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文天

作品数:25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组构
  • 13篇磁组构
  • 8篇造山带
  • 8篇山带
  • 8篇秦岭造山带
  • 6篇组构特征
  • 6篇磁组构特征
  • 5篇岩体
  • 5篇西秦岭
  • 4篇岩石
  • 4篇岩石磁学
  • 4篇侵位
  • 3篇三叠
  • 3篇三叠世
  • 3篇晚三叠世
  • 3篇南秦岭
  • 3篇北缘
  • 2篇地质学
  • 2篇碎屑
  • 2篇盆地

机构

  • 25篇西北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长安大学
  • 2篇成都地质矿产...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作者

  • 25篇梁文天
  • 12篇张国伟
  • 7篇靳春胜
  • 7篇鲁如魁
  • 6篇袁四化
  • 4篇郭秀峰
  • 4篇李阳
  • 3篇迟宝明
  • 3篇白相东
  • 3篇董云鹏
  • 3篇裴先治
  • 3篇谢晋强
  • 3篇陈应涛
  • 2篇李玮
  • 2篇陈义兵
  • 2篇程斌
  • 2篇张艳
  • 1篇刘东生
  • 1篇王建其
  • 1篇罗金海

传媒

  • 6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地质通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西北地质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伊犁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断裂特征与最新活动被引量:3
2016年
红山嘴断裂位于新疆霍城县,是伊犁盆地北缘前陆褶冲带的前锋断裂。断裂走向NWW,倾向NNW。野外地质调查表明,断裂在地表主要表现为高角度逆冲断层,倾角超过50°。断裂上盘主要由新近系红层组成,下盘为上更新统黄土和全新统。综合野外地层接触关系和区域构造研究表明,红山嘴断裂可能形成于早更新世末,错断地层表明红山嘴断裂在晚第四纪以来发生过强烈的活动,最新活动表现在断错全新统松散砂砾石层。
袁四化白相东梁文天迟宝明李瑛马恒韩鹏
关键词:伊犁盆地新生代
西秦岭温泉岩体的磁组构研究及其应用新进展
谢晋强张国伟鲁如魁梁文天陈应涛
勉略构造带康县区段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野外研究表明勉略构造带康县区段的两期主要构造变形特征:早期以较深层次的韧性变形为主,晚期为较浅层次的脆-韧性变形;表现为早期发育的紧闭褶皱、透入性面理,被晚期的褶皱以及脆性断层所截切、改造.磁组构主要反映晚期构造变形特征,样品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总体较高,为强变形类型;T、E反映挤压、剪切为主的应变特征,与Flinn图解结果一致;两组磁面理均值为344°∠40°和179°∠61°,在平面上呈共轭状出露,锐角平分线近东西向,暗示了构造带内南北向挤压伴随着近东西向的走滑;磁线理倾角总体较小,近东西向展布;高角度磁面理以及占优势的低角度磁线理指示了挤压兼走滑的变形机制,部分高角度磁线理与逆冲作用有关.最小磁化率显示出晚期近南北向的应力方向.结合野外构造解析认为,晚期挤压兼右行走滑构造变形反映西秦岭逆冲推覆构造在碧口地块的阻挡下发生右行斜向逆冲,并暗示碧口地块相对向西逃逸.
杨晨董云鹏梁文天李玮杨钊查显锋陈青
关键词:勉略构造带磁组构
秦岭造山带东西秦岭交接转换区陆内构造特征与演化过程
世界多数造山带碰撞造山后并未平静下来向稳定的克拉通化方向发展,而是发生了强度不亚于主造山的强烈陆内构造活动。这些陆内构造并非现有板块构造和碰撞造山理论所能全部解释,表现出大陆形成演化过程中的独特特征,蕴含着丰富的大陆动力...
梁文天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青藏高原地壳运动区域地质学
南秦岭晚三叠世胭脂坝岩体岩石磁学及磁组构可靠性约束
2016年
胭脂坝岩体是秦岭造山带内具典型代表性意义的晚三叠世花岗岩,已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该岩体的侵位机制有不同认识。对岩体的岩石磁学进行分析,结合其岩相学特征,探讨了用磁组构约束岩体内部组构这一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胭脂坝岩体样品的平均磁化率Km值和校正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值总体较低,与顺磁性花岗岩类一致。磁滞回线分析表明,绝大部分样品的磁化率来自顺磁性矿物的贡献,少部分高磁化率样品含有铁磁性矿物的贡献,但其浓度极低。高磁化率值样品的等温剩磁曲线获得和反向退磁曲线及χ-T曲线分析表明,铁磁性矿物为磁铁矿,且为多畴颗粒。结合岩相学特征,认为胭脂坝岩体低场磁组构反映了顺磁性的云母类矿物的组构特征,磁组构特征真实地记录了样品的内部组构特征。
牛广智陶威梁文天李阳冉亚洲
关键词:IRM磁滞回线
改进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被引量:3
2019年
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要求各专业课教学应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地学人才。"构造地质学"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地质学一流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增加流变学、新构造和不同构造环境下地质构造组合等方面的内容,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构造地质学的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广";适当拓展传统构造地质学的授课内容,提升学习者利用构造地质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使学习者在构造地质学专业知识方面能够"看得远";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使教材内容与线上资源相结合,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做到随时可学和"互动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罗金海罗金海李玮于在平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地质学
