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梁 作品数:85 被引量:27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经济管理 医药卫生 更多>>
与罗氏沼虾幼虾耐低温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与罗氏沼虾耐低温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本发明利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基于SNP分子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与罗氏沼虾低温累积存活时间(CDH)、最低死... 易少奎 唐琼英 龚金林 杨国梁罗氏沼虾高效饲料转化家系与原种后代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 被引量:1 2019年 研究旨在比较分析罗氏沼虾高效饲料转化家系与原种后代的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对同等养殖条件下养成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十二个饲料转化家系(FF3:在"南太湖2号"的基础上运用BLUP育种技术,以饲料转化率为指标选育出的第三代家系,编号为1~12)与两个原种后代缅甸F3代(MF_3)和孟加拉F5代(BF_5)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各组之间罗氏沼虾肌肉营养含量、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对试验虾营养价值的评定结果表明,各试验组间罗氏沼虾肌肉氨基酸营养价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证明,以饲料转化率为指标运用BLUP育种技术对罗氏沼虾进行选育不影响其肌肉的营养价值及品质。 孙丽慧 潘茜 陈雪峰 夏正龙 沈斌乾 陈建明 唐琼英 杨国梁关键词:罗氏沼虾 肌肉营养成分 室内水泥池培育黄颡鱼夏花鱼种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经2005年到2008年连续四年的生产实践,证明用室内水泥池培育黄颡鱼苗到夏花鱼种是切实可行的;文中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四批次鱼苗培育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杨浩 杨国梁 王军毅 张宇飞 杨华斌 高强关键词:水泥池培育 夏花鱼种 黄颡鱼 鱼苗培育 淡水鲳早繁夏花当年养成食用鱼的试验 被引量:2 1991年 淡水鲳早繁培育的夏花经123天饲养,亩净产为408.13千克,平均个体重240.56克,达到了食用鱼规格;经成本核算,亩净利润可达1037.19元。 潘茜 叶盛钟 杨国梁 林景雄关键词:繁殖 鱼苗 piggyBac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叉尾斗鱼的构建 被引量:2 2012年 为探讨piggyBac转座子在鱼类动物中应用的可能性,以包含家蚕(Bombyx mori)肌动蛋白3启动子驱动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piggyBac质粒为载体,以及一个包含piggyBac转座酶的辅助质粒,采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其导入叉尾斗鱼(Macropodusopercularis)受精卵中,利用PCR技术证实了piggyBac转座子能够介导EGFP基因进入叉尾斗鱼基因组,并能够稳定遗传到下一代,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EGFP基因遗传到G1代的阳性鱼占交配鱼比率,即外源基因整合率为12.30%。实验证明,piggyBac质粒有可能成为水产动物转基因实验的新型载体。 高强 杨国梁 钟伯雄 王军毅 陈雪峰 危浩 庄兰芳 叶少群 杨浩关键词:叉尾斗鱼 PIGGYBAC转座子 转基因鱼 显微注射 罗氏沼虾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生长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8 2012年 采用不同颜色荧光标记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选育新品种──"南太湖2号"与非选育群体的生长性能进行了比较,试验共进行103 d。结果表明:"南太湖2号"两个选育群体间的生长性能及相对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南太湖2号"选育群体的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肌肉中RNA/DNA值(3.86%/d、3.08、2.98)均显著高于非选育群体(3.55%/d、2.51、1.58)(P<0.05);选育群体的相对增重率比非选育群体快36.87%;选育群体的相对成活率比非选育群提高7.76%。研究表明,应用数量遗传学方法选育的罗氏沼虾"南太湖2号"的生长性能要明显优于非选育群体。 高强 栾生 杨国梁 王军毅 孔杰 胡红浪 张宇飞 陈雪峰 罗坤 叶少群关键词: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幼体新暴发病病原阴沟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2015年 2010年,浙江湖州部分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育苗场在幼体培育阶段,暴发了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新病害。从2个育苗场6个发病育苗池的发病幼体匀浆液中分离得到6株优势生长菌株(编号为NTH01、NTH02、NTH03、316D、316X、316C),菌落形态较为一致。取代表菌株NTH01,以浸泡方式进行人工回感,结果菌株NTH01能够导致幼体发病死亡,且症状与生产表现一致。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 RNA与gyr B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关系构建,鉴定菌株NTH01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以阴沟肠杆菌omp A基因片段为靶序列,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对另外5株优势菌进行检测,结果该5株菌都是阴沟肠杆菌。