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陈

作品数:3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养殖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史氏鲟
  • 1篇水库
  • 1篇水库排沙
  • 1篇排沙
  • 1篇亲鱼
  • 1篇种间
  • 1篇种间竞争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增长
  • 1篇线粒体控制区
  • 1篇小浪底水库
  • 1篇胁迫
  • 1篇鲤鱼
  • 1篇轮虫
  • 1篇控制区
  • 1篇黄河鲤
  • 1篇黄河鲤鱼
  • 1篇后备亲鱼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 1篇北京市水产科...

作者

  • 3篇牛翠娟
  • 3篇李陈
  • 1篇胡红霞
  • 1篇孙麓垠
  • 1篇白音包力皋
  • 1篇罗静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水产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史氏鲟和达氏鳇养殖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利用线粒体控制区序列片段(史氏鲟,425bp,达氏鳇,434bp)分析检测了两个养殖场留做后备亲鱼的史氏鲟和达氏鳇的遗传多样性。在所检测的养殖史氏鲟后备亲鱼4个年龄群体共34个体中,发现5个单倍型,共有11个多态位点,占碱基总数的2.6%,无简约信息位点。不同单倍型之间有1~10个变异位点,占碱基总数的0.2%~2.4%。各单倍型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2~0.024。单倍型多样性Hd=0.768,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4.367,核苷酸多样性Pi=0.011。而分别来自2个养殖场的2个达氏鳇养殖群体都是1个群体仅1个单倍型,2个单倍型之间仅有2个碱基差异,遗传距离为0.005,遗传变异极度缺乏。结果提示在利用史氏鲟和达氏鳇后备亲鱼进行繁殖育苗时要充分注意近交的影响。
牛翠娟胡红霞罗静李陈
关键词:史氏鲟达氏鳇后备亲鱼线粒体控制区
密度信号对两种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为了更好的了解化学干扰对轮虫种间竞争的影响,分别用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和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研究了同种和异种种群密度信号对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信号对轮虫种群增长具有一定的影响。萼花臂尾轮虫的密度信号显著降低了本种和角突臂尾轮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并提高了它们的种群增长率r(P<0.05),角突臂尾轮虫的密度信号对本种和萼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长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受同种密度信号抑制十分显著,环境容纳量K降低了50%以上,可能主要受自毒作用的调节,但同种密度信号对高有性生殖的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的混交率影响不明显。角突臂尾轮虫几乎不受自身密度信号的影响。因此,在两种臂尾轮虫的竞争中,由于自身密度信号的抑制作用,萼花臂尾轮虫将更快被角突臂尾轮虫排除。据此可推测密度信号对轮虫的种间竞争具有重要影响。
李陈牛翠娟
关键词: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种间竞争
小浪底水库排沙对黄河鲤鱼的急性胁迫被引量:8
2012年
为探讨黄河小浪底水库排沙过程中出现"流鱼"现象的原因,在水库排沙开始前和过程中以黄河鲤鱼为对象进行了生理生态观测。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排沙组的黄河鲤鱼消化道充塞系数显著下降(P<0.001),消化道内容物含沙质量比率显著上升(P<0.001);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上升(P=0.036),而脾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下降(P=0.017);肝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上升(P=0.035);肾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P=0.038);肝脏、脾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肝脏:P=0.039;脾脏:P=0.027);鳃丝钠钾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01);血清乳酸LD含量显著上升(P=0.019);肝脏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下降(P=0.001);推测高含沙水流对黄河鲤鱼造成的急性缺氧应激是导致小浪底水库排沙过程中"流鱼"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孙麓垠白音包力皋牛翠娟李陈
关键词:小浪底水库黄河鲤鱼排沙胁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