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栋
- 作品数:28 被引量:220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实验生理科学试点班实验设计课的实施被引量:7
- 2000年
- 实验生理科学是生理,药理,病生三门课程的实验课合并而成的一门课程,在此项教学改革中,在两个试点班对课程内容及进度进行探索,最后四周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通过动员、开题报告、做实验,答辨,评价,科研小组活动几个阶段完成课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 许实光陈克敏肖建初林明栋
- 关键词:实验生理科学实验设计课教学改革
- 在实验生理科学教学中开展探索性实验的实验室管理实践被引量:11
- 2000年
- 实验生理科学是根据我校承担的卫生部和国家教育部的教改项目而创立的一门新课程。该课程将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学的实验课三合为一。本文介绍技术室如何在大规模的探索性实验中做好技术保障工作的体会。
- 蓝秀健李晓君陈健文邱灿华林明栋王竹立
- 关键词:实验生理科学实验室管理
- 赤芍总苷抗血栓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7年
- 目的探讨赤芍总苷(TPG)静脉给药抗血栓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观察TPG对血栓形成的抑制作用;建立电刺激致大鼠血栓模型,观察TPG抗血栓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TPG静脉注射给药5d后,测定其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以体外法观察TPG对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TPG25、50、100mg/kg能明显抑制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32.59%、34.33%、24.88%;TPG25、50、100mg/kg能明显延长电刺激大鼠动脉血栓形成所需的时间,所需时间分别为648.2s、651.1s、746.4s,与对照组(540.2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血粘度,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有效延长小鼠的凝血时间;显著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别为23.4%、37.2%、44.9%)。结论TPG具有较好的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粘度,延长大鼠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浓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
- 邱灿华陈健文蓝秀健马仁强王家伟张天举林明栋周璇和
- 关键词:赤芍总苷凝血时间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凝血-纤溶系统
- 建设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型人才
-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在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学本科教育主要分为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两大块,而基础医学教育不仅为医学生的职业,并且为医学生终身的...
- 汪华侨颜少平曹开源朱敬欢潘实清吴忠道黎孟枫林明栋王庭槐周俊宜胡黎平胡旭初
-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型人才高等医学教育
- 文献传递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50
- 2006年
- 提高基础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之一是搞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课程建设。我校在国内率先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了校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下设6个功能实验室。中心明确提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实验教学与科研、临床等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重视实验教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汪华侨潘实清吴忠道林明栋王庭槐周俊宜胡黎平胡旭初颜少平曹开源朱敬欢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 机能学科实验教学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6
- 2003年
- 中山大学在教育部与卫生部教改计划中立项的“创建跨学科、多层次生理科学实验课的研究”课题已取得丰硕成果 :一门崭新的跨学科的生理科学实验课程———《实验生理科学》已经创建成功 ,从而取代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三门课程的实验课。本文就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推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情况作一小结 。
- 陈克敏林明栋王竹立马志楷王庭槐陈汝筑
-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生理科学实验生理科学
- 高等医学院校机能学实验“三合一”教改的回顾与前瞻被引量:27
- 1999年
- 将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实验课合三为一的教改已逐渐形成一种趋势。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系统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资源的管理与使用,节省学时,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机会。今后应朝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方向发展。
- 王竹立陈克敏林明栋
-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医学教育
- 建立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考试体系的初步尝试被引量:14
- 1999年
- 实验生理科学课程是我校将生理学、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有机融合而组成的一门新课程.本课程独立开课、独立考核.建立本课程考试体系是该项教改工作的一个重声、.我们在形成评估体系、制定评分标准、改革考核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 王竹立林明栋肖建初陈克敏
- 关键词:实验生理科学考试改革医学教育
- 混合有机气体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不同程度吸入混合有机气体(甲醛、甲苯和二甲苯等)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置小鼠于充满3种不同浓度混合有机气体的玻璃缸内30min,用水迷宫装置测试小白鼠接触混合有机气体前后学习记忆的潜伏期,以此反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 小鼠接触混合有机气体后学习记忆潜伏期明显延长,与接触混合有机气体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且接触高浓度组与低浓度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5或P<0.01)。结论 小鼠接触混合有机气体后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且随着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
- 张盛洪翁子晋庄婷婷唐侨飞佘伟萍林明栋刘述
- 关键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潜伏期水迷宫目的观
- 急性有机磷中毒动物血糖及胆碱酯酶活力的动态监测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动态监测急性有机磷中毒动物在急性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过程中血浆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糖值变化,依据此两项指标与中毒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救治提供新的方法以及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耳缘静脉注射5%敌百虫溶液(2 mL/ kg)先后对12只家兔建立急性有机磷中毒模型,分别在模型动物处于正常、轻、中、重度中毒和救治的时段采血,动态监测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和血糖两项指标变化。结果:在急性有机磷中毒过程中,血糖值升高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降低相比较,血糖浓度动态变化与中毒轻重程度相关性较好,并能体现机体对中毒的应激程度。结论:血糖浓度能较好地反映有机磷中毒深度以及机体应激程度,可作为临床评估危重程度的动态性快速诊断指标。
- 陈春宇张卡黄利军陈达标史礼乐余剑平林明栋
- 关键词:急性有机磷中毒血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