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春红

作品数:106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3篇医药卫生
  • 9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8篇鼠疫
  • 16篇血吸虫
  • 16篇吸虫
  • 16篇抗体
  • 16篇虫病
  • 15篇血吸虫病
  • 15篇吸虫病
  • 11篇单克隆
  • 11篇单克隆抗体
  • 11篇钉螺
  • 11篇克隆
  • 10篇兽类
  • 10篇小型兽类
  • 9篇疫菌
  • 9篇鼠疫菌
  • 9篇流行病
  • 7篇疫源
  • 7篇杂交
  • 7篇杂交瘤
  • 7篇杂交瘤细胞

机构

  • 102篇云南省地方病...
  • 28篇大理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大理学院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军事科学院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丽江市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安徽省血吸虫...
  • 1篇梁河县疾病预...
  • 1篇普洱市疾病预...
  • 1篇云南省德宏州...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寄生虫...

作者

  • 102篇杜春红
  • 27篇王鹏
  • 25篇宋志忠
  • 24篇高子厚
  • 23篇尹家祥
  • 22篇张云
  • 18篇董毅
  • 18篇钟佑宏
  • 18篇刘正祥
  • 16篇于国林
  • 16篇唐雪
  • 14篇宋静
  • 13篇沈美芬
  • 13篇石丽媛
  • 12篇董兴齐
  • 12篇王丽芳
  • 11篇杨光璨
  • 11篇陈平
  • 10篇吴明寿
  • 10篇孙佳昱

