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波

作品数:108 被引量:226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49篇葡萄糖
  • 48篇葡萄糖醛酸酶
  • 46篇酸酶
  • 43篇糖醛
  • 43篇糖醛酸
  • 43篇葡萄糖醛酸
  • 43篇醛酸
  • 41篇Β-葡萄糖醛...
  • 28篇细胞
  • 23篇免疫
  • 19篇电镜
  • 19篇结石
  • 17篇血清
  • 17篇免疫电镜
  • 17篇肝细胞
  • 14篇源性
  • 14篇内镜
  • 13篇胰腺
  • 11篇胆囊
  • 9篇胆管

机构

  • 103篇沈阳军区总医...
  • 4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新民市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沈阳市皇姑区...
  • 1篇沈阳市沈河区...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108篇杨波
  • 45篇朱善德
  • 40篇周文平
  • 40篇张弘
  • 25篇展德廷
  • 23篇程广明
  • 17篇李荫山
  • 13篇张宁
  • 13篇蒲菲菲
  • 12篇麻树人
  • 10篇冯新莉
  • 9篇于安民
  • 7篇江少杰
  • 6篇宦大为
  • 6篇康健
  • 6篇于众
  • 5篇范剑非
  • 5篇张文竹
  • 4篇蒋苏齐
  • 4篇康建

传媒

  • 21篇沈阳部队医药
  • 10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临床军医杂志
  • 5篇肝胆胰外科杂...
  • 4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国医师杂志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普外基础...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组织化学...
  • 2篇创伤与急危重...
  • 1篇当代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15篇1999
  • 8篇1998
  • 9篇1997
  • 6篇1996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内β-葡糖醛酸酶免疫电镜定位研究
2007年
采用低温包埋、紫外线照射、抗β-葡糖醛酸酶抗体、胶体金探针及免疫电镜技术与方法,标记β-葡糖醛酸酶(β-Glu)的金颗粒定位于人体回肠黏膜上皮细胞内的内质网和溶酶体内。为研究回肠各种疾病和肿瘤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及定量的变化,建立了正常的形态学研究模型。
宦大为张文竹杨波刘树立方长青张弘
关键词:免疫电镜内质网溶酶体
肝细胞癌治疗前后血清β-葡萄糖醛酸酶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2年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治疗前后血清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活性变化规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技术测定血清 β -G活性。结果 肝癌患者血清 β -G活性滴度 (17 2± 2 4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6 5± 1 3) ,P <0 0 1;其中 12例保守治疗患者治疗前 (17 0± 2 3)与治疗后 (16 5± 1 9)无明显变化 ,P >0 0 5 ;15例栓塞介入治疗前β -G活性滴度 (17 4± 2 3)与治疗后 (10 6± 1 8)有显著差异 ,P <0 0 1;2 5例手术治疗患者 ,术后活性滴度 (9 9± 2 0 )明显低于术前 (17 1± 4 )P <0 0 1。比较手术患者β -G活性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与组织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β -G变化对肝癌的诊断。
杨波张弘王恩华周文平李顺明展德廷杜晓炬朱善德
关键词:Β-葡萄糖醛酸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肝细胞癌
恶性梗阻性黄疸衬管内引流术后再发黄疸的内镜治疗
2003年
杨波朱善德周文平杜晓炬展德延李顺明麻树人张宁常丽雅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内镜治疗术后
胆石性胰腺炎临床和生化指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1997年
为鉴别胆石性和非胆石性胰腺炎。对161例急性胰腺炎病人13项临床和生化指标进行计算机程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性别、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碱性磷酸酶(ALP)4项因素可辅助影像学检查诊断胆石性胰腺炎。其中女性病人、ALT升高(≥39.2U/L)、T-Bil升高(≥24.7μmol/L)、ALP升高(》170.0U/L),预测胆石性胰腺炎的正确率达77.3%(45/58)。上述指标可作为临床生化预测系统,对判别胆石性胰腺炎和决策治疗有实用意义。
杨波王浩朱善德杜晓炬
关键词:胆石性胰腺炎生化指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计算机程序
肝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β—葡醛酸酶活性改变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0
1999年
杨波朱善德于众张弘杜晓炬康健蒲菲菲
关键词:肝肿瘤肝细胞
血清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与胆红素结石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朱善德杨波杜晓炬蒲菲菲康健邢捷冯丽雅李荫山
关键词:胆红素结石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肝细胞内源性β-葡萄糖醛酸酶与胆红素结石关系的免疫电镜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了解内源性 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与胆红素结石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电镜胶体金探针技术对胆红素结石组与健康对照组人肝细胞溶酶体内源性 β G进行定量比较研究。 结果 胆红素结石组 (n=2 8)肝细胞溶酶体 β G测定为 (16 5± 4 3)个 /μm2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n =30 ) β G测定 (10 1± 2 9)个 /μm2 (P <0 0 1) ;两组同性别个体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 (P <0 0 1)。胆红素结石组内不同个体 β G测定与年龄、性别、结石大小、病程长短、腹痛、黄疸、发热等因素均无关(P >0 0 5 )。结论 内源性 β G作为人体内活性酶 ,在胆红素结石及健康人间存在着差异 。
杨波朱善德赵永光岳辉杜晓炬李荫山张弘于众于安民
关键词:胆红素结石Β-葡萄糖醛酸酶
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脾脏脓肿11例体会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B超定位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脾脏脓肿的优势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医治11例脾脏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穿刺置管引流全部成功;无气胸、出血、脓肿破溃及导管脱落等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B超定位经皮脾脏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行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伴发MODS者,治疗时机宜选择在脓肿大小超过3 cm。
杨波张宁宁高飞吕东文葛欣周文平
关键词:脾脓肿
β-葡萄糖醛酸酶与肝细胞癌关系的系列研究
杨波郑力国刘俊波张弘周文平李为郑力超崔胜宋惠武
该项目属于临床理论及应用研究。是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编号002094)。  本成果先后应用多种科研手段与方法,系统地研究了β-葡萄糖醛酸酶(以下简称β-G)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1.在国内外首次建立新的超微状态...
关键词:
关键词:Β-葡萄糖醛酸酶肝细胞癌病理学
内镜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分析胆囊术后胆漏发生的原因,探讨内镜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或胆道内支架植入术治疗18例胆囊术后胆漏患者。结果内镜治疗前与治疗后第2天比较,无论在体外胆汁引流量[治疗前(238±54)ml/d,治疗后(78±21)mL/d];总胆红素数值变化[治疗前(76.4±25.7)μmol/L,治疗后(25.6±5.8)μmol/L]以及体温超过38.5℃发热患者例数(治疗前6例,治疗后1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18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为1~6周,平均住院日22d,随访时间1~26个月。结论内镜治疗是胆囊术后胆漏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具有创伤小,治疗时间短,安全可靠的特点。
杨波麻树人周文平张宁李顺明展德廷程广明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胆漏内镜治疗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