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健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五味子乙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肌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56只,由南京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n=8)、五味子乙素组(n=24)和心肌梗死组(n=24)。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术后五味子乙素组小鼠给予五味子乙素80 mg·kg-1·d-1灌胃治疗。术后3周观察各组小鼠存活率,通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小鼠心功能指标,处死小鼠计算心脏质量/体重比,通过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剂(TTC)和伊文思蓝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制作心脏病理切片并行HE及Masson染色以观察小鼠心肌炎性浸润、结构及纤维化的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缺血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NF-κB)、B淋巴细胞瘤-2(Bcl-2)相关蛋白X(Bax)、Bcl-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eNOS(p-eNOS)、蛋白激酶B (Akt)、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术后3周,假手术组小鼠存活率为100%(8/8),五味子乙素组小鼠存活率为83.33%(20/24),心肌梗死组小鼠存活率为54.17%(13/24),五味子乙素组小鼠存活率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P〈0.05)。五味子乙素组小鼠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分别为(4.13±0.40) mm比(4.44±0.46) mm和(3.07±0.39) mm比(3.46±0.52) mm),P均〈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均明显高于心肌梗死组[(51.77±8.50)%比(40.23±8.30)%和(26.44±5.15)%比(19.53±4.56)%,P均〈0.
- 陈彭生刘佳孟浩宇武澎杨志健
- 关键词:心肌梗死细胞凋亡五味子乙素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及bcl-2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前后心功能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mRNA的变化,以期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梗的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心梗组、移植组,每组各10只。心梗组和移植组大鼠分别结扎前降支造成心梗模型。取大鼠骨髓,体外分离扩增培养MSCs。术前4组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扎后移植组立即予MSCs多点注射到大鼠心肌梗死区周边,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注射同剂量培养液,对照组不注射。饲养8周后,分别予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检测。取梗死周边区心肌行RT-PCR检测bcl-2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术前4组大鼠心功能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MSCs移植后,梗死组大鼠心肌LVESD、LVEDD较其它3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移植组又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在上述指标中无显著差异(P>0.05);梗死组大鼠EF较其它3组明显降低(P<0.05);而移植组又较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bcl-2mRNA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表达较少,而在梗死组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移植组表达更多,与梗死组相比有显著性(P<0.05);caspase-3在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表达较少,在梗死组表达增加,有显著差异(P<0.05);在移植组表达又较梗死组表达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表达增加(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移植MSCs后,心功能得到改善,心肌凋亡得到抑制。
- 谭晓王迪斌卫慧朱嵘黄晓丹杨志健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