传媒

  • 9篇地方病通报
  • 8篇疾病监测
  • 8篇中国血吸虫病...
  • 5篇中国地方病学...
  • 5篇中国媒介生物...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中华地方病学...
  • 4篇热带病与寄生...
  • 3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寄生虫与医学...
  • 3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寄生虫学...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2篇疾病预防控制...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昆虫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省边境地区卵形硬蜱中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的检出和鉴定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对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耿马县)采集的蜱进行伯氏疏螺旋体分子生物学检测,为当地莱姆病的调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6年4月在云南省耿马县采集的游离蜱单只进行DNA提取后,采用巢式PCR扩增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作为初筛实验,阳性者进一步检测16S rRNA和FLA鞭毛蛋白基因确证。结果 3种蜱共94只,检出阳性14只,阳性率为14.89%。阳性蜱均为卵形硬蜱,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6,P=0.388)。锐跗硬蜱和金泽革蜱均未检出阳性。检出的伯氏疏螺旋体3个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均与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同源性达98%~99%,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与我国四川、安徽省检出的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聚在一个分支上;与日本疏螺旋体接近,而阿弗西尼疏螺旋体、狭义伯氏疏螺旋体、法雷斯疏螺旋体等基因型聚在外围。结论耿马县采集的卵形硬蜱携带中华基因型伯氏疏螺旋体,其宿主和媒介的种类、分布及其对人的致病性等,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
段兴德何志海高子厚蒋宝贵龚正达张云邵宗体江佳富孙毅刘洪波姚明国王帆杜春红
关键词:伯氏疏螺旋体
滇西北高原藏区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的生态位特征
2021年
为探讨云南西北高原藏区小型兽类体表寄生蚤的生态位特征,根据海拔和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在德钦县选取42个调查样点,划分为5个垂直带,4种生境,采用铗夜法和笼日法捕获小兽,梳捡其体表寄生蚤,运用生态位宽度指数(B_(i))和生态位重叠指数(NO)对其生态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梳捡寄生蚤1275头,隶属4科9亚科17属33种,其中迪庆额蚤和云南栉眼蚤为优势种,常见种12种,稀有种19种。在海拔资源轴上,B_(i)值前三分别是特新蚤德钦亚种0.698、棕形额蚤0.690、斯氏新蚤川滇亚种0.667;生境资源轴上,B_(i)值前三分别是:无值大锥蚤0.630、特新蚤指名亚种0.57、特新蚤德钦亚种0.537;寄主资源轴上,B_(i)值前三为绒鼠怪蚤0.584、迪庆额蚤0.567、棕形额蚤0.553;多维生态位宽度来看,特新蚤德钦亚种和迪庆额蚤B_(i)值较大,分别为1.031、1.019。海拔、生境、寄主生态位重叠指数中,有意义的重叠种对分别占比35.6%、39.39%、9.28%;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分别占比26.89%、18.56%、51.14%;完全重叠的种对分别占比2.27%、13.26%和0.19%。三种生态因子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和竞争能力较强。不同生态因子的生态位重叠指数格局不同,与资源轴本身有关。有意义的重叠和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占比较多,前者多为优势种、常见种、稀有种两两之间重叠,重叠指数越高,竞争关系越激烈;完全不重叠的种对多为稀有种之间,无资源利用竞争关系。总体来说,德钦县小兽体表寄生蚤种类丰富,生态位分化较为均匀,本研究可为该地蚤传疾病的监测防控提供生态学依据。
陈星刘正祥段兴德邵宗体浦恩念苏超杜春红李玉琼高子厚
关键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寄生蚤
云南省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调查云南省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F1抗体情况,为该地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0-11月在贡山县的3个乡镇6个自然村19个村组采集鼠疫指示动物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GICA)3种方法进行鼠疫F1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检测指示动物血清293份,其中犬血清288份、猫血清5份。IHA检出阳性血清8份,阳性率为2.73%(8/293),ELISA、GICA结果一致,分别检出阳性血清11份,阳性率为3.75%(11/293)。阳性血清均为犬血清。3种方法进行比较,ELISA阳性率优于IHA(χ~2=7.70,P〈0.01),与GICA无差异。结论贡山县鼠疫指示动物血清学检测阳性,需引起重视并作进一步调查研究。
张玉芬杜春红苏超邓余飞王青松陈静李璋鸿李四全刘正祥高子厚
关键词:鼠疫血清流行病学
一种尾蚴提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蚴提取装置,涉及尾蚴提取技术领域,包括提取板、吸附机构、夹持机构、限位机构;吸附机构包括吸附板、设置在吸附板上的吸附部、以及设置在吸附板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提取板与吸附部连接设置在吸附板上;夹持...
宋静杜春红董毅张宗亚李科荣杨慧严纪元周济华沈美芬陈春琼王丽芳张云孙佳昱冮华冯锡光颜嘉琦
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鼠疫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la的提取与纯化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鼠疫菌体经溶菌酶处理,然后经超声破碎,再进行硫酸铵盐析,得到粗提Pla蛋白;粗提Pla蛋白采用羟基磷灰石层析柱进行层析纯化,其中在上样缓冲液中加入...
宋志忠杜春红石丽媛王鹏杨光璨钟佑宏董珊珊
文献传递