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带荆竹坝——石窝剖面磁组构特征及其对构造演化的制约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野外构造观测、岩石磁学与磁组构综合分析,本文研究了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带荆竹坝—石窝剖面的叠加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从北东向南西,剖面构造变形总体呈减弱趋势,褶皱轴面总体倾向北东,大尺度褶皱枢纽均以小角度向北西倾伏.古应力分析显示最大主压应力为北东—南西向,反映以南大巴山的推覆为主.剖面J3之前的采样层位主要表现为变形组构,而J3-K1的采样层位则表现为初始弱变形组构.磁线理呈NW-SE向的优势方位,与剖面主构造线基本平行,主要反映来自南大巴山的推覆挤压.剖面发育特殊磁组构:①磁面理与地层面斜交,主要与褶皱作用中的平行层简单剪切相关;②磁线理均不同程度斜交于地层走向,指示构造叠加背景.沿剖面北东向南西区段Kmin的倾伏角随构造变形强度减弱而增大,据此相关性可将Kmin的倾伏角作为判别弱变形沉积岩变形强度的标志.本文认为,在晚侏罗世以南大巴山的推覆为主而米仓山短轴背斜与川东褶皱带挤压次之的联合作用使南大巴山前陆褶皱带具有构造叠加特征,之后的早白垩世仍主要表现为南大巴山的推覆,而其他两个方向的挤压较之前相对较弱.该结果也反映了秦岭J3-K1陆内造山作用及燕山期雪峰陆内构造变形的影响,为探索陆内构造与陆内造山的大陆动力学提供了佐证.
谢晋强张国伟郭秀峰鲁如魁梁文天陈应涛申怡博
关键词:磁组构古应力南大巴山陆内造山
鄂尔多斯南缘构造带现今地块运动模式被引量:5
2015年
依据研究区内断裂体系及GPS地体运动矢量数据,将鄂尔多斯南缘构造带分割成A-K共11个断块群,将差异性GPS数据转化为断块之间的细部相对运动,给研究地块细部运动差异提供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模式。鄂尔多斯南缘中东部现今构造应力场整体为挤压应力环境。在渭河盆地西部,从西南方向中秦岭动力楔传递而来的挤压应力峰点在武功-咸阳-口镇一带形成应力主轴,应力主轴两侧楔形地块普遍存在侧向挤出逃逸,逃逸使GPS运动矢量偏离区域主应力方向。渭河盆地东部则存在左行走滑,显示出豫西断隆的阻隔碰撞作用。鄂尔多斯南缘现今地块相对运动规律符合"三头碰撞"模式,四川地块、鄂尔多斯地块、豫西断隆三个地块的"三头碰撞"形成高应力区,"头间逃逸带"形成走滑带和相对低应力区。本次提出地体之间的"多头碰撞"和"头间逃逸"构造模式有一定的普遍性,研究清楚地块之间哪里是"头"接触点、哪里是"头间逃逸带",可以成为研究大中地块周围震源机制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
白相东迟宝明关成尧张艳袁四化梁文天
关键词:渭河断陷
秦祁接合带造山缝合带磁组构特征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2
2009年
结合构造及磁化率各向异性研究详细解剖了秦祁接合带唐藏—关子镇—武山和新阳—元龙造山缝合带的应变及岩组特征.41个采点168个构造岩样品的平均磁化率全部较低,磁化率椭球形态分析表明其以平面和压扁应变为主,磁化率各向异性度普遍较高,属强变形岩石组构类型,结合野外观察认为其与变形强度明显正相关.此外,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T、P′可能受岩石类型一定程度的影响.磁化率椭球主轴方位与变形密切相关,提供了丰富的岩组信息.两构造带具有类似的岩组特征,磁面理大致分为呈共轭形态的两组,暗示高应变剪切带在平面上可能以网格状形态出露;高倾伏角磁面理与占优势的低倾伏角、近水平磁线理表明了构造带明显的走滑特征,部分高角度磁线理可能与构造带的挤压和(或)转换挤压相关;磁组方法不能简单用于判别复杂强变形带的运动指向,糜棱面理的复杂变化及Kmin与构造带夹角过高使其判别结果意义不明,而野外及显微构造观察都表明了构造带的右行走滑特征.上述结果表明,沿缝合带大规模的右行转换挤压形成了秦祁接合带反“S”型的平面构造形态,暗示在南北板块拼合过程中,西秦岭诸中、小块体一定程度的向西挤逸.
梁文天张国伟鲁如魁裴先治靳春胜王建其
关键词:缝合带剪切带
西秦岭郎木寺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2024年
西秦岭郎木寺地区发育了大量的火山岩,是探讨秦岭造山带印支期岩浆作用的重要窗口。目前,关于郎木寺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尚未有很好的约束。据此,笔者对郎木寺组角闪安山岩开展了详细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CL图像显示,郎木寺组角闪安山岩的锆石结构表现出典型的岩浆成因特征。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角闪安山岩具略有差异的两组年龄,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21.8±1.2)Ma和(210.6±2.1)Ma。因此,郎木寺组角闪安山岩的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结合前人已有成果,笔者认为郎木寺组火山岩代表了秦岭印支期造山作用重要的岩浆事件产物,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的构造环境。
冉亚洲陈涛梁文天李阳申琪李传志
关键词:锆石U-PB定年构造环境秦岭造山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