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心脏
  • 2篇动脉
  • 2篇心理
  • 2篇心脏外科
  • 2篇原发性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栓塞
  • 2篇主动脉
  • 2篇外科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康复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栓塞
  • 2篇肝癌
  • 1篇动脉插管
  • 1篇动脉插管化疗
  • 1篇动脉内

机构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林秀华
  • 2篇黄永昇
  • 2篇郑城英
  • 2篇陈济铭
  • 2篇余秀
  • 1篇张振香
  • 1篇陈仲武
  • 1篇张丽明
  • 1篇张承英
  • 1篇陈枫
  • 1篇李海利
  • 1篇郑山
  • 1篇陈一平
  • 1篇刘丹
  • 1篇林珊珊

传媒

  • 3篇心血管病防治...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1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0年
郑城英陈枫林秀华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与护理
2009年
总结了1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机器基本管理及护理措施,包括操作者(每班护士)应熟悉机器的性能及操作流程,密切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辅助效果,根据气囊大小,安全囊内预充适量的气体。加强患者的有效管理,包括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位、预防感染、预防气囊破裂、强化基础护理与营养支持等,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性。
郑城英林秀华张振香
关键词:心脏血管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
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在心脏外科ICU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阶段在我院心脏外科ICU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心脏外科ICU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变化情况,ICU综合征发生率和ICU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CU综合征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7.5%)(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以针对性心理护理对心脏外科ICU患者进行干预,可帮助患者明显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达到预防ICU综合征发生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林珊珊林秀华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护理心脏外科ICU综合征
医护患陪共决策制定护理模式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医护患陪共决策制定护理模式在患者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3例AHF患者随机分为A(52例)、B(51例)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AHF常规护理,其中A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医护患陪共决策制定护理模式干预。住院期间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自我管理效能[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 LHFQ)];比较干预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再次住院率。结果A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同时间B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GSES及mLHF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ESCA及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提高,且A组明显高于同时间B组(均P<0.05),两组患者m LHFQ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且A组明显低于同时间B组(均P<0.05);A组患者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同时间B组(P<0.05)。结论医护患陪共决策制定护理模式可有效促进AHF患者预后恢复,能改善其自护能力、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
张静茹林秀华余秀
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康复
风湿性心脏病伴糖尿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血糖控制护理效果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伴糖尿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血糖控制护理效果。方法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伴糖尿病患者54例,均瓣膜置换术,随机分研究组(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7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生存质量与心功能改善有效率。结果两组护理前血糖控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血糖控制合理,生存质量评分高,研究组有效率(92.59%)比对照组(70.37%)高(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伴糖尿病患者采取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康复护理能提高其生存质量,将患者血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改善心功能,值得借鉴。
刘丹张丽明林秀华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瓣膜置换术血糖控制护理效果
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肝癌TACE治疗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肝癌TACE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0年10月间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TACE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⑴观察组术中焦虑、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5、P<0.001)。⑵观察组术中收缩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然而两组术中舒张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降低肝癌TACE治疗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术中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林秀华张承英黄永昇陈济铭
关键词:心理干预原发性肝细胞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
基于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究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78例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基于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段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专科护士构建的模拟居家康复训练对心脏外科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有正向影响,能加快术后恢复,提高其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张静茹林秀华余秀
关键词:专科护士康复训练心脏外科术后日常生活能力
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sICAM-1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2008年
目的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前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动态变化,探讨sICAM-1与肿瘤活性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第1次TACE术前、术后3d、7d及术后1个月血清ICAM-l的水平。结果TACE术前原发性肝癌患者sICAM-1的水平(647.94±95.69)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sICAM-1的水平(201.07±68.8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sICAM-1水平在不同甲胎蛋白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sICAM-1的水平(567.85±99.79)μg/L与术后7dsICAM-1的水平(542.84±89.94)μg/L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并且术后7d低于3d的slCAM-1水平(P=0.022),术后1个月sICAM-1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术后1个月sICAM-1水平减少率在碘油沉积良好组(16/18)中与碘油沉积不良组(2/10)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sICAM-1水平的变化与肿瘤活性密切相关,对判断原发性肝癌患者,尤其在甲胎蛋白阴性的患者再次TACE的指征及评价TACE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李海利陈济铭陈仲武陈一平郑山黄永昇林秀华
关键词:肝肿瘤化疗栓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