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新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成像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
  • 2篇脑病
  • 2篇胶质
  • 2篇复习
  • 2篇白质
  • 2篇白质脑病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低级别胶质瘤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蝶鞍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遗传性

机构

  • 6篇徐州市肿瘤医...
  • 2篇徐州市中心医...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惠山区...

作者

  • 6篇段新
  • 3篇石岩
  • 2篇刘庆富
  • 1篇王强
  • 1篇拾博
  • 1篇陈波

传媒

  • 2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能谱CT定量参数在评估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早期疗效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在评估中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放疗早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徐州市肿瘤医院行能谱CT检查的87例中晚期E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放疗前后癌灶的能谱定量参数值,计算放疗前后定量参数的变化、能谱曲线斜率,根据RECIST 1.1版标准分为有效组69例和无效组18例,比较以上碘值、能谱曲线斜率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将放疗前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对预测早期疗效有价值的参数,进入回归方程生成新变量,采用ROC曲线分析新变量及进入方程参数预测放疗疗效的效能。结果:放疗前有效组动脉期碘含量中位数:17.30(11.17~19.71)、静脉期碘含量:(18.31±2.01)及动脉期标准化碘含量(NICAP):0.36(0.23~0.45)、静脉期标准化碘含量(NICVP):0.68(0.54~0.83)及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λAP、λVP):1.82(1.53~2.15)、2.01(1.59~2.35)均高于无效组13.89(11.03~18.26)、15.48±2.61、0.28(0.20~0.39)、0.59(0.50~0.72)、1.73(1.50~1.92)、1.75(1.57~2.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568、-3.568、-3.180、-2.265、-3.382;t=4.984,P<0.05);放疗后动脉期、静脉期碘含量较放疗前均减低,但有效组[动脉期碘含量变化率:-29.270(-40.000~0.000)、静脉期碘含量变化率:-24.690(-28.000~-4.670)]较无效组[-19.960(-34.210~-5.710)、-18.755(-27.640~-5.480)]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9、-2.447,P<0.05)。放疗前NICVP、λVP进入回归方程,放疗前NICVP、λVP、新变量AU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8、0.774、0.786,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前CT碘成像定量参数可预测中晚期ESCC放疗早期疗效,放疗前NICVP和λVP值越高,放疗有效的可能性越大。
宋勤红刘彩云刘庆富段新拾博杨洪义王强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能谱成像放疗疗效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并文献复习
2011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在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均为男性,年龄19~70岁,平均48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并行磁共振波谱分析。结果 5例均有局部脑回肿胀,邻近脑沟变浅或消失,3例发生在颞叶皮层,均无明显强化,其中1例出现囊性改变,2例发生在额叶皮层,轻度强化,其中1例伴有囊性变。5例波谱分析结果均有NAA峰降低,Cho升高,Cho/NAA比值明显增大,最小1.75,最大3.35。结论 MRS在大脑皮层低级别胶质瘤的诊断有重大价值,可作为和非肿瘤性病变鉴别的重要依据。
段新石岩刘庆富陈波
关键词:MRS低级别胶质瘤磁共振成像
从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看CADASIL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以神经影像学血管性改变报告标准(STRIVE)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合文献探讨其对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NOTCH3基因确诊CA—DASIL的3个家系的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共7例的相关临床资料,完成头部MRI平扫检查并进行分析,部分患者进行磁敏感成像(SWI)检查。其中4例患者随访2~4年。结果7例研究对象有6例在成年早期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偏头痛、进行性痴呆、反复缺血胜卒中发作,1例完全无症状。7例头部MRI均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多发腔隙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丘脑、脑桥、胼胝体和半卯圆中心;7例均存在白质T2wI高信号,其中4例分布在双侧颞极,6例出现在外囊;5例存在近期皮质下小梗死,梗死灶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2例存在基底节区的微出血;1例有脑萎缩表现。结论CADASIL的MRI表现可较好地反映脑小血管病(cs—VD)的影像学标志特点,其中双侧颞极、外囊T2WI高信号对CADASI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白质高信号分布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进展。血管周围间隙及脑萎缩虽然为CSVD的特征,但在CASDSIL的诊断中实用价值有限。
段新王海丽耿德勤葛巍
关键词:神经影像学
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节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低剂量螺旋CT扫描对肺结节筛选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自愿报名进行肺结节筛查的健康体检者共1872名,年龄最小40岁,最大79岁,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者在工作站上进行读片诊断并分析。结果:低剂量CT扫描发现结节情况:1类(阴性)共1392例(74.4%),2类(良性表现或行为)共332例(17.7%),3类(可能良性)共103例(5.5%),4类(可疑肺癌,其中又分4A、4B、4X类)共45例(2.4%)。结论:低剂量CT能够早期发现可疑恶性结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实现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
段新石岩
关键词:螺旋CT低剂量肺结节
CSF1R相关白质脑病的影像学特征(附家系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1年
目的报道1个由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基因突变所致的CSF1R相关白质脑病家系,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该遗传性白质脑病家系的先证者及部分家系成员的病史、查体、MRI检查及基因检测等资料。结果该家系3代中共有患者4例,首发症状分别为步态不稳、情绪障碍、记忆力下降等。3例患者头颅MRI表现为双侧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对称性脑白质病变,均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脑萎缩,胼胝体变薄,透明隔腔形成,其中1例在弥散加权成像(DWI)上显示持续性高信号。基因检测示其CSF1R基因存在剪接突变c.2319+1C>A。结论广泛的脑白质病变、DWI持续高信号、透明隔腔形成及脑室旁钙化等有助于CSF1R相关白质脑病的早期诊断。
段新王海丽许刚牛牧肖成华葛巍
关键词:白质脑病小胶质细胞
Rathke囊肿MRI表现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不同大小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MRI表现,男8例,女14例,年龄9~61岁,平均38岁。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4例较小Rathke囊肿最大径均≤12mm,MRI上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增强没有强化。位于垂体内4例,鞍内鞍上型10例;8例较大Rathke囊肿最大径均>12mm,平均约16mm,MRI上形态不规则,均呈鞍内鞍外生长,且多数鞍外体积大于鞍内,有4例边缘强化。结论:较小Rathke囊肿MRI表现较有特征,结合临床多可作出正确诊断,较大Rathke囊肿表现多样,术前较难明确诊断,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
段新石岩
关键词:RATHKE囊肿蝶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