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哈尔滨第二四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二聚体、凝血象在观察脑梗死时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和凝血象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1例脑梗死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组的凝血象和D-二聚体进行测试。结果: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对PT、APTT、TT时间值缩短,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FIB、D-二聚体含量增多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的凝血象和D-二聚体,能早期发现患者的血栓前状态并尽快溶栓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梁春燕高梅韩博曾然
- 关键词: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 联合检测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意义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GLU)、血清果糖胺(GSP)及糖化血红蛋白(GHb)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氧化酶法、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96例经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的GLU、GSP、GHb,并以健康人45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空腹GLU与GSP及GH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组空腹GLU与GHb及GS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0.59及0.75,DM患者GLU、GSP及GHb3者关系密切,血清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结论:若3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 于晓明胡雪峰梁春燕
- 关键词:糖尿病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糖化血红蛋白
- 实验条件对PT试验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试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日本东亚SYSMEX-CA500血凝仪,在不同条件下进行PT检测。结果标本在任何温度下,PT存在时间效应关系,但4℃时的时间效应低于20℃、37℃,而20℃、37℃时间效应相似。PT存在离心速度效应。结论不同温度下标本存放的时间、标本分离时的离心速度对PT测定结果均有影响。
- 高梅梁春燕于晓明
-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止血凝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