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伟 作品数:7 被引量:4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hrTMS)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确诊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74例进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hrTMS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hrTMS治疗组患者使用MagVenture R30型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治疗,刺激频率为20 Hz,1次/d,每次刺激20个序列,刺激的量为500脉冲;治疗持续6 d为一疗程,间隔1 d进行下一疗程;共计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使用不产生磁刺激的8字形伪线圈,治疗频率同上。2组患者治疗期间可按照疼痛需求[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口服塞来昔布0.2 g/次。分别于治疗开始后第1周、第2周、第4周进行2组患者疗效评估及N100波幅记录,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及N100波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AS评分随时间延长不断下降,N100波幅随时间延长不断升高。治疗后2周、4周时hrTMS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N100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hrTMS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平均每月头痛发生天数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生癫痫发作、听力下降、头皮灼伤等不良反应,头晕、头部不适及耳鸣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疗程的hrTMS可以有效改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头痛发作次数,且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斗凤 唐向阳 江伟 陈祚胜关键词: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无先兆偏头痛 临床疗效 安全性 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腔隙性脑梗死认知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伴认知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门诊或住院腔隙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但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各30例。三组均予基础治疗,rTMS治疗组给予rTMS治疗,高压氧治疗组患者予以高压氧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总有效率和P300潜伏期及波幅。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高压氧治疗组和rTMS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潜伏期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rTMS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波幅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rTMS治疗组和高压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损伤,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江伟 唐向阳 陈祚胜 施雪英 袁良津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高压氧 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治疗脑梗死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脑梗死具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但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的患者,按照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分为治疗组(使用TMS治疗)和对照组(未使用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MSE评分和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的提高分率总有效率(80%)较对照组(43.33%)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后P300潜伏期[(312.78±4.53)ms]与治疗前[(356.24±23.12)ms]明显缩短,治疗前后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P300波幅[(10.65±0.87)μV]与治疗前[(10.58±1.21)μ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367.83±23.38)ms]和波幅[(10.61±0.74)μV]与治疗前P300潜伏期[(360.18±22.17)ms]和波幅[(10.53±0.83)μ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且经颅磁刺激具有疗效安全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江伟 唐向阳 袁良津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共选取60例脑梗死偏瘫的患者,随机分为低频刺激组,高频刺激组,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脑梗死常规治疗,低频组和高频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每天30 min的rTMS治疗,疗程10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FMA)评定,同时检测各组脑梗死患侧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波幅。结果治疗后,三组FMA评分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低频组及高频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相比,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较高频刺激组缩短(P<0.05)、波幅峰值高于高频刺激组(P<0.05)。结论低频及高频刺激均有利于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曹莉 袁良津 陈祚胜 施雪英 谢丹丹 王雷 江伟 刘玉玲关键词:脑梗死 经颅磁刺激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早期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PD伴发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以左前额叶背外侧皮质为刺激区域,rTMS组予以10 Hz高频rTMS,对照组予以伪刺激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P300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及各子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组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记忆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余MoCA量表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治疗前MoCA量表总分及各子项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MoCA量表总分及记忆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余MoCA量子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TMS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显著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治疗前P300潜伏期、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rTMS组P300潜伏期显著降低,波幅显著升高(均P<0.05)。本研究不良反应均轻微而短暂,休息后很快缓解,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频rTMS能够改善早期PD患者的MCI,且主要体现在提高记忆能力上。 廖珍珍 袁良津 唐向阳 陈祚胜 江伟关键词:帕金森病 经颅磁刺激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P300 血清白蛋白及球蛋白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血清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B)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关系。方法以4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疾病相关情况及入院时血清ALB和GLB水平。参照脑卒中量表(mRS)评估患者出院结局,将mRS〈3分设为结局良好组,mRS≥3分设为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并通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出院结局不良与血清ALB和G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结局不良组的年龄、复发、发病一入院时间、住院时间、NIHSS评分、SBP值、DBP值和血脂异常比例均高于结局良好组患者,而其血清ALB水平低于结局良好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39.8g/L是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经调整后发生结局不良的危险性是高水平ALB〉43.2g/L者的3.117倍(P〈0.05),而未发现ALB水平为39.8~43.2g/L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同时,研究未发现不同水平血清GLB与出院结局不良的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ALB水平是急性缺虹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的影响因素,低水平血清ALB可增加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发生风险。 曹莉 袁良津 石力 王雷 江伟 朱盼盼关键词:脑卒中 白蛋白 球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4例进展性脑梗死(进展组)和4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的第2天、第4天、第8天血清hs-CRP和NSE水平,并作对照。结果第2日进展组hs-CRP水平(2.98±0.46 mg/mL)与非进展组(2.95±0.55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进展组hs-CRP水平(5.58±0.41 mg/mL)明显高于非进展组(2.84±0.51 m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日进展组hs-CRP水平(3.51±0.52 mg/mL)与非进展组(2.96±0.47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日进展组NSE水平(16.92±1.45 ng/mL)与非进展组(15.88±1.51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进展组NSE水平(23.91±2.42 ng/mL)明显高于非进展组(15.79±1.65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第8日进展组NSE水(17.01±1.58ng/mL)与非进展组(15.97±1.3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SE水平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章礼勇 唐向阳 江伟 陈苏毅 袁良津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进展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