇崔明亮
  • 3篇朱霆
  • 2篇周晓东
  • 2篇程和祥
  • 2篇沈敏
  • 2篇程何祥
  • 2篇李军

传媒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0
  • 11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起搏部位再同步治疗的血液动力学比较
目的双心室起搏是一种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但许多患者对这种治疗没有反应。个体化的最佳起搏点将会改善血液动力学反应,并能增加治疗有效患者的数量。方法研究由两个右心室和两个左心室起搏位点及其联合起来所形成的5种不同起搏方案对...
刘兵易甫沈敏王海昌郭文怡张殿新程和祥张军刘丽文李金芳
文献传递
斑点追踪显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疗效的评价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短期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1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获取心尖长轴观测量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径向应变达峰时间,胸骨旁短轴观测环向应变达峰时间,计算CRT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18节段纵向、径向、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LS-SD18、RS-SD18、CSSD18),左室各节段收缩期纵向、径向、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最大差值(LS-dif、RS-dif、Cs-sif)作为应变非同步指标。将术后3个月、1个月18节段纵向、径向、环向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与术前的差值(△LS-SDl8、AR-SD18、ACS-SD18)与术后3个月、1个月左室收缩末容积减少百分比(△Es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RT后1个月、术后3个月LS-SD18、RS-SDl8、CSSD18及RS-dif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RS-SD18与术后3个月AESV%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694)。结论应变非同步指标对评价短期CRT后机械非同步性具有重要意义。
李雪张军刘丽文朱霆刘兵李金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力衰竭充血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斑点追踪显像
评价超声指导下参数优化心脏再同步治疗后的疗效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近年兴起的新方法。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起搏装置硬件、软件发展及置入方法的改进及显效机制逐步明了,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并受益于CRT。但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入选的人群中仍有20%~30%无明显...
刘丽文张军李金芳周晓东李军张海滨左蕾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声指导参数优化
文献传递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左心室壁收缩期后收缩
2009年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左心室壁收缩期后收缩(PSS)变化对评价室壁运动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对1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前、术后3个月和正常对照组21例,应用Philips IE3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分别获取受检者心尖3个标准切面的心肌组织速度图像,并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壁基底部和中间部12个节段收缩达峰时间的标准差(Ts-SD)、射血期峰值速度(Vs)、PSS峰值速度(Vpss),计算Vpss与Vs的比值(Vpss/Vs),并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仅少数节段出现生理性PSS,多位于室间隔及前壁的基底部,Vpss/Vs<1;慢性心力衰竭组多数节段出现病理性PSS,15例患者中有55个节段出现Vpss/Vs>1;(2)CRT患者术后3个月基底部及中间部的Vs明显高于术前(P<0.01),基底部Vpss明显低于术前(P<0.01),左心室基底部Vpss/Vs明显低于术前(P<0.01),中间部Vpss/Vs较术前无明显改善;(3)CRT患者术后3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较术前明显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结论左心室壁PSS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前后室壁同步化运动评估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CRT能够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逆转左心室解剖重构。
李金芳张军刘丽文张海滨刘兵易甫李雪温江田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复建左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的左心室扭转运动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左心室扭转及其与左心室收缩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获取1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的标准短轴基底部、心尖部的图像,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心底部旋转角度(Rot-B)及心尖部旋转角度(Rot-A),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术后3个月与术前左心室心底部旋转角度差值(△Rot-B)、心尖部旋转角度差值(△Rot-A)、扭转差值(△LVtor)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值(△EF)之间的关系。结果CRT术后3个月左心室心尖部旋转角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左心室扭转角度明显增加。△LVtor、△Rot-A与△EF(r=0.619,r=0.592)呈正相关。结论左心室扭转为评价CRT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张军李雪刘丽文朱霆刘兵李金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壁的收缩后收缩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等容舒张期出现的左心室壁收缩后收缩(PSS)现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VI)检测60例CHF患者及对照组30名正常人的心肌运动,应用QLAB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各壁基底段和中段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s)、持续时间(Ts)及PSS峰值速度(Vpss)、持续时间(Tpss)。结果CHF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均为34.44%,其中病理性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9.44%、29.72%。对照组基底段和中间段在等容舒张期PSS的发生率分别为26.11%、20.56%,未发生病理性PSS。与对照组的生理性PSS相比,CHF组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增高、持续时间延长(P<0.05)。结论CHF患者的病理性PSS峰值速度高、持续时间长,可能是导致CHF患者左心室不同步运动的原因之一。
温江田张军刘丽文张海滨沈敏戴杨崔明亮李金芳
关键词:组织速度成像心力衰竭收缩后收缩
三度房室阻滞伴无症状心功能下降的心脏再同步治疗一例
2009年
患者男性,73岁,9h前突发晕厥,持续数秒,休息后缓解,R常活动无心力衰竭症状。门诊心电图检查三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肌钙蛋白、心肌酶谱均为阴性,既往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史多年,1年前心电图检查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QRS时限为164ms。入院查体,意识清,脉搏40次/min,血压160/100mmHg(1mmHg=0.133kPa),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千、湿哕音,心率4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为(1)心律失常,三度房室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易甫刘兵沈敏李伟杰张军刘丽文李金芳王海昌
关键词:三度房室阻滞无症状心功能下降交界性逸搏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双腔起搏升为三腔起搏一例
2008年
患者男性,66岁,8年前因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现电池耗竭入院。曾因缺血性心肌病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入院后心电图示房室双腔起搏节律,QRS时限206ms。超声心动图示,起搏器植入术后,右心房、右心室可见起搏器导线强回声,室间隔及左心室室壁搏幅普遍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26,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77mm,EA峰融合。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起搏器电池耗竭;缺血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入院后,考虑患者心功能下降且有双腔起搏依赖,拟更换三腔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CRT)。
易甫刘兵沈敏李伟杰张军刘丽文李金芳王海昌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以心室收缩不同步作为心脏再同步治疗筛选标准的疗效评价
2009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CRT主要用于QRS时限≥120m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但严格入选的人群中仍有20%-30%无明显疗效,如何提高CRT的临床疗效是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我院以心室收缩不同步作为26例CRT筛选标准,随访发现可以提高CRT的临床疗效。
易甫刘兵沈敏王海昌郭文怡李伟杰张殿新程何祥刘丽文李金芳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评价心室收缩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患者
以心室收缩不同步作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筛选标准的疗效评价
目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严格入选的人群中仍有20%~30%无明显疗效。为探讨提高CRT的临床疗效,将该院治疗经验予以总结。以心室收缩不同步作为26例CRT筛选标准,随访发...
易甫刘兵沈敏王海昌郭文怡李伟杰张殿新程和祥刘丽文李金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