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束必铨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三代领导集体
  • 2篇权益
  • 2篇两面性
  • 2篇海权
  • 2篇海洋权
  • 2篇海洋权益
  • 1篇钓鱼岛争端
  • 1篇对立关系
  • 1篇新型大国关系
  • 1篇修昔底德
  • 1篇抑制性
  • 1篇战略逻辑
  • 1篇争端
  • 1篇争夺
  • 1篇制海权
  • 1篇秩序
  • 1篇中国外交
  • 1篇日美同盟
  • 1篇同盟
  • 1篇外交

机构

  • 11篇上海社会科学...
  • 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2篇束必铨
  • 2篇刘鸣
  • 1篇姜云飞
  • 1篇赵国军
  • 1篇吴其胜
  • 1篇李开盛
  • 1篇汤伟
  • 1篇王战
  • 1篇张茗
  • 1篇周建明
  • 1篇张屹峰

传媒

  • 3篇太平洋学报
  • 2篇国际关系研究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国际展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向右转”的民族两面性解读——读《菊与刀》的文化启示被引量:2
2012年
近期,日本社会右倾化抬头,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的"国有化"事件引发中日关系的紧张,日本为什么会向右转,会走多远?成为牵动整个亚太格局变动的重大因素。要深刻地理解当下日本政治"向右转"的深层次原因,需要从全球、亚太地区格局变动、日本国内的困境来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要对日本的传统文化特征进行剖析。真切了解与中国利益攸关的日本的民族性,是21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美国学者撰写的报告《菊与刀》,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剖析,以期引起国内思想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束必铨周建明
关键词:《菊与刀》文化启示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战略认知与路径选择
2016年
中美关系作为21世纪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被许多人描述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二元对立关系,并悲观地认为权力转移的压力将使两国难以逃脱"修昔底德陷阱"的历史宿命。这种完全的物质主义视角某种程度上并不符合中美关系数十年来互动的现实。事实上,两国关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彼此对对方的战略认知与定位紧密相关。纵观中美关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积极的相互战略认知可以促进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
《中美关系战略协调研究》课题组王战赵国军李开盛汤伟吴其胜束必铨张屹峰张茗刘鸣
关键词:对立关系修昔底德
日本强化军事能力面临的军工产业转型困境与前景
2023年
近十年来,伴随着安全政策的转向,日本逐步推动其军工产业发展模式从“政府保护型”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但从参与军事采购份额、研发投入比重、军备出口竞争力和国际合作四项指标看,日本军工产业发展正面临转型困境。日本此困境受制于其潜在的结构性因素,包括本土采购与对美采购的张力、出口管制与鼓励出口的悖论、消极和平主义与积极和平主义理念的对立,以及企业主营业务与军工生产的失衡等,进而影响其军事能力的拓展。日本“安全三文件”提出“根本性强化军事能力”目标,并对今后军工产业发展的重点进行规划,主张通过强化“官民一体”的协作性制度安排形成技术优势,完善本土产业链,提升与盟友军事装备之间的通用性,进而打造日本式的军工复合体,提升日本军事强国地位。同时,日本还追求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领先优势与力量威慑态势,试图强化军工产业来增强自卫队的持续作战能力。日本政府推进提振军工产业的行动、放宽军事装备出口限制和拓展海外军工市场等行为,都是观察日本未来军工产业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束必铨
关键词:军工复合体武器出口
关于日本积极和平主义差异性认知评析
2015年
安倍积极和平主义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体制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日本国家外交安保战略面临转型。日本认为,积极和平主义具有应时性、前瞻性和战略性,有助于实现日本"正常国家"的目标;中国认为,积极和平主义更具进攻性、针对性和破坏性,这可能导致日本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给中日关系和地区和平带来灾难;美国认为,积极和平主义具有全球性、开拓性和进取性,有助于强化美日同盟在应对安全挑战、维护地区秩序中的作用。这种差异性认知主要源于历史记忆、海权博弈、国家战略需要、地区秩序塑造四要素。积极和平主义产生有其政治与社会基础,在突破和平体制束缚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要正视日本国家战略转型的现实,同时看到日本未来安保政策在进攻性与防御性、对抗性与协作性、激进式与渐进式推进方式之间摇摆,从而在这些方面增强塑造日本安保政策的能力。
