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钢
- 作品数:25 被引量:14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 义敦岛弧带稻城贡巴纳过铝质花岗岩成因及构造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稻城贡巴纳岩体位于义敦岛弧碰撞造山带的南东侧。采用LA-ICP-MS的方法研究了贡巴纳岩体,结果表明岩体锆石LA-ICP-MS U-Pb表面年龄为(226.7±2.8)Ma,是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性组合复杂,在岩相学特征上,呈浅灰-灰白色,暗色矿物含量低,并出现褐帘石等富铝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w(SiO2)=71.24%~73.86%,低MgO、FeOT、CaO,ALK=6.47%~6.86%,A/CNK=1.04~1.07,δ=1.36~1.57,AR=4.43~4.90,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贫化高场强元素;Rb/Sr=0.71~0.88,w(∑REE)=159.3×10-6~190×10-6,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比值较高La/Yb=12.87~16.54,δEu=0.16~0.18,总体表现为右倾型,显示与Ⅰ型花岗岩的特征相似。根据花岗岩的R1-R2,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区域构造演化史研究,认为该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其形成与义敦岛弧带俯冲碰撞造山活动有关,即三江古特提斯洋闭合事件对接时间为三叠纪。
- 杨海军肖龙吴涛杨钢
-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
- 淤泥质软弱表土对场地地震反应的影响
- 2019年
- 以2个简化的场地为原型,将不同厚度淤泥质软弱土层置于场地表层构造了多种土层反应分析模型。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和非线性地震反应方法分别对其在3种输入地震动强度下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当采用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地震反应时,随着软弱表层厚度的增加,加速反应谱特征周期逐渐增大,而峰值加速度则先增大后减小。对于含较厚软弱表层的场地,在较强地震动作用下,等效线性化方法会造成地表反应谱高频成分被严重低估,而去除软弱表层会使得反应谱特征周期偏小。而非线性地震反应方法可以避免这种误估,故对含厚淤泥质软弱表层的场地建议使用非线性计算方法。当场地软弱表层厚度有限时,等效线性化方法得到去除和保留软弱表层的场地加速度反应谱结果相差甚小,此时可选择更为简便的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地震反应分析。
- 胡庆杨钢杨钢蔡永建汤勇
- 关键词:加速度反应谱等效线性化方法非线性地震反应
- 青藏高原东部甘洛沟角闪辉长岩的成因:滞后的弧岩浆活动
- 本文所研究的甘洛沟角闪辉长岩位于青藏高原东部义敦岛弧北段,产于甘洛沟复式岩体之中。对该岩石单元的样品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以及较为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发现,样品主要由贵橄榄石、钙长石、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质角闪石)、透辉石、金云...
- 吴涛肖龙孙熠詹琼窑杨钢
- 关键词:岩浆活动青藏高原东部
- 文献传递
- 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的全新世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根据遥感解译结果和野外实地考察,厘定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当雄段有三条次级断裂在台地前缘平行展布,其切割台地前缘I级阶地并形成断层陡坎。通过测定错断地质体位移和收集沉积物年龄数据,认为该段全新世4ka以来,垂直活动速率约为1. 7 mm/a,左旋走滑活动速率约为0. 6 mm/a。综合分析认为,当雄盆地北缘所积累应变能在1952年谷露7. 5级地震和1411年羊八井8. 0级地震中未能够得到充分释放,据此推断该区应为念青唐古拉山东南麓断裂带上的地震空区,且全新世以来仍在持续积累应变能。该地震空区的断裂长度可视为潜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最小长度,利用Wells等模型计算认为,当雄盆地北缘断裂上潜在地震的最大矩震级至少为M6. 8级。
- 杨钢雷东宁雷东宁蔡永建胡庆汤勇
-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震危险性
-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西段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29
- 2015年
-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花岗岩研究程度偏低,运用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同位素方法研究西准谢米斯台西段地区花岗岩,结果表明:谢米斯台岩体(427.6±2.3Ma)和哈勒盖特希岩体(428.6±2.5Ma)均形成于中志留世;谢米斯台碱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Ⅰ型花岗岩,哈勒盖特希碱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于A型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组成较均一,εHf(t)=12.4~14.5,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变化范围在497~603Ma之间,Ⅰ型花岗岩和A2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后碰撞阶段的挤压-伸展转变期,是中志留世额尔齐斯-斋桑洋壳向南俯冲至波谢库尔-成吉斯火山弧底部,俯冲板片与岛弧底部岩石圈之间剪切带的物质发生变形、变质及部分熔融作用,使得由亏损地幔形成不久的年轻地壳(由洋壳和岛弧组成)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经进一步分离结晶作用形成分异Ⅰ型花岗岩和高温、缺水A2型花岗岩,A2型花岗岩较Ⅰ型花岗岩分离结晶程度高.
