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咸明

作品数:210 被引量:991H指数:17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8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9篇针灸
  • 37篇针刺
  • 28篇灸疗
  • 28篇灸疗法
  • 24篇电针
  • 17篇针灸疗法
  • 16篇穴位
  • 15篇缺血
  • 15篇脑缺血
  • 14篇灸治
  • 13篇血管
  • 13篇血脑
  • 13篇血脑屏障
  • 13篇天灸
  • 13篇脑屏障
  • 13篇教学
  • 12篇血压
  • 12篇头痛
  • 11篇针刺疗
  • 11篇针刺疗法

机构

  • 148篇浙江中医药大...
  • 73篇浙江中医药大...
  • 7篇浙江中医学院
  • 4篇浙江省中医院
  • 3篇长沙民政职业...
  • 3篇宁波市第二医...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绍兴市中医院
  • 2篇顺天堂大学
  • 2篇台州市立医院
  • 2篇宁波市鄞州区...
  • 2篇杭州立鑫医疗...
  • 1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省新华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杭州市中医院
  • 1篇湖州市中医院
  • 1篇浙江省立同德...

作者

  • 210篇林咸明
  • 31篇方剑乔
  • 25篇梁宜
  • 23篇张江松
  • 19篇周杰
  • 15篇马睿杰
  • 15篇张江松
  • 10篇邵晓梅
  • 9篇杜俊英
  • 9篇房军帆
  • 8篇刘建勋
  • 8篇姚旭
  • 8篇周慧
  • 7篇陈勤
  • 7篇沈攀攀
  • 7篇姜硕
  • 7篇张爱军
  • 7篇周慧
  • 7篇孙晶
  • 7篇何丽华