2011年,对4个发病育苗场幼体与亲虾进行检测,结果发病幼体中分离的优势菌检测呈阳性,亲虾肝胰腺与肠道组织检测到该菌存在,但亲虾不表现病症。对30种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NTH01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等6种抗生素敏感,对发病幼体进行针对性用药,效果明显。本试验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是导致罗氏沼虾育苗期间幼体大规模发病死亡的致病菌。 陈雪峰 杨国梁 高强 夏正龙 濮剑威 慎佩晶 黄振远关键词:罗氏沼虾幼体 阴沟肠杆菌 药敏试验 罗氏沼虾急性低温应激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急性低温应激响应的基因表达模式,研究以罗氏沼虾成虾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实验组(16℃)和对照组(24℃),实验组从24℃急性降温(2℃/1h)至16℃后的0、1h、3h、6h、12h、24h和回温至24℃后共7个时间点采集肝胰腺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结果显示,胁迫3h与回温后的DEGs数量(5062个)几乎是1h与回温后的1.5倍(3516个),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各时间点与回温后的DEGs数量逐渐降低。KEGG富集发现,DEGs显著富集在溶酶体、淀粉和蔗糖代谢、抗原加工与呈递等途径中。此外,罗氏沼虾在急性低温应激下,黏着斑、ECM-受体互作、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谷胱甘肽代谢、氧化磷酸化、p53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也发生了显著变化。WGCNA分析发现各组间的共有DEGs聚类在与细胞功能及免疫相关模块和与能量物质代谢相关模块上。另外,花生四烯酸代谢信号通路中的Cytochrome P4502L1-like基因、谷胱甘肽代谢信号通路中的NADP-specific isocitrate dehydrogenase基因及淀粉和蔗糖代谢信号通路中的Hexokinase基因等的表达量随低温应激时间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这些通路及基因可能在罗氏沼虾急性低温应激下的能量代谢及免疫调节等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研究为揭示罗氏沼虾急性低温应激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杨旻珉 屠海慧 邢钱钱 唐琼英 易少奎 夏正龙 蔡缪荧 陈国柱 蓝璇 钟镇霄 黄笑 高权新 杨国梁关键词:肝胰腺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能量代谢 免疫调节 罗氏沼虾 人工养殖与选育对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12年 为探讨人工养殖与选择育种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实验测定了孟加拉野生群体、缅甸野生群体、浙江养殖群体、广西养殖群体及选育群体"南太湖2号"共111只罗氏沼虾核糖体转录间隔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2,ITS2)基因序列,结果发现58个碱基变异位点,定义56个单倍型。在5个群体中,孟加拉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和核苷酸多态性指数Pi分别为7.186和0.0155),依次为缅甸野生群体、浙江养殖群体、广西养殖群体,选育群体"南太湖2号"遗传多样性最低(K和Pi分别为3.032和0.0065)。5个群体间配对Fst分析表明,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遗传分化显著(P<0.01),选育群体"南太湖2号"不仅与野生群体遗传分化显著,同时还与广西养殖群体产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P<0.01)。系统树显示,孟加拉野生群体和缅甸野生群体聚为一支,浙江养殖群体、广西养殖群体和选育群体"南太湖2号"则聚为另一支。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养殖和选育降低了罗氏沼虾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并导致群体间发生了显著的遗传分化。 陈雪峰 杨国梁 孔杰 栾生 张宇飞 王军毅 高强 罗坤 宫金华 叶少群关键词:罗氏沼虾 遗传分化 罗氏沼虾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类群差异分析 被引量:22 2019年 为研究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不同类群间的性状差异,本研究对人工养殖的罗氏沼虾雌、雄及“老头虾”3个类群共490个个体的体重、体长、全长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等。结果表明, 3个类群除上、下额刺数2个可数性状外,其他9个可量形态性状与体重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影响体重的关键形态性状在3个类群中各不相同,但体长、头胸甲长、第二步足长在3个类群中均是影响体重的关键指标;分别建立了各类群体重与关键形态性状的多元回归方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雌、雄2个类群表型上更为相似,“老头虾”与雌性个体的差异最大。腹部轮廓特征(包括腹长、腹宽、腹高)、全长、体长及第二步足长对3个类群的差异贡献较大。雌性个体腹部发达,“老头虾”则第二步足尤为发达。本研究结果可为罗氏沼虾的选择育种、基础生物学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资料。 唐琼英 夏正龙 蔡缪荧 谢巨洪 潘月明 李景芬 杨国梁关键词:罗氏沼虾 养殖群体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