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珍
- 作品数:70 被引量:50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理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资本外逃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被引量:34
- 2002年
- 本文采用OLS方法对中国资本外逃规模不同估计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资本外逃具有非经济衰退驱动特点 ,同时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没有起到抑制资本外逃的作用 ,中国资本外逃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外债增加、本币高估以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此外 ,还有许多难以量化的因素驱动了中国的资本外逃。
- 杨海珍罗永立
- 关键词:资本外逃影响因素
- QDⅡ的资金额度与市场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为探求实施QDII对我国证券市场和投资者的影响,通过对QDII的资金来源、投资额度、中外证券市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QDII制度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和香港股市的长期繁荣与发展。
- 罗永立杨海珍牛广星
- 关键词: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金额度证券市场
- 新疆养老保险风险评价指标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 2012年
-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新疆养老保险风险评价指标展开评估.在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评价每个指标对新疆各地州养老保险风险的影响情况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前两种评价的结论,得到对新疆养老保险风险的整体评估.评估表明新疆14个地州养老保险风险状况可以分为两个等级,一级地区包括昌吉州、喀什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阿克苏地区;其余9个地州为二级地区.一级地区总体养老保险潜在风险相对较小.
- 杨勇杨海珍
- 关键词:养老保险
- 国际资本流动态势分析:国际与中国被引量:4
- 2006年
- 杨海珍李嫦娥杨晓光
-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美国经济经济增速日本经济
- 金融风暴下国际资本流动态势及其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9年
-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和方向都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宏观经济也在经受着一系列外部冲击的考验。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风暴下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其次,在VECM模型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以1982年至2007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而,讨论了未来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预期未来私人资本净流入和长期资本净流入的减少将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但同时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实际升值的双重压力。而短期资本净流入的预期减少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不大,且由于滞后效应,其作用在2010年才会显现。最后,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应对建议。
- 杨海珍李银华赵艳平李晶
- 关键词:资本流动经济稳定VECM
- 中国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互动关系——基于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本文以沪深300股票指数、沪深300股指期货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和多元VAR-BEKK-MVGARCH(1,1)模型的递进式计量分析框架,深入剖析和比较了中国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关联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市场信息溢出的条件下,中国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较股指期货上市前的时期并未发生改变;Granger因果关系表现为由股票市场到货币政策的单向引导作用,较股指期货上市前的时期已经发生改变;此外,中国股票市场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调整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风险溢出,且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资产价格的风险传递更强;但股指期货推出后,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较之前有所降低。
- 寇明婷杨海珍肖明
-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股指期货多元GARCH模型
- 基于互补双对数模型的国际资本流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首先通过理论模型和文献回顾的方式对国际资本流入风险进行定量刻画;其次,运用18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样本数据,基于面板互补双对数模型(cloglog)模型实证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入风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外汇储备/GDP和GDP增长率水平越高,发生国际资本流入风险的概率越大,而经常账户余额/GDP和M2/GDP的比率越高,国际资本流入风险水平越低;最后,根据结论,为我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风险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史芳芳杨海珍徐昭任小勋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基于货币市场压力指数的银行危机预警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本文对Hagen和Ho的货币市场压力指数进行改进,采用1970~2009年间66个国家的74次银行危机样本,多纬度地实证检验了修正后的指数对于银行危机的识别精度。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整体样本标准差构建的货币市场压力指数适用范围更广、识别精度更高,而且以T=97%为阈值构建的指数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和稳定性。本文修正后的货币市场压力指数是一个更好的银行危机预警指数。
- 荆中博杨海珍杨晓光
- 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跨境热钱流动原因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跨境热钱流动波动剧烈,考虑到这一时期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中国跨境热钱流动原因可能会有动态变化,不同时期的主要驱动因素可能会不同。本文首先基于间接法估计了中国2007年以来跨境热钱流动规模,并进行了初步的描述统计分析,进而运用马尔可夫区制转移模型(MS)与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结合的动态非线性模型,对中国跨境热钱流动的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跨境热钱流动可以分为"高风险"与"低风险"两个区制,分别对应全球风险较高、国内经济下行运行与全球风险较低、国内经济运行平稳两种状态。在"高风险"区制,中国跨境热钱流动主要受外部因素——全球风险因素的影响;在"低风险"区制,中国跨境热钱流动不仅受外部全球风险因素的影响,其逐利动因影响亦变得显著起来,即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和汇率升值预期也是吸引热钱流入中国的主要因素。
- 杨海珍史芳芳
- 有限度资本市场开放的国际经验与政策选择
- 2004年
- 为了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全开放,QFII和QDII作为一种有限度的资本市场开放过渡措施,正被决策部门积极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亚洲、南地中海及欧美各国在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它们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这些经验和政策对我国开放资本市场的借鉴作用。
- 罗永立杨海珍
- 关键词:QFIIQDII资本市场资本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