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气体与痛点阻滞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 1996年
- 我院于1994年始对30例肩周炎采用混合气体与痛点阻滞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男16例,女14例;年龄42~56岁;病程3个月至1年;多数病例为单侧,仅有2例为双侧;疼痛部位多在肩部前、后侧,有明显压痛,肩关节功能障碍。
- 于亚洲吴家瑞梁淑筠黄树林
- 关键词:肩周炎局部麻醉混合气体痛点阻滞
- 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效应被引量:5
- 1999年
- 傅润乔张亮孙家骧李朝鲜夏文秀梁淑筠于亚洲吴家瑞
- 关键词:喉上神经阻滞气管表面麻醉气管插管反应
- 关闭二氧化碳吸收罐对全麻的催醒作用被引量:1
- 1999年
- 孙家骧黄俊梅傅润乔张晋东林国荣梁淑筠
- 关键词:全麻催醒
- 利多卡因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时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时的药代动力学。方法:8例择期全麻病人(ASA Ⅰ~Ⅱ级)。用2%利多卡因2mg/kg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5%利多卡因2mg/kg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操作在1分钟内完成。在给药后1、5、15、20、30、60、120和180分钟采取颈内静脉血,用荧光偏振免疫法(TDxFLx)测定利多卡因血清浓度,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3p 87)处理。结果:吸收半衰期t_(1/2)Ka 5.0±2.5分钟,达峰浓度Cmax 3.8±0.5μg/ml,达峰时间Tpeak7.5±2.1分钟。结论:2%利多卡因2mg/kg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加5%利多卡因2mg/kg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是安全的。
- 傅润乔梁淑筠孙家骧张华峰王峰曲守伟夏文秀李朝鲜
- 关键词:利多卡因神经阻滞喉上神经环甲膜
- 硬膜外双向注药法在子宫全切术的应用被引量:1
- 1999年
- 孙晓东梁淑筠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硬膜外麻醉
- 循环紧闭装置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89年
- 小儿外科发展迅速,对麻醉的要求日益增高,过去常用的开放、半开放麻醉装置因调节麻醉深度的可控性较差,使用挥发性麻醉剂时对空气之污染严重,而且,行控制呼吸时操作不便,故循环紧闭通气法在小儿气管内全麻中逐渐受到欢迎和重视。我们将单向的Ruben活瓣与成人循环紧闭麻醉机连接,用于小儿麻醉,获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一、本组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全部施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年龄:4~5岁9例:6~7岁7例;8~12岁4例。体重:20公斤以下者17例(最轻为13公斤),21~26公斤者3例。 二。
- 梁淑筠于亚洲
- 关键词:小儿麻醉
- 乌拉地尔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观察被引量:24
- 1996年
- 46例(ASA Ⅰ~Ⅱ)全麻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n=23)、B(n=23)两组。麻醉用安定0.2mg/kg、2.5%硫喷妥钠5mg/kg、琥珀胆碱1.5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组A在琥珀胆碱后即静注乌拉地尔0.5mg/kg。结果:组A插管后心血管反应较稳定,SBP、DBP、MAP、HR和RPP分别升高6%、12%、15%、24%和28%;组B插管后上述参数分别升高30%、37%、33%、48%和95%。结果表明乌拉地尔能有效地预防气管插管反应。
- 傅润乔于亚洲孙家骧梁淑筠卢伟
- 关键词:乌拉地尔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
- 硬膜外麻醉时调整利多卡因pH值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 1991年
- 为缩短局麻药的超效时间,增强硬膜外麻醉效果,采用调整局麻药pH的方法对20例病人进行观察、对比。另外,为明确pH增高时对神经组织的影响,用活体家兔坐骨神经试验,电镜观察见pH7.22时对神经影响轻微。
- 张晋东梁淑筠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
- 颈动脉体瘤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附一例报告)
- 1999年
- 任俊卿郭睿梁淑筠刘华凤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围手术期血管瘤全身麻醉病例报告
- 气管隆突重建术的麻醉管理
- 1991年
- 胸科手术中气管、支气管重建手术的开展已较为普遍,隆突的切除重建则较少见。此种手术难度大、时间长,麻醉管理比较复杂。我院在1990年12月曾完成一例全隆突切除术,获满意效果。现就手术过程中麻醉、呼吸管理情况介绍如下。
- 梁淑筠胡漪扬
- 关键词:麻醉呼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