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章馨
- 作品数:31 被引量:213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高等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特征——以湖南省旅游行业人才需求调查为例被引量:23
- 2005年
- 高等旅游教育发展20余年来,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研究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的特征,对于优化旅游教育结构、明晰高等旅游教育培养目标、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 陈特水殷章馨
- 关键词:高等旅游教育
- 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脱钩关系研究
- 2024年
- 基于2010—2021年湖南武陵山片区县域面板数据,综合运用泰尔系数、Tapio脱钩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研究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脱钩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分别表现出波动增长和持续缩小的演化态势;受新冠疫情影响,旅游发展水平大于片区均值的县域单元数量有所减少。2019年前,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脱钩类型为强脱钩;新冠疫情时期,弱负脱钩类型的县域单元数量急剧上升。湖南武陵山片区的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存在旅游发展水平向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据此,建议加强县域间的横向联系,建立健全旅游利益联结机制,发挥旅游强县的示范引领作用,以促进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脱钩。
- 殷章馨唐月亮
-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脱钩关系
-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被引量:30
- 2021年
-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文章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客源需求、资源禀赋、支撑条件和产业效益等4个方面测度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2010—2019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在数据标准化和以熵权法确认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障碍因素诊断模型,揭示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解析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旅游发展水平持续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分别在高水平和低水平区间内增长,存在"高者恒高、低者恒低"的演化锁定现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旅游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中心城市和非中心城市的主要障碍因素存在差异。城市群中心城市宜采用宏观的"调结构"举措,非中心城市则可采取微观的"抓服务""促消费"等策略来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
- 殷章馨唐月亮
- 关键词:乡村旅游长株潭城市群
- 一种内嵌流沙画的镇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嵌流沙画的镇尺,涉及镇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镇尺本体,镇尺本体内设置有流沙画本体,镇尺本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镇尺本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支撑...
- 殷章馨杨胜强
- 网约导游平台旅游者持续使用意愿
- 2023年
- 网约导游是信息技术运用于旅游服务的一种导游服务模式,既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导游服务方式。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服务质量为变量,以343位国内最大在线旅游网站的网约导游平台使用者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构建旅游者网约导游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1)旅游者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服务质量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其中,感知服务质量影响更为显著;(2)感知易用性对持续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3)感知有用性是感知易用性和持续使用意愿的完全中介变量。
- 彭小舟殷章馨覃悦
-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感知服务质量
- 旅游自拍需求维度及人格解释被引量:17
- 2018年
- 旅游自拍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以往自拍研究认为具有自恋等黑暗人格者倾向于自拍,该结论不适用于旅游情境。文章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在探索旅游自拍需求维度的基础上,基于大五人格模型,分析不同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旅游自拍需求是一个包含情感体验、自我展示和社会交往的三因子结构,且呈现整体性和层次性。人格特质对自拍需求的逐步回归显示,宜人性和经验开放性对自拍的情感体验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对自我展示需求呈正向影响,情绪稳定性呈负向影响;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对社会交往需求均呈正向影响;尽责性对旅游自拍需求的3个维度均无显著影响。该研究有助于旅游经营者针对不同人格特质的群体响应其旅游自拍需求,提升旅游体验,并利用旅游自拍照,推广旅游目的地。
- 殷章馨夏赞才
- 关键词:大五人格凝视自我展示社交媒体
- 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意向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表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 2024年
- 研究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效应,对优化农业休闲功能、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和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发展大有裨益。文章基于景点替代意向理论,以长沙市休闲农业旅游者为考察对象,依次展开验证性因子分析、中介效应检验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试图揭示休闲农业旅游者景点替代意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表征。研究结果表明:(1)求新动机正向影响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景点替代意向,而求知、社交、休闲放松三类旅游动机未能通过相关性检验。(2)地方依恋构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替代意向的前因变量,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均对景点替代意向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3)游客满意度在地方依恋与景点替代意向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对休闲农业旅游者的景点替代意向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4)长沙市居民休闲农业旅游地选择具有显著的空间临近性特征,到达替代景点的出行时间集中在31~60分钟,替代景点高发区分布于距离区政府15~40千米的位置。
- 唐月亮段建南殷章馨
-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
- 两型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探究被引量:5
- 2013年
- 两型乡村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其功能有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优化旅游产业结构,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创新旅游资源管理理念和体制,推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环境友好和社区和谐。在分析两型乡村旅游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构建了对乡村旅游地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两型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的初始指标体系。
- 殷章馨艾建玲禹晗
- 关键词:两型社会乡村旅游
- 乡村旅游功能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提升乡村旅游功能、促进乡村振兴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通过建立指标体系,从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三个方面测度乡村旅游功能,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等五个方面测度乡村振兴,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运用2009-2019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在数据标准化和熵权法确认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揭示两者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解析两者的长期影响关系,分析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地区的乡村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综合得分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且乡村旅游功能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城市群地区,应大力推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功能,以长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
- 殷章馨董萍虢翌吟
- 关键词:乡村旅游长株潭城市群
- 地理学视角的乡村吸引力研究框架与重要议题被引量:1
- 2024年
- 乡村吸引力是表征流动情境的乡村地域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是乡村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对乡村吸引力的研究进展与理论基础的回溯,从地理学视角建构乡村吸引力的理论框架,阐释其重要议题。①乡村吸引力研究从对吸引力乡村的零散阐述和乡村吸引力的单维分析,转向城乡交互作用的乡村吸引力概念、机制与评价体系的探索。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引力定律与引力模型、人口迁移理论与吸引物权理论,可为乡村吸引力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观点启发。②围绕乡村吸引力“是何—如何—因何—能何”等科学问题,朝向“理论发展—服务实践—方法指导”的框架目标,以乡村地理学时空综合理论范式及其方法体系为支撑,建构乡村吸引力的理论框架。③从时空过程视角,解析基于乡村地域系统本底的、空间交互作用的乡村吸引力概念内涵;依据乡村吸引力的概念内涵与测评原理,建构乡村吸引力的测度框架;从空间关联和尺度转换的视角,识别乡村吸引力的地域类型与空间结构;遵循系统思维思维和尺度思想,探究乡村吸引力的内生发展机理和外源嵌入机制;考量历史过程和空间异质性,探讨乡村吸引力的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研究旨在推进乡村吸引力的“时—空—人—地”综合分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借鉴与政策启示。
- 周国华谭华云殷章馨
- 关键词:城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