- 杨钢肖龙王国灿高睿贺新星鄢圣武杨维晏文博周佩
- 关键词:锆石LA-ICP-MS
- 利用剪切波速对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判别被引量:6
- 2019年
- 现行有关抗震规范的液化判别方法大多使用标贯试验方法,最大判别深度不超过20 m,而近些年来的地震灾害调查显示超过20 m的饱和砂土深层液化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此,基于Kayne场地液化数据库和修正的双曲线模型,建立了临界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公式,其判别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以西藏某水利枢纽为例,结合现行规范中的判别方法,对比分析并评价了本文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对于埋深20 m以内的饱和砂层,《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 50287-2016)中规定的标贯判别方法得到的液化判别结果最为安全;(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中规定的剪切波速液化临界曲线,对埋深超过20 m的饱和砂层液化判别过于保守,在高地震烈度时可导致极其密实的砂土被判别为液化,但在Ⅶ度时,该法对埋深10 m以内的浅层砂土的液化判别结果偏不安全;(3)对于高地震烈度区或者埋深超过20 m的深层液化判别来说,本文剪切波速方法既能克服《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判别方法过于保守的弊端,又能得到相对合理的液化判别结果.当场地缺少标贯数据或者需要对埋深超过20 m的砂土进行液化判别时,本剪切波速判别液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胡庆朱萌朱萌杨钢
- 关键词:剪切波速饱和砂土液化判别
- 内蒙古阿尔山地区中生代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
- 2014年
-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运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方法,研究了阿尔山地区不同时代花岗岩体的成因和构造意义。研究表明,三广山中粒碱长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228.5±3.0Ma);南兴安似斑状碱长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141.7±2.6Ma),捕获锆石年龄为1847±21Ma,反映该区可能具有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两岩体岩石化学以富Si、高K、低Mg、贫Ca为特点,A/CNK值为1.00~1.05;富集高场强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典型的右倾海鸥型。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三广山和南兴安花岗岩均为A型花岗岩。其中,三广山花岗岩为A2型花岗岩,南兴安花岗岩为A1型花岗岩。全岩Sr-Nd同位素组成(εNd(t)值为2.26~5.58)表明,阿尔山地区花岗岩的源区可能为显生宙-新元古代期间从亏损地幔中新增生的地壳物质,但南兴安和三广山2个岩体的形成机制不同。三广山A2型花岗岩可能是古亚洲洋在三叠纪闭合后进入造山后阶段岩石圈伸展体制下的产物,而南兴安A1型花岗岩可能形成于早白垩世大兴安岭地区板内伸展作用下的拉张减薄环境。
- 杨钢肖龙高睿贺新星吴涛
- 关键词: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中生代
- 西准噶尔谢米斯台地区闪长岩年代学、地球化学及锆石Lu-Hf研究
- 西准噶尔地区位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三个大陆板块的交接处,属中亚造山带南缘,该地区是中亚造山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Jahn,2004)。谢米斯台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呈东西向展布,向西延伸至塔尔巴哈台山地区...
- 杨钢肖龙王国灿高睿鄢圣武贺新星杨维晏文博周佩
- 关键词:闪长岩年代学LU-HF地球化学
- 文献传递
- 华北陆块南缘燕山期花岗岩带岩浆演化:以小秦岭—外方山地区为例被引量:14
- 2011年
- 根据华北陆块南缘小秦岭—外方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特征,将其形成过程划分为160~155 Ma(Ⅰ)、150~125 Ma(Ⅱ)、120~110 Ma(Ⅲ)3个期次,与中国北方大规模岩浆活动期次并不完全一致。这3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元素演化较为特殊,Ⅰ期花岗岩(南泥湖、上房沟等岩体)与Ⅲ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均以异常高的K含量、明显的负Eu异常及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弱或不分馏为主要特征,为A型花岗岩。Ⅱ期花岗岩为偏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富集Rb、Th、U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P2O5含量随SiO2含量增加呈递减趋势,为I型花岗岩,大部分样品Sr>300.00×10-6,Y<19.00×10-6,Yb<1.90×10-6,具有埃达克岩的属性。时代由老至新,Ⅰ、Ⅱ、Ⅲ花岗岩呈现出A型—I型—A型的演化规律。Ⅰ期花岗岩形成于挤压构造背景下的局部伸展环境;Ⅱ期花岗岩则形成于华北陆块南缘构造体制转换阶段,是地壳加厚导致的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Ⅲ期花岗岩则是扬子与华北陆块拼合后,板块逐渐稳定,岩石圈发生伸展,下地壳岩石减压熔融形成的。
- 王振强徐建昌冯建之祁冬梅杨钢孙卫志
- 关键词:燕山期花岗岩岩浆演化华北陆块南缘
- 基于正方形人工标志法水库边坡变形监测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水库库岸边坡是否稳定,关系到沿岸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监测水库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一种能够简便高效监测水库边坡变形特征的方法。通过架设相机拍摄得到三个正方形人工标志图像,然后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拍摄图像经灰度化、二值化、噪声去除、区域分割标记和像素标定、坐标系建立及人工标志坐标点获得等处理过程,计算得到图像中被观测人工标志点坐标值及水平向、垂直位移变形值,进而分析水库边坡变形图像特征。通过与被观测人工标志点坐标值及水平向、垂直向位移变形值进行比较可知,本方法获得的人工标志点位移轨迹与实际变形轨迹相吻合,位移变形监测精度为96.21%。结果表明,文中所提出水库边坡变形监测方法是可行的,可为水库边坡安全稳定监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有效手段。
- 杨钢吴建超吴建超汤勇
- 关键词: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