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红
- 作品数:13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遵义市红花岗区科技项目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度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制订专门的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对其护理工作,并与常规护理方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比较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情绪、并发症、管道通畅情况都优于常规护理方式。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比常规护理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
- 付其刚杨晓红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
- 探讨MEWS在普外科病人病情程度识别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普外科病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明确MEWS在床旁早期快速识别与判断普外科住院病人病情变化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参照分级护理中对病情程度的描述将病人病情划分为5级,对我院普外科1 221例病人进行常规观察并计算MEWS分值,分析MEWS分值与病情程度及转归的关系,通过ROC曲线获得MEWS对不同病情程度的评估能力及最佳截断值。[结果]不同病情程度病人的MEWS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EWS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67,P<0.001),且不同MEWS分值段病人的病情转归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5),分值越高,转归越差;ROC曲线图显示MEWS早期识别潜在危重及危重病人的预警触发值分别为3分和4分,AUC分别为0.915和0.921。[结论]MEWS对普外科病人的病情及恶化风险具有较高的评估及预测价值。
- 张咏梅卢美玲周廷梅刘艾陈飞杨莉唐成先杨晓红
- 关键词:普外科病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病情程度
-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在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本科室2010年1月至12月78例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比较2011年1月至12月106例置管患者进行CQI的变化情况。成立CQI小组,建立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护理操作流程和各项管理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CQI后,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护理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付其刚王艳刘从凤杨晓红宋宇春
- 关键词:深静脉置管护理管理
- 经肛门Ⅰ期根治巨结肠及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为提高巨结肠治疗效果,探讨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手术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3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手术方法为:经齿状线上0.5 cm逐层梯度切开分离粘膜、环肌、纵肌,进入盆腔,处理结肠系膜及韧带,拖出并切除病变肠管,将近端结肠与齿状线上创面吻合。并对5例小儿尸体进行肛门直肠应用解剖研究。结果全部手术获得成功,随访6~15月,肛门无狭窄,排便正常,无污粪。解剖研究发现:婴幼儿直肠前及两侧腹膜反折较后侧低,距肛门约5~6 cm,直肠与尿道或阴道之间组织较致密,间隙较小。结论经肛门直肠采用粘膜、环肌、纵肌梯级分离推进式进入Ⅰ期根治小儿巨结肠,可避免损伤尿道及邻近器官,减少术后并发症。适用于普通型、短段型及部分长段型巨结肠。
- 刘远梅胡月光方勇杨晓红
- 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并发症小儿消化道畸形
- 不同教学方法在“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教学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在"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教学中的效果,为社区护理学相关章节教学方法改革提供指导与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5年1月本校护理专业2012级1班72名学生为观察组,2012级2班52名学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课堂讲授+分组专项社区调查+分组专题汇报"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课堂讲授+综合医院见习+见习报告"的教学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满意度以及到社区医院工作意愿等进行调查,通过理论考核比较两组学生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的考核成绩为(83.71±10.55)分,观察组为(87.53±7.00)分,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考核成绩在90~99.5分的人数为24人(33.33%)多于对照组的15人(28.8%)。两组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学满意情况、到社区医院工作意愿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教学中,"课堂讲授+分组专项社区调查+分组专题汇报"的教学方法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引导学生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意愿。
- 付其刚杨晓红陈凌云肖冬英
- 关键词:慢性病护理教学
- 经肛门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方式的改进被引量:23
- 2004年
- 刘远梅胡月光方勇金燕杨晓红
- 关键词:肛门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手术方式HD禁忌证
-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方式的改进被引量:10
- 2003年
- 目的 减少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对27例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5例逐层梯度分离切出粘膜、环肌、纵肌,进入盆腔拖出肛门根治,长段型5例,普通型8例,短段型2例。12例单纯粘膜剥脱拖出(soave)肛门根治,长段型2例,普通型7例,短段型3例。结果 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单纯粘膜剥脱发生肌鞘感染1例,鞘内结肠假性梗阻1例,便秘2例;粘膜、肌层逐层梯度分离切除发生便秘1例;本组病例未发生小肠结肠炎。结论 根据巨结肠类型,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粘膜、环肌、纵肌逐层梯度分离切除巨结肠根治术适应长段型和普通型病例,单纯粘膜剥脱巨结肠根治术适应短段型和超短型病例。
- 刘远梅胡月光方勇金燕杨晓红
- 关键词:经肛门根治术手术方式术式改进巨结肠
-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随访
- 2003年
- 目的 评价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患儿排便功能控制。方法 对27例先天性巨结肠行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随访患儿6mo-3a,对大便控制能力、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获访20例,大便控制评分正常12例,好6例,欠佳2例;发生便秘3例;未发生结肠炎。结论 经肛门Ⅰ期巨结肠根治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切除部分无神经节直肠肌鞘组织。可减少术后便秘等并发症。
- 刘远梅张国波杨晓红
- 关键词:巨结肠先天性肛门
-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特殊部位血管瘤84例临床分析
- 2003年
- 刘远梅胡月光张国波杨晓红
- 关键词:小儿血管瘤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
- 微量泵持续泵入氨溴索湿化气道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0年
- 间断、定时滴入氨溴索气道湿化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干燥,但不能满足人工气道持续湿化的需求,另外由于每次气管内注入湿化液后,较多液体迅速流入下呼吸道,易引起刺激性咳嗽将湿化液咳出而影响湿化效果[1,2]。我们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能避免以上情况,
- 张莉闫廷容王安素方小丽杨晓红
- 关键词:重症胸外伤氨溴索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