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73例麻疹分析
- 2007年
- [目的]对麻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及计划免疫调查统计。[方法]对2006年1~6月间住院麻疹患者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内患者有149例,占86.1%;麻疹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多脏器损害,支气管肺炎、支气管炎者161例,心肌酶谱异常168例(﹤5岁者149例,﹥5岁15例,﹥18岁者5例),肝损伤7例,其中5例见于成人麻疹;未接种疫苗者140例,占80.9%;3例患儿的母亲有明确麻疹疫苗接种,在患儿发病后亦感染麻疹。[结论]正确、安全的麻疹疫苗接种、复种,尤其在农村贫困地区,是预防麻疹的最佳措施。
- 刘峰台杰汪明红姚桂芳陈殿双
- 关键词:麻疹
-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甘草酸二铵、还原型谷胱甘肽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肝宁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4周后改为肌内注射,4ml/次,1次/d,再用药4周,之后继续抗病毒治疗至6个月。治疗前2组患者均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治疗后根据病情每10~20天检查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1次,连续2次,以后改为2个月检测1次,每3个月检查HBVM及HBVDNA,并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丙氨酸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指标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病毒的抑制两组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联合抗病毒药物等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汪明红刘峰翟爱华李海霞许秀丽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胆红素血症舒肝宁注射液
-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2年
-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无肯定的治疗方法.我院自八十年代应用强力宁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药量大,时常发现钠水潴留、低钾、头痛、疲乏、停药后病情反复等副作用.甘利欣为强力宁的换代产品,其临床作用多有近期报道,少有远期疗效报道.现将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0年10月收住院治疗、随访一年的完整慢性乙型肝炎资料180例报道如下:
- 陈殿双李福海刘峰汪明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甘利欣
- 针刺穴位治疗肝病并皮肤瘙痒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针刺血海、膈俞、百虫窝、曲池等穴位治疗肝病并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例分为对照组和针灸组,各30例,均常规应用西药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针灸组予以针刺血海、膈俞、百虫窝、曲池等穴位治疗,对照组允许患者进行适度搔抓、温水局部擦浴。结果针灸组显效率9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血海、膈俞、百虫窝、曲池等穴位对肝病并皮肤瘙痒有较好的疗效。
- 刘西忠汪明红崔立海朱玉森
- 关键词:肝病皮肤瘙痒针刺疗法
- 麻疹94例心肌酶谱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了解麻疹病毒对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对94例麻疹患者心肌酶的检测进行分析。结果94例麻疹病人,心肌酶异常占麻疹病例的98.9%,并发心肌损害普遍,病情重者发生心肌损害的程度也严重。结论心脏作为麻疹重要的病变部位之一,心肌酶谱应列为麻疹的常规检测项目和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 汪明红陈殿双刘锋刘西忠
- 关键词:麻疹心肌酶谱
- 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台杰刘峰杨潇然赵君汪明红姚桂芳
- 关键词:舒肝宁注射液甘利欣注射液急性黄疸型肝炎
- 金双歧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氨和血浆内毒素的影响
- 2007年
- 乙型肝炎肝硬化足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持续性或反复性肝实质弥漫性炎性反应坏死、再生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硬化患者常伴血氨异常和内毒素血症。我们选择66例Child B级乙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观察。
- 刘峰台杰汪明红姚桂芳陈殿双
-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血氨乙型肝炎肝硬化金双歧结缔组织增生
- 甘利欣治疗酒精性肝36病例临床观察
- 2005年
-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不断增加。甘利欣对乙醇所致的动物肝损伤有保护作用。本文利用甘利欣治疗酒精性肝病取得了满意疗效,使94.4%的病人症状缓解,对恢复ALT、AST、TBIL、GGT疗效确切,对肝脏声像图有63.9%的不同程度的改善。
- 汪明红刘峰陈殿双姚桂芳
- 关键词:甘利欣酒精性肝病肝损伤肝脏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对比观察阿德福韦酯及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近期疗效。方法1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2例,对照组60例。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益肝灵降酶保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用苦参素0.2g,3/d,口服;治疗组患者用阿德福韦酯10mg,1/d,口服,疗程均为24周。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ALT、病毒载量,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ALT复常率及HBeAg阴转率无显著差异(P>0.05),HBV DNA有效率及HBV DNA阴转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抑制HBV DNA的疗效明显优于苦参素。
- 汪明红刘峰陈殿双刘西忠姚桂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阿德福韦酯苦参素
- 黄疸、血细胞减少、脾大、烦躁、HCV阳性
- 2006年
-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因间断乏力、腹胀、尿黄5年于2005年5月10日入院。查体:体温36.1℃,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7.6/10.4KPa。营养良好,自动体位,查体合作。意识清楚,精神可,应答切题。面色晦暗,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无出血点,肝掌、蜘蛛痣阳性。
- 刘西忠金庆香汪明红姚桂芳齐子芳吴杰
- 关键词:黄疸脾大HCV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