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铭
- 作品数:50 被引量:132H指数:7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胫骨对线装置
- 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胫骨对线装置,其包括:抱握脚踝的力线确认器、定位截骨板位置的截骨位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力线确认器具有与胫骨纵轴线保持垂直的水平环;在所述水平环上具有射线发送器,且在所述水平环上设有供射线发送器进...
- 黄勇赵加松林砚铭
- 文献传递
-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C型桡骨远端骨折36例被引量:15
- 2015年
-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10~1/6,上肢骨折的14%,前臂骨折的75%[1],好发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其中C型骨折占25%[2].国内外学者对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建议首选切口复位T形钛板内固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使用LCP内固定[3]。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功能恢复满意,但是对于功能要求不高、经济水平差、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保守治疗复位、
- 林砚铭黄勇尉伟卫
-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康复锻炼
- 综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2例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门诊收治的42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资料,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对照组仅予TDP照射和西药治疗,采用国内公认的老年性骨质疏松诊断、疗效评价标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显效率优于有效率(P<0.05),症状改善优于体征的改善(P<0.05),工作和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大改观。结论:综合治疗模式对老年性骨质疏松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胡一梅林砚铭楚福明谭从娥
-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综合疗法椎体压缩骨折
- 关节镜下ACL重建的康复训练
-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即开始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及其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本组患者13例,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肿胀疼痛、活动受限,Lachman试验、Pivot Shift试验均为阳性,其中Ⅲ度不稳定7例,...
- 林砚铭
- 关键词:康复训练关节镜
- 可控性微动时间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骨折固定后不同时间开始可控性微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制备兔股骨骨折模型48只,用单边双杆外固定架固定后随机平均分成四组:持续固定组、即刻微动组、1周微动组和2周微动组,每组12只。术后1、2、3和5周摄股骨正、侧位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术后5周,测量骨折断端处骨痂的最大载荷、挠度和刚度。术后1、2和3周,观察骨痂的组织学形态,检测骨痂中骨钙素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术后5周,1周和2周微动组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分别为(10.384±0.744)分和(10.412±0.482)分,明显高于持续固定组(7.518±0.536)分。1周和2周微动组外骨痂前后径[(14.3±3.2)mm和(14.0±2.8)mm]和内外径[(14.6±2.1)mm和(15.2±3.1)mm],虽小于持续固定组[(15.3±2.3)mm和(16.7±1.9)mm],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周和2周微动组骨折处骨密度值[(0.446±0.020)g/cm^2和(0.416±0.021)g/cm2]及比率(1.171%±0.056%和1.143%±0.040%),较持续固定组[(0.376±0.022)g/cm^2和0.912%±0.051%]显著增高。1周微动组和2周微动组骨痂的最大载荷[(415.6±27.2)N和(400.3±28.5)N],均显著高于持续固定组[(329.2±18.4)N]和即刻微动组[(272.8±22.7)N]。骨痂的挠度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1周微动组骨痂的刚度为(590.4±24.2)N/mm,显著高于其他各组;2周微动组骨痂的刚度为(540.6±22.8)N/mm,显著高于即刻微动组[(152.4±21.7)N/mm]和持续固定组[(174.8±20.6)N/mm]。结论1周和2周开始微动能明显增加骨折处的外骨痂量、骨折线模糊程度,加快桥接骨痂形成;明显增加骨折处外骨痂的骨密度和愈合组织的刚度;软骨细胞成熟、肥大以及矿化加快,使软骨内成骨过程加快;增加破骨细胞数量和密度,明显加快软骨细胞的成熟和矿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耦合作用的加强,促进了软骨痂向硬骨痂转化以及硬骨痂的重塑。
- 向明胡晓川林砚铭邓友章
- 关键词:骨折骨折愈合外固定器
- 杵针配合熏洗、牵引治疗寒湿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观察杵针治疗寒湿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寒湿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配合中药熏洗、牵引治疗,治疗组以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以JOA评分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78.13%,对照组优良率为76.29%,两组间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杵针治疗与传统针刺疗效一致,但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的优点。
- 林砚铭黄勇仉贵龙刘弋详赵加松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证
- 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治疗AO分型A型、B型闭合性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患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本组病例47例,男性36例,女性11例;年龄为17∽66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为:车祸33例,摔伤6例,运动损伤5例,生活损伤3例。右侧为29例,左侧为18例。骨折分型(AO分型)为A型或B型,其中A型为30例,B型为17例。上段骨折9例,中段骨折30例,下段骨折8例。对于移位较大者,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不强求解剖复位,达到功能复位即可。复位固定后早期规范化的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本组47例患者,解剖复位15例,功能复位22例。临床愈合时间最短为3周,最长为11周,平均时间为8.3周。患者均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47例患者无再骨折,无骨折端残留疼痛。患者邻近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为优者为34例,3例为良,平均分为86.7分;肘关节Mayo评分均为优,平均分为91.1分。结论肱骨干骨折是非负重骨,能够耐受较大的旋转、成角、短缩移位,手法复位外固定创伤少,患者早期即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患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
- 林砚铭黄勇樊效鸿
- 关键词:手法复位外固定肱骨干骨折
- 新制六安煎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肺动脉压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以新制六安煎为代表方的泻肺化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患者血液流变学、肺动脉平均压的影响。方法:符合标准的60例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新制六安煎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疗程共14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流变学、肺动脉平均压变化。结果:2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全血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PAP显著性下降,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新制六安煎为代表方的泻肺化瘀法可明显降低血液黏度,进而降低肺动脉压,有效延缓肺心病患者病理进程。
- 耑冰林砚铭胡天成
-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液流变学
- 不同能流密度体外冲击波对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的前中期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3
- 2021年
- 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rotator cuff calcific tendinosis,RCCT)是肩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病率为2.7%—20.0%[1]。上臂上举、外展时冈上肌腱易受肩峰、喙肩韧带摩擦和挤压,引起肌腱水肿、渗出、粘连,乃至纤维化、钙化。肩袖钙盐沉积后,导致粘连加重、活动受限、劳动耐力下降[2]。
- 李可烨黄勇邱恒赵加松林砚铭
- 关键词:钙化性肌腱炎临床疗效评价喙肩韧带冈上肌腱能流密度
- 关节镜下ACL重建的康复训练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即开始规范化的康复训练及其临床疗效评估.
方法:本组患者63例,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无力、肿胀疼痛、活动受限,Lachman试验、Pivot Shift试验均为阳性,其中Ⅲ度...
- 林砚铭黄勇
- 关键词:关节镜康复训练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