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方
- 作品数:61 被引量:43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HD_2^+的束缚能和结构测量被引量:2
- 1993年
- 应用高分辩库仑爆炸技术,测量了氘化分子HD_2^+的库仑爆炸产物能谱。由此实验结果证明HD_2^+是等腰三角形结构。首次测量出它的核间距R_(HD)=1.20±0.04A,R_(DD)=0.95±0.03A和束缚能ε=39.2±1.2eV。
- 杨百方缪竞威师勉恭唐阿友朱洲森
- 关键词:束缚能核间距库仑爆炸
- H_5^+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分解被引量:6
- 1998年
- 简报报告了1.8MeV的H+5团簇离子及其产物的测量结果。讨论了H+5的形成和分解反应。
- 杨百方缪竞威师勉恭朱洲森唐阿友
- 关键词:团簇离子
- 1.6Mev D2+通过碳膜的透射
- 本文报告了1.6 Mev D通过碳膜(5~13μg/cm)透射的实验结果。并与我们原来对1.6 Mev H通过碳膜的透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尽管 D和 H内都含有两个质子,带有相同正电荷,入射能量也相同,但 D的透射却比...
- N.Cue郝士琢蒋增学杨百方师勉恭缪竞威
- 关键词:电子俘获截面D2
- 文献传递
- 分子离子的立体化学结构及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 快分子离子束作为加速器能量刻度已有多年的历史,但近年它已成为研究原子在固体中碰撞,研究分子离子立体化学结构的一种非常重要而有用的工具。我们小组从1980年至今一直在此领域工作,本文将简略介绍我们已经和正在进行的几项研究,...
- 缪竞威杨百方师勉恭向其汝唐阿友
- 关键词:分子离子
- 文献传递
- 4HeD+核间距的实验研究
- 用1.4680MeV 4 HeD在超薄无衬碳膜中的库仑爆炸,首次获得HeD的键长,实测值为0.097±0.003nm。介绍了高分辨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 缪竞威杨百方师勉恭唐阿友许祖润N.Cue
- 关键词:核间距库仑爆炸振动激发态
- 文献传递
- 用Coulomb爆炸实测~4HeD^+的键长被引量:2
- 2000年
- 用 1 46 8 0MeV4HeD+ 在超薄无衬碳膜中的Coulomb爆炸 ,获得4HeD+ 的键长实测值为 (0 0 97± 0 0 0 3)nm .讨论了4HeD+ 的形成机理 .介绍了 4HeD+ 原始束中D+ 3 污染的降低 ,及产物4He+ + 和D+ 高分辨能谱测量中的粒子鉴别方法等 .
- 缪竞威杨百方师勉恭唐阿友许祖润N.Cue
- 关键词:微团簇键长核间距
- 固体中氢、氘负离子的形成和电荷交换截面的测量被引量:2
- 1989年
- 用电荷交换的观点,分析在束箔离子相互作用中的负离子形成过程.导出了负离子产额与电荷交换截面的关系为:φ^-=σ_(?)~2/(3σ_i^2).证明φ^-与入射核子速度有关,与停留时间无关.报告了在不同入射速度下,H^+,D^+,H_2^+,D_2^+和H_e^+等种离子在碳膜中产生的H^-,D^-或H_e^-的测量结果.由此得到电子损失截面σ_l和电子浮获截面σ_c的观测值.
- 杨百方蒋增学师勉恭郝士琢雷晓兰缪竞威
- 关键词:氢负离子
- H_n^+离子的产生和鉴别被引量:9
- 1999年
- 作者从高频离子源产生的离子束中,分析证实存在H+4和H+5的团簇离子.对1.8MeV的H+4和H+5信号的能谱测量表明,它们极容易分解成H+4,H+3,H+2[H2]和H+[H]等产物.并从实验事实出发。
- 杨百方缪竞威师勉恭唐阿友朱洲森高小观代云方李宗培袁其清江忠友李道德
- 关键词:静电加速器氢分子离子
- 离子微团簇的束缚能和立体结构
- 1998年
- 给出了对9种离子微团簇束缚能和立体结构的实测结果,对测量的原理和方法、高分辨装置和技术作了介绍。
- 缪竞威师勉恭杨百方唐阿友朱洲森许祖润李萍杨朝文刘晓东
- 关键词:离子团簇束缚能库仑爆炸
- keV低能强流小截面电子束的研究
- 2000年
- 介绍了一种用于原子分子碰撞低能强流小截面电子束的产生方法 ,研究了电子束流强与 La B6阴极位置、栅电压、能量及透镜结构间的相互影响 ,采用辅助阳极和单透镜的组合 。
- 郑思孝师勉恭唐阿友杨百方缪竞威
- 关键词:原子分子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