2017-2019年云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疫情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2017-2019年云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疫情,为制订血吸虫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省18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各设立1个国家级监测点,开展基本情况调查以及流动人群、家畜和钉螺感染情况监测,在13个监测点开展本地人群监测,在7个监测点开展野粪感染情况监测。结果2017-2019年,云南省血吸虫病国家级监测点本地人群血检阳性率为6.40%,流动人群血检阳性率为0.92%。血检阳性者粪检均未发现阳性。共调查家畜6070头次,未发现病畜。共检测2150份野粪,未查到阳性。监测钉螺面积5675.58 hm^2,查出有螺面积199.12 hm^2,有螺框出现率为0.54%~0.73%,活螺平均密度为0.0172~0.0313只/0.1 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云南省血吸虫病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未查到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有螺面积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应重点加强输入性传染源的防控,建立更加敏感的监测体系,继续加强以传染源和钉螺控制并重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沈美芬冯锡光张云杜春红王丽芳宋静董毅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
2007年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室内鼠密度和蚤指数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调查与分析云南省梁河县鼠疫疫源地室内鼠密度和蚤指数,评估鼠疫发生的潜在危险。方法根据历史鼠疫监测资料.2007年8—9月在云南省梁河县选择30个鼠疫疫源村.对每个村的全部住户进行编号后,随机抽取20户,放置鼠笼和粘蚤纸用于捕获鼠和蚤,计算鼠密度、染蚤率、蚤指数、中位数。结果黄胸鼠和臭鼷鼯分别捕获133和33只,平均每村捕鼠5只,平均鼠密度为2.8%(166/6000)。染蚤鼠101只,染蚤率为60.8%(101/166)。收集鼠体蚤344匹,其中印鼠客蚤296匹,缓慢细蚤48匹,鼠体蚤指数为2.1(344/166)。捕获地面游离蚤315匹,地面游离蚤指数为0.026(315/11888),平均每村5.5匹。其中,猫栉首蚤指明亚种和印鼠客蚤占了地面游离蚤总数的97.8%(308/315)。地面游离蚤和鼠体蚤的蚤种构成不一致(精确概率法,P(0.01),鼠体蚤和鼠密度呈现正相关(r=0.68,P〈0.01),地面游离蚤与鼠密度和鼠体蚤间均无相关关系(r=-0.17、0.32,P均〉0.05)。使用诱饵油炸猪皮3600个笼·夜,共捕获105只鼠,使用诱饵油条2400个笼·夜,捕获46只鼠,油炸猪皮的捕鼠效果明显优于油条(x^2=5.59,P〈0.05)。结论梁河县鼠疫疫源村室内鼠以黄胸鼠为主。印鼠客蚤和猫栉首蚤指明亚种分别是鼠体蚤和地面游离蚤的优势种,勐宋、邦读村和汤加屯仍有发生鼠疫的可能性。
尹家祥董兴齐杜春红钟佑宏石兴建罗加丽梁伟
关键词:鼠疫鼠密度蚤指数地面游离蚤
鼠疫耶尔森氏菌Pla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的鼠疫耶尔森氏菌P la蛋白(rP la),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mAb),为相关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大肠杆菌表达的P la蛋白,包涵体经尿素反复洗涤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以表达Pla、表达GST、天然提取Pla 3种蛋白为抗原物,采用间接ELISA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并结合Western blot对所获取mAb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经间接ELISA筛选,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天然Pla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5B8、14H4、19A4,亚类测定分别为IgG2a和IgG1,轻链均为κ链;腹水经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可达1∶106;Westernblot实验证实该3株mAb能特异性识别天然Pla蛋白。结论:成功获得了抗鼠疫耶尔森氏菌天然Pla抗原的特异性mAb,为进一步研究Pla蛋白及研发诊断试剂奠定了基础。
杜春红王鹏张建中唐雪宋志忠
关键词:鼠疫耶尔森氏菌单克隆抗体
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检测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肺标本提取R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免疫学方法,检测鼠疫、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原虫、人粒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汉坦病毒等病原体。结果捕获9种421只小型兽类,采集脏器样本404份,血清样本325份。检出鼠疫F1抗体两种方法共同阳性血清1份;扩增到巴尔通体枸橼酸合酶(gltA)基因64份,阳性率为15.84%,基因分析表明属6种基因型;检出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5份,阳性率为1.24%,系统发育树显示均为Borrelia afzelii型;检出1例复合感染。其余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滇西地区室内小型兽类感染病原体种类多,分布广,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需加强监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杜春红尹家祥左曙青栗冬梅王秀芳程晓藕刘正祥杨光璨
关键词:居民区小型兽类病原体
2019年云南省南涧县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南涧县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制定防治对策、巩固防治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5月,选取南涧县既往血吸虫病疫情相对较重的乐秋乡乐秋村和南涧镇白云村作为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村,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历史疫情和防治资料,并进行钉螺和野粪分布等现况调查,综合评估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结果2017-2018年,云南省南涧县乐秋村和白云村人群血吸虫病筛查平均血检阳性率分别为6.76%(202/2990)和2.86%(142/4971),牛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1160)和10.65%(31/291),均未发现粪检阳性;现有钉螺分布面积21.06 hm^2,未发现血吸虫感染性钉螺。2019年在乐秋村和白云村查出有螺面积6.17 hm^2,有螺框出现率为2.17%(245/11298),活螺平均密度为0.06只/0.1 m^2(683/11298),未发现血吸虫核酸阳性钉螺;共在23个环境捡获牛、羊、犬和马属动物等野粪136份,未发现血吸虫病原学阳性。结论南涧县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已处于低水平,但影响血吸虫病传播的因素仍未彻底消除。今后仍需加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防治措施,以巩固防治成果。
杜春红杨慧杨猛贤张云孙佳昱王丽芳颜嘉琦沈美芬董毅
关键词:血吸虫病钉螺传染源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