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年
-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佳木斯地区榛子引种试验初报被引量:21
- 2005年
- 2000~2003年间先后引进平欧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avellana L.)品系33个、土耳其榛(C.colurna L.)栽培种1个、欧洲大果榛子(C.maxima Mill.)栽培种21个材料的树苗,栽培于佳木斯大学植物园内进行以抗寒性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引种试验.通过3~6年的观察结果证明:从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引入33个平欧杂交榛81.8%可在这个地区存活并生长良好,55.6%品系可以正常结果,已从中筛选出单株结果率高,坚果大,果形好,出仁率高达40%左右的繁殖推广类型4个;2001年之后相继从乌克兰中部森林草地区引入土耳其榛和欧洲大果榛子的22个品种表现只有根存活,每年地上枝条均因抽干而枯死,但每年蘖发新枝条平均生长量可达1.3 m高,因此只能在保护地条件下作为杂交的原始材料.
- 李秀霞牛成功邵红杨永年
- 关键词:引种试验栽培种
- 平欧杂种榛坚果与葇荑花序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09年
- 根据在榛子抗寒鉴定圃对平欧杂种榛无性世代榛树7年(2000—2006)的观察与研究提出:1)平欧杂种榛无性世代的雄花葇荑花序一般比雌花早2~3年;2)坚果大小和葇荑花序柱体大小的数量性状指标间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坚果壳厚度与葇荑花序柱体长度(L)和中部横径(R)的比值(T)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根据本文提出的回归方程在榛树结果前2~3年预测坚果大小和果壳的厚度,提前淘汰葇荑花序过细小的株系或品系,缩短育种年限。
- 李秀霞杨永年马军亭
- 关键词:平欧杂种榛
- 值得开发的植物资源——龙葵被引量:19
- 1997年
- 值得开发的植物资源——龙葵张海洋董锡文杨永年(佳木斯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第一作者简介:张海洋,男,43岁。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尔后,留校任教,1986年10月调佳师专生物系。现任佳木斯大学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植物学副教授,中国...
- 张海洋董锡文杨永年
- 关键词:野生药用植物
- 杂交榛不同外植体的培养
- 2010年
- 对佳木斯大学抗寒鉴定圃的杂交榛进行离体培养,分别以其茎段、叶片、子叶和胚为外植体进行初代培养,结果表明:(1)茎段初代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2)叶片初代培养适宜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1.0mg/L;(3)适宜诱导子叶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6-BA3.0mg/L+NAA0.1mg/L+2,4-D0.1mg/L;(4)利于胚分化成苗的培养基为MS+KT3.0mg/L+NAA0.1mg/L+2,4-D0.1mg/L。
- 李秀霞马军亭邵红杨永年张瑜
- 关键词:外植体杂交榛初代培养
- 无性繁殖技术在榛子扩繁中的应用
- 2008年
- 根据我们在榛子育种苗圃多年小型试验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从榛子压条、嫁接、扦插、分株、根蘖繁殖和组织培养等繁殖方法结合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较全面的介绍各种榛子无性繁殖方法.
- 李秀霞马军亭杨永年
- 关键词:榛子嫁接扦插分株
- 平欧杂交榛在佳木斯地区的生长表现被引量:9
- 2007年
- 以平欧杂交榛为试材,在佳木斯地区进行引种试验研究,以期为寒地榛子优良栽培品种的种植提供帮助。对引种的平欧杂交榛多个品系坚果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Z-9-36、Z-9-20、Z-9-19、Z-9-34、Z-9-22、Z-9-7和CoRo等7个品系具有良好的坚果性状,坚果大小、果壳厚薄、单果质量、仁质量及出仁率等方面,均优于平榛。抗病性观察显示,大连引进平欧杂交榛的27个品系在佳木斯生长良好,尚未发现冻伤及白粉病感染现象。
- 李秀霞邵红王仲杨永年
- 关键词:引种栽培种
- 榛属植物种间杂交花粉直感效应的考测与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本文通过对以大连栽培杂交榛为父本 (P2 )与饶河野生种平榛 (CorylusheterophyllaFish .)杂交当代坚果 (F0 ) ,母本自然坚果 (P1)进行考测与分析发现 :(1)由大连引进的栽培杂交种花粉对杂交当代坚果的形状、色泽、果皮厚度、果皮开裂性、种皮色泽、光滑度等质量性状均有明显的直接影响 ,即因花粉直感效应产生的种子直感现象 ;(2 )对坚果大小、单果重等数量性状也产生了一定花粉直感效应 ,这种数量性状种子直感遗传现象是在多年来植物杂交试验中较为罕见的。
- 徐秀芳张丽敏张海洋杨永年李艳翠葛东华刘少满杨立群
- 关键词:花粉直感效应杂交种野生种榛子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与分析榛子抗寒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以榛子一年生枝条为试材,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电导法分别测定与分析榛子3个种(6个无性系)不同低温处理后的K+渗出率和电解质渗出率,并建立了各无性系的低温-K+渗出率及低温?电解质渗出率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利用2种方法综合评价各无性系抗寒能力结果一致,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K+渗出率指标可作为榛子无性系抗寒性的一种早期鉴定手段;6个无性系抗寒性大小排序为:C7R7>Z-9-40>C6R1>CS2R1>Z-9-22>Z-9-30,3个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平榛>平平欧杂交榛>平欧杂交榛;各无性系半致死温度在-26~40℃之间。
- 李秀霞刘成才张卫东邵红吴恒梅王仲杨永年李集临
-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法榛子抗寒性电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