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敏

作品数:1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老年
  • 4篇血压
  • 4篇疗效
  • 4篇高血压
  • 3篇心力衰竭
  • 3篇药物疗法
  • 3篇衰竭
  • 3篇疗法
  • 3篇疗效观察
  • 3篇老年高血压
  • 3篇充血性
  • 3篇充血性心力衰...
  • 2篇地平
  • 2篇心病
  • 2篇血管
  • 2篇慢性
  • 2篇慢性充血性
  • 2篇慢性充血性心...
  • 2篇静脉
  • 2篇老年高血压病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14篇杨俊敏
  • 5篇王颖
  • 3篇杨国杰
  • 3篇贾玲
  • 2篇李莉
  • 2篇燕树勋
  • 2篇蒲娟娟
  • 1篇张涛
  • 1篇苏荏
  • 1篇李涛
  • 1篇李栋博

传媒

  • 6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安徽医学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128例疗效观察
2008年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每天口服5mg氨氯地平1次,连续4~8周,测量治疗前后血压情况。结果4周后,显效79例(61.7%),有效45例(35.2%),总有效率为96.9%;与治疗前相比,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理想药物。
杨俊敏王颖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关系,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升高的危险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控制水平分为正常血压组(68例)、1级高血压组(63例)、2级高血压组(79例)、3级高血压组(48例)。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4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促使血压显著升高的影响因素。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纤维蛋白原与这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3级高血压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3组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糖升高(OR=2.746,P=0.004)、胆固醇升高(OR=2.169,P=0.037)、肌酐升高(OR=2.711,P=0.011)以及尿酸升高(OR=2.975,P=0.002)是3级高血压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蛋白原与血糖、胆固醇及尿酸无相关性(P>0.05),仅与血肌酐呈弱相关(r=0.173,P=0.005)。结论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是血压升高的促进因素。血糖、胆固醇、肌酐及尿酸水平的升高对于极高危高血压(3级高血压)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李栋博杨国杰杨俊敏王颖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纤维蛋白原
肺静脉前庭在犬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2008年
目的测定诱发心房颤动(AF)或持续电刺激2h前后肺静脉前庭有效不应期(ERP),探讨其在AF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10只,S1S2程序刺激测定窦性心律下和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肺静脉前庭ERP;并进行AF诱发,并记录AF的发生。结果肺静脉前庭ERP在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与窦性心律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AF诱发率增加(24.38% VS 9.68%,P<0.05)。结论诱发AF或持续电刺激2h后可以使肺静脉前庭ERP缩短且更易诱发AF,肺静脉前庭在AF中起着重要作用。
杨俊敏苏荏贾玲
关键词:有效不应期心房颤动肺静脉前庭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病88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杨俊敏
关键词:老年人
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内皮素、一氧化氮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_1(sVCAM_1)水平的影响。方法  6 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辛伐他汀组 (10mg/d ,8周 ) ,分别对两组患者测定用药前与用药 8周后血清ET、NO、sVCAM_1含量及总胆固醇 (TC)水平。结果 ①辛伐他汀组服药 8周后血清ET、sVCAM 1、TC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1) ,NO含量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5 ) ;安慰剂组服药前后ET、NO、sVCAM 1及TC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②辛伐他汀组患者血清sVCAM 1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含量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辛伐他汀不仅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TC含量 ,且降低血清中ET、sVCAM 1水平 。
蒲娟娟李涛杨国杰杨俊敏贾玲
关键词:辛伐他汀老年冠心病内皮素一氧化氮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药物治疗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起始量为6.25mg,2次/d,口服,2周后剂量加倍,最大剂量为50mg,2次/d,治疗4周和半年后进行比较。结果美托洛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CHF安全有效。
杨俊敏
关键词:美托洛尔心力衰竭疗效
螺内酯联合咪哒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和左室肥厚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咪哒普利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和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咪哒普利+螺内酯组(A组)、咪哒普利组(B组)及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组(C组),治疗6个月,目标血压<130/80mmHg。治疗前后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E)与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E/A比值。结果:3组均同等有效地控制血压。治疗前A、B、C组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分别为(178.1±28.6),(169.0±19.7)和(175.5±21.3)mg/L,治疗后分别为(93.4±23.5),(115.7±17.6)和(169.5±31.7)mg/L,A、B组治疗后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低于B、C组(F组间=265.71,F时间=30.69,P<0.05)。3组治疗后左室肥厚相关指标均有改善,且A组优于B、C组(LVMI:F组间=137.46,F时间=10.47,P<0.05;E/A:F组间=98.74,F时间=20.17,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与咪哒普利联用可以降低血清Ⅲ型前胶原含量,从而改善重构,且该作用不依赖于血压下降。
杨俊敏王颖燕树勋李莉
关键词:左室肥厚前胶原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氯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156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杨俊敏
关键词:老年人
缺血后适应对家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对兔短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适应组。IR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15min阻断和30min再灌注,缺血后适应组在15min缺血后接受连续3次每次再灌注30s,缺血30s的后适应。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UNEL检测结果:缺血后适应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为(23.5%),与IR组(36.2%)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缺血后适应显著减轻了兔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杨俊敏燕树勋王颖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凋亡心肌
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8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对照组只应用常规治疗。结果抗心绞痛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杨俊敏
关键词:曲美他嗪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