束必铨姜云飞
关键词:和平主义
“印太战略”:以美印日澳的战略逻辑、利益与策略选择为分析视角被引量:26
2021年
"印太战略"是美国均势+有限遏制+规制+话语诋毁的混合型战略。它意在前沿、中间地带与后方的三层构建不对称的对华遏制性力量,突破中美双边、单区域战略竞争的狭窄战略空间;在多地域与多维度孤立中国,拉拢更多国家在产业价值链、数字经济等层面与中国切割;制订基础建设投资透明化的新标准,嵌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规制;通过国际法、舆论等软性手段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与海权发展。虽然共同逻辑都是制衡中国崛起,但日澳印在策略上强调非对抗性。其中避免成为中国优先反制是日本重要的策略目标;印度在拉达克边界冲突后尚没有形成一个完全倒向美国的战略,因为这必定使其背上沉重的战略包袱,成为美国的附庸;澳大利亚作为地缘政治影响有限的中等国家,在美国反华行动中冲在最前列已使其利益严重受损。而"印太战略"与东盟所推动的包容性、合作安全理念也有着本质的区别,东盟要在"印太地区"发挥中心领导作用,定位"印太"为对话与合作区域。所以由于东盟的抵制、印日澳的消极政策,这个战略形成的攻势将很难保持可持续性,其长期前景并不看好。
刘鸣陈永束必铨
日本海洋战略与日美同盟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日本海洋战略作为一项国家综合性战略,其核心是日美海权同盟,实现海洋战略的方式是采取以日、美为主轴,联合具有共同价值观的民主国家形成全球性海洋伙伴联盟,将日本的国家力量和国际影响扩展至世界各大主要海域,最终建立起一套确保日本国家安全、经济等利益的海洋综合安全保障体系,在新的国际海洋新秩序中成为海洋大国。这对未来的日本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海洋国家权以及国际海洋秩序的形成产生诸多影响。
束必铨
关键词:海洋权益
韩国海洋战略实施及其对我国海洋权益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韩国海洋战略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其战略举措的提出与实施旨在推进海洋发展战略与安全战略,实现世界一流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作为中国的海上邻国,韩国海洋战略实施会对中国产生诸多影响。客观认识这些影响对制定我国海洋战略及其政策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并有助于倡导海洋合作、建设和谐海洋的目标。
束必铨
日本官邸外交决策机制演变特征及其局限性被引量:3
2018年
二战后,日本确立起内阁官邸主导外交的决策机制,但由于多重因素影响,这种官邸决策机制功能没有发挥实际效力,通过改革主导权经历从外务省官僚、自民党政治家向首相官过渡的过程。纵观决策机制演变过程及驱动因素,日本外交决策机制表现出决策主体多元化、决策权力集中化、决策理念保守化和决策立场亲美化的特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其局限性也越发突出,外交平衡性、决策效果、社会共识和民主监督机制均受到考验,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冲击战后日本民主体制的发展。
束必铨
关键词:决策过程
从三代领导集体看中国国家安全观之演变
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对国家所处的内外安全形势进行的主客观判断,以及为应对安全威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所采取的政策及其效用。对内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对外反帝反霸、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三代领导集体国家安全观的...
束必铨
文献传递
抑制性谅解:中美应对钓鱼岛争端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钓鱼岛争端已成为中美关系中无法回避的议题,它由美国的亚太政策调整而起,也随美国对华政策发展而变。美国不是争端当事方,但钓鱼岛于其有着重要的战略考量,致使中美战略竞争难以调和。要规避或降低美国利用钓鱼岛问题对中国的海洋维权和海洋强国建设的负面影响,以及中日对立引发冲突对美国亚太利益的严重损害,中美需要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抑制性谅解,即不冲突、不炒作和不对抗的基本共识,以此规范中美双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行为。这不仅符合双方防止海洋争端破坏地区和平的共同利益,也将有助于中美新型军事关系的建设。
束必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