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丽娜
- 作品数:14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防灾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对“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再认识和有效引导被引量:3
- 2012年
- 文章分析了"90后"大学生的特点,阐述了"90后"大学生宿舍文化的现状,提出应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创新宿舍文化建设模式,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尊重个体,调动"90后"大学生参与宿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人文关怀,增强"90后"大学生的适应性;制度改革,实行宿舍管理制度的民主化。
- 毕丽娜柳敏
- 关键词:宿舍文化
- 志愿者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被引量:15
- 2014年
-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的直接体现,大学生能否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青年志愿者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实际是知识与社会实践互动的过程,可以帮助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志愿者活动为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提供了重要平台。
- 毕丽娜李忠华
- 关键词:志愿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宿舍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就业能力探究被引量:8
- 2011年
-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有客观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自身做人处事、心理承受力、团队精神等素质和能力与用人单位要求相去甚远,而良好的宿舍文化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平台,因此,以地震系统主打专业勘察技术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为着眼点,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提升其就业能力。
- 邵景霞毕丽娜范丽远
- 关键词:宿舍文化就业能力
- “德法”课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探析
- 2023年
- 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契合了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使命。因此将讲好中国故事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科学有效地结合,既是夯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内在要求。因此,在“德法”课中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讲什么、如何讲”两个关键问题,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体系,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 。
- 毕丽娜孙红竹
- 关键词:中国故事价值意蕴
- 高校学生干部应具备的能力及培养途径与方法被引量:3
- 2007年
- 高校学生干部在党团组织、老师和广大同学中起着桥梁纽带与助手作用,他们所具备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及各项学生活动的开展。本篇文章首先列举了学生干部应具备的六个基本意识和基本能力,进而结合实践经验从选拔、培训、实践、总结四个方面提出学生干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
- 邵景霞毕丽娜段玉石
- 关键词:学生干部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被引量:8
- 2010年
-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日常管理以及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一支特殊而重要的队伍。辅导员工作的开展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也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局面。因此本文结合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分析他们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 毕丽娜柳敏
-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 具有防灾减灾特色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研究
- 2011年
- 近两年来我国各类灾害频发,尤其以造成损失严重的地震灾害为首,作为防灾减灾类的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使大学生在具备健康心理的基础上增加了面对灾害的心理应对能力。本篇论文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解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为切入点,进一步提出加强学生面对灾害的心理防御能力的教育方法,希望能对我国防灾减灾类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帮助。
- 安扬毕丽娜柳敏
- 关键词:防灾减灾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 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的灾难教育创新研究
- 2013年
- 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也暴露了我国灾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其中高校灾难教育水平的高低成为影响我国灾难教育总体水平的关键。文章拟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以主题班会制度为载体,对高校灾难教育作创新性研究,以期为高校灾难教育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 柳敏毕丽娜裴孝金
- 关键词:思想政治灾难教育
- 团体活动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9年
-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就团体活动的概念、特点、功能、设计、实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引入团体活动这一开放的、发展的、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高校应将开展团体活动作为高等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 谢长旺毕丽娜赵彦
- 关键词:团体活动心理健康教育
- 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学生党员党性研究
- 2024年
- 文章在对党性内涵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探讨了以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学生党员党性的内在逻辑、原则、内容以及实践路径。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具有丰富的教育元素和育人价值,其在精神实质和育人目标方面与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要充分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想根基、道德品质、能力才干、作风纪律等方面对学生党员党性的提升作用,通过立足“三个平台”、做到“两个融合”、抓好“一个主阵地”,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
- 毕丽娜
-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