传媒

  • 23篇上海针灸杂志
  • 19篇浙江中医药大...
  • 12篇浙江中医杂志
  • 9篇中国针灸
  • 9篇新中医
  • 8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针刺研究
  • 3篇中国乡村医药
  • 3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云南中医学院...
  • 3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健康博览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中医杂志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陕西中医学院...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8篇2023
  • 10篇2022
  • 7篇2021
  • 8篇2020
  • 10篇2019
  • 14篇2018
  • 27篇2017
  • 25篇2016
  • 19篇2015
  • 16篇2014
  • 15篇2013
  • 7篇2012
  • 17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2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治疗神经病理痛的电刺激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神经病理痛的电刺激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包括: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设有与外部仪器信号连接的路由器;释放电极,用于向人体疼痛部位释放电流;电流生成器,所述电流生成器的电流输出端与释放电极的输...
周杰梁宜方剑乔林咸明
文献传递
以太冲为主穴不同经穴配伍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调节效应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调节效应,探讨不同经穴配伍对经穴效应的影响。方法将96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太冲组、内关组、太溪组、蠡沟组、光明组、太冲配非穴组、太冲配内关组、太冲配太溪组、太冲配蠡沟组和太冲配光明组,共12组,每组8只。毫针刺入相应穴位后,留针30min,每天1次,连续15天;模型组同法固定,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前以及针刺15天后,采用大鼠尾动脉无创测量法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针刺15天后,太冲配内关组SBP[(192.52±6.76)mm Hg],低于太冲组[(209.48±6.94)mm Hg]和内关组[(208.98±5.30)mm Hg];太冲配内关组DBP[(147.14±10.76)mm Hg],低于太冲组[(156.60±8.31)mm Hg]和内关组[(155.45±9.95)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配穴组SBP,太冲配内关组[(192.5±6.76)mm Hg]、太冲配太溪组[(196.73±10.02)mm Hg]、太冲配光明组[(195.87±8.97)mm Hg],均低于太冲配非穴组[(212.71±7.57)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模型组与非穴组外,其余各组大鼠SBP和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以太冲为主穴的不同经穴配伍对SHR血压的调节效应优于其他单穴及配穴组;针刺产生降压效应需要一定的治疗时长,针刺15天对SHR具有良好的降压效应。
张江松肖双凯焦俊玥杨雅媛陈月婷林咸明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血压太冲配穴针刺
林咸明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总结林咸明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诊治思路及临床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临床跟诊,收集、分析林师针药结合治失眠的验案,从“针刺调神为先”“谴方调体为本”两个方面介绍其针药结合治疗失眠的临床思路及经验,并举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林师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主要为邪气扰神,神乱不寐;五脏虚损,神失所养。临床治疗中,林师倡导“针刺调神为先,遣方调体为本”,常使用其独创的调神针法调脑神、安五脏之神,使神安则寐;并重视使用经方“方-病-人”的诊疗思维选方用药,调整患者体质,使神无邪扰、神有所养,临床疗效突出。病案中患者因邪气扰神,神乱不寐,辨其体质为大柴胡汤体质,针刺以调神针法随证配穴安神祛邪;选用大柴胡汤加减,调体固本,针药同施,诸症悉除。[结论]林师临床治疗失眠重视“神、体”同调,运用调神针法调神安眠,中医经方调体固本,临床疗效突出,其经验可供临床借鉴。
贾兆星王斌陈丽莹林咸明
关键词:失眠针药结合医案传承名老中医
浅谈针刺“气至病所”与“针至病所”被引量:3
2021年
历代针灸医家十分注重针刺手法操作及其疗效,自《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针灸大成》曰"有病道远者,必先使气直到病所",提出了针刺得气及"气至病所"的重要性,同时又有《灵枢·官针》中阐述的"九刺""十二刺""五刺"等刺法,以及当代涌现的许多新针灸疗法如浮针、小针刀、钩针、银质针等,特别是在颈肩腰腿痛等软组织损伤类疾病中强调了"针至病所"的重要性。
刘宏霞甘霖林咸明
关键词:气至病所黄帝内经
不同手法针刺对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被引量:9
1996年
以大肠杆菌内毒素致热家兔作为实热模型,观察了致热后不同手法针刺治疗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结果发现,捻转泻法、电针泻法和综合泻法均有明显的相对阵热作用,尤其表现在针刺后的即时效应和降低发热高峰值的作用,三组中,以捻转泻法和综合泻法的效果更佳。捻转补法除对发热曲线有轻微的影响外,无明显的即时效应和对友热高峰的抑制效应。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清热效应上,手法补泻有明显区别,手法操作与电针操作亦有一定区别,而单、复式泻法间无差异。初步验证了“实则泻之”的补泻规律和不同手法的实际意义。
方剑乔林咸明王月芳陈海英
关键词:针刺补泻手法电针内毒素
膜原络脉说探微
探讨了络脉与膜原的基本概念,认为络脉与膜在功能上具有重叠性,络脉病为与膜原病变在病因病机上存在内在相通性。可以从络病学角度揆度膜原的本源。
林咸明张江松
关键词:膜原络病学说
针刺守形之难与解决之道被引量:3
2016年
《灵枢·九针十二原》言:"粗守形,上守神",此语一出,"守神"即作为上工之道,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而"守形"则被视为粗工拙技,很少提及。明·马莳在《灵枢注》中更指出:"下工泥于形迹,徒守刺法;上工则守人之神。"直言守形即为一味追求刺法,拘泥表象不求甚解。然笔者认为,《内经》所言守形,不仅仅局限于针刺手法,还体现在守疾病之形与穴位之形,"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可见守形虽易陈而难入。
宋瑶林咸明
关键词:针刺守神
基于颈源性头痛病因“项四穴”进针点解剖位置微调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寻颈部诱发头痛的疼痛激惹点定位,微调"项四穴"针刺进针点方案。方法:解剖尸体枕项部标本5具10侧,确定"项四穴"(天柱、风池、完骨、天牖)针刺路径。穴位针刺路径染色,枕项部层次解剖;以枕骨粗隆为原点,以上项线水平投影为横坐标,以后正中线水平投影为纵坐标,建立二维直角坐标系,测量"项四穴"和疼痛解剖激惹点的水平投影坐标,分析二者空间位置关系,微调"项四穴"进针点定位。结果:"项四穴"进针点可微调至6个针刺刺激点:(1)天柱Ⅰ刺激点,即平天柱穴旁开后正中线约0.5寸处,直刺。(2)天柱Ⅱ刺激点,即颅底水平旁开后正中线约0.6寸处,直刺。(3)天柱Ⅲ刺激点,即天柱穴下移0.6寸,后正中线旁开1.3寸处,直刺;或者天柱穴体表定位不变,向正下方斜刺。(4)风池Ⅰ刺激点,即斜方肌与胸锁乳突肌结合部凹陷上方平颅底水平,约后正中线旁开2.25寸,沿颅底向鼻尖下方斜刺。(5)完骨Ⅰ刺激点,完骨穴向上移0.7寸,即乳突后根部与颅底结合处下缘,沿骨面直刺;(6)天牗Ⅰ刺激点,即天牖穴下0.7寸,胸锁乳突肌后缘处,操作与针刺路径同天牖穴。结论:颈源性头痛与枕项部疼痛激惹点密切相关,可将"项四穴"分别微调至天柱Ⅰ、Ⅱ、Ⅲ,完骨Ⅰ,风池Ⅰ,天牗Ⅰ刺激点进行针刺治疗,可能通过针至病所,以增强疗效。
姚旭林咸明
关键词:进针点针刺疗法
浅谈导师制与中医本科教育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豪的标志之一。数百年来,4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七成的英国首相毕业于牛津大学,这与导师制的优势与成效密不可分,导师制随后在美国大学和世界高校中得以广...
马睿杰林咸明徐慧敏方益
文献传递
浅议调神(静息)状态下的针刺效应中枢整合效率被引量:3
2018年
治神与守神是针灸发挥最佳疗效的要素之一,针刺临床对患者和医者要求做到治神和守神,但其如何影响针刺疗效的机制尚不明确。该文基于针刺作用效应的各环节,特别是针刺效应中枢整合机制分析入手,从针刺治神、守神的理论渊源、针效中枢整合效应特点、调神(静息)状态下的中枢各单元运行特点等方面出发,提出针灸临床强调治神、守神,其关键环节可能是提高针刺效应中枢整合效率,从而提高针刺疗效的观点。
俞倩丽施昌飘焦俊玥赵逸彬林咸明
关键词:调神机体状态针刺效应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