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超
- 作品数:53 被引量:2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注射牙龈紫质单胞菌脂多糖引发猪牙槽骨组织吸收的实验研究
- 1999年
- 牙周袋内革兰阴性厌氧菌在牙周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龈紫质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的作用更是研究的焦点〔1〕。细菌来源的可溶性因子可能是导致骨吸收的直接原因。Pg来源的脂多糖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及特征性免疫生物学...
- 刘荣森李颖超王东胜布静秋倪紫砚
- 关键词:紫单胞菌脂多糖骨质吸收牙槽骨牙周疾病
- 口腔医生对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认知情况:问卷调查报告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了解口腔医生对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认知情况,以针对性制定预防和控制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策略。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问卷修订出《口腔医生对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对在国内工作的1073名口腔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口腔医生接诊老年患者时对问诊工作重视度不够,在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诊断方法上存在多样性,对国内外龋病牙髓病的治疗规范和相关指南了解程度不够,医患沟通(包括口腔卫生宣教工作和回访)意识和制度的缺失问题比较明显。结论:口腔医生对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认知参差不齐,有必要制定和推广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的预防和控制规范。
- 李颖超王博吕岩汪林郭斌
- 关键词:老年患者龋病牙髓病口腔医生问卷调查
- 机用镍钛锉在老年根管治疗术中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使用机用镍钛锉在老年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临床上需要进行牙髓治疗,并可进行临床配合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名患者,各包括单根管前牙或双尖牙、双根及磨牙。试验组用机用镍钛锉预备根管,对所用时间和预备后的反应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统计,两组中的双根管及磨牙根管预备所用时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应用机用镍钛锉可缩短根管预备时间,达到最适宜的根管形态,显著降低医师及老年患者的疲劳感,缩短护士椅旁配合时间,提高临床效率,使患者得到更满意的服务。
- 宫琦玮李亚男李颖超
- 关键词:镍钛锉根管疗法临床对照试验
- 显微超声技术在老年人下颌前磨牙扁根管预备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利用牙科手术显微镜对老年人下颌前磨牙扁根管的预备。方法:因龋坏、颈部楔状缺损和牙合面重度磨损所致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以及因固定修复要求进行根管治疗的共69例,82颗下颌前磨牙。k锉或protaper镍钛锉常规根管预备后,再使用显微镜超声根管工作尖处理扁形根管,以完成预备。结果:常规根管治疗后显微镜观察扁根管并超声处理54颗牙齿,28颗常规根管预备后未见根管壁有遗留,其中5颗第一下颌前磨牙为双根管。结论:利用显微镜并使用超声根管工作尖ED20、ED40能有效地预备根管壁而去除遗留的坏死组织和感染的牙本质,完善根管预备,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 李颖超刘荣森李亚男宫琪玮李红梅
- 关键词:显微镜老年人
- 老年人口腔局麻注射进针点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口腔局麻注射进针点涂抹利多卡因凝胶对老年人的影响。方法将84例需要口腔局麻注射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实验组在注射进针点涂抹利多卡因凝胶黏膜麻醉后再注射麻醉,对照组直接注射麻醉,分别对注射进针时疼痛程度及麻醉注射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注射进针时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血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局麻注射进针点涂抹利多卡因凝胶能减轻注射进针时的刺痛,有助于消除老年人对麻醉注射产生的恐惧心理,预防治疗中血压的升高,是一种经济实用、简单方便的口腔局麻方法。
- 李红梅李颖超宫琦玮
- 关键词:老年人口腔局部麻醉利多卡因凝胶
- 高龄老年人根管治疗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总结高龄老年人根管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患有各种系统性疾病的、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243例共292颗需进行根管治疗的牙齿的诊断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结果:高龄老年人的牙齿进行根管治疗是可行的,是治疗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老年人的根管治疗有其自身的特点。结论:在老年人牙齿的根管治疗过程中,要兼顾老年人的全身性疾病。
- 李颖超刘洪臣余彤李红梅宫琦玮
- 关键词:老年人根管治疗
- 应用CBCT对老年人上颌前磨牙根管形态的研究
- <正>目的:应用CBCT研究老年人上颌前磨牙的牙根、根管数目和形态。方法:从267名通过CBCT进行术前评估的老年患者中获得了521个上颌第一前磨牙和517个上颌第二前磨牙的影像。对性别、牙位、牙根数量以及根管形态(Ve...
- 史志芸胡楠石校伟董溪溪李颖超欧龙曹均凯
- 关键词:根管形态上颌前磨牙上颌第二前磨牙老年人
- 老年人下颌磨牙牙根及根管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29
- 2009年
- 目的:利用锥形束CT观察分析老年人下颌磨牙的牙根、根管数目和形态。方法:选择能够配合检查,并在扫描过程中头部保持静止状况的老年人,对其牙齿进行锥形束CT扫描,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和选择不同方向的断层观察记录下颌磨牙的牙根和根管。结果:锤形束CT检查老年人166例,下颌磨牙共532颗。下颌磨牙近中根均为单根,远中双根仅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而C形根则仅发生于第二磨牙。近中根以两根管为主在下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占有95.26%和50.38%;远中根以一根管为主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占有64.60%和56.97%,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22.48%。结论:下颌磨牙牙根和根管的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一磨牙的远中根和第二磨牙的C形根及C形根管。
- 李颖超刘荣森石校伟
- 关键词:锥形束CT下颌磨牙老年人
- 应用锥形束CT影像对颏管的三维定量测量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影像对颏管三维结构、走向及毗邻关系进行定量测量,为确保颏孔区域牙种植手术的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门诊口腔科80例患者的160侧下颌骨CB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颏管的曲面、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及3D影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曲面和矢状位影像可对下颌管进行全面的观察。水平位影像显示下颌管在下颌骨体部靠近舌侧与下颌骨体平行走行,之后,以23°±5°角偏离舌侧转向颊侧走行,下颌管向颊侧走行与颏管形成的角度为101.76°±18.27°,最终分成切牙管与颏管。冠状位影像测量颏管的长度为8.09±1.06mm,直径为1.68±0.52mm,与下颌骨体下缘所呈的倾斜角为36.48°±8.43°。颏管起始处至牙槽嵴顶的距离16.10±4.29mm。3D侧位影像可清晰显示颏孔位置。结论:CBCT影像可清晰显示颏管的三维结构、走向及毗邻关系,明确了此区域神经、血管的分布及骨组织的状况,为牙种植钉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石校伟刘洪臣李亚男王照五李颖超
- 关键词:锥形束CT
- 牙科三维扫描仪和3D打印技术在赝复体修复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王懿曹均凯冯晋柴荔媛李晶李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