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 作品数:5 被引量:9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云计算在石油石化及润滑油行业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
- 2017年
-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三计算作为信息产业的重大技术进步,在石油石化行业得到了充分应用.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分类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并重点介绍云计算在石油石化和润滑油行业的应用情况.
- 汪洋
- 关键词:石油石化行业润滑油行业技术进步信息产业
- "互联网+"助力客户导向的润滑油企业流程再造
- 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化润滑油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中高档润滑油产销集团.公司坚持“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务、汽车养护等新兴业务。公司经营的“长城润滑油”按照润滑油业...
- 张邵洁汪洋
- 关键词:市场份额服务管理
-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注氮气采油机理及实践被引量:31
- 2015年
-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类型特殊、开发难度大,前期通过实施单井及单元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随着注水量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缝洞单元高部位,注水无法波及。针对此类剩余油,开展了注氮气吞吐驱油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注氮气能有效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注入地层中的氮气与原油混合并发生重力分异,将高部位剩余油向下置换并采出,注入氮气在原油中溶解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原油黏度、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该项技术2012年开始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现场试验,已投产试验井123口,累计产油16.13×104t,增油效果显著,验证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置换剩余油是一项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 惠健刘学利汪洋杨占红陈勇
- 关键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走滑断裂活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托甫39断裂带为例被引量:23
- 2022年
-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发育,控制了该区的油气成藏和分布。以塔河油田托甫39走滑断裂带为研究对象,在对其活动历史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对断裂带油气充注期次和时间进行分析,研究了油气充注史与断裂活动之间的关系。托甫39走滑断裂带油气富集程度高,存在多期活动的特征,可划分为3个阶段,即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显示,托甫39走滑断裂带碳酸盐岩储层中存在4期油充注,分别捕获了金黄色、黄色、黄绿色和蓝色荧光颜色的油包裹体;采用油包裹体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结合储层埋藏史和热史的方法,确定4期油充注时间分别发生在距今约440,324,220,110 Ma。4期油充注时间分别与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相对应,与断裂活动时间具有较好的响应关系,说明走滑断裂带活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油气成藏时间,从而影响了整个成藏过程。
- 汪洋汪洋张哨楠
- 关键词:断裂带活动油气运移塔河油田塔里木盆地
-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气替油机理研究被引量:47
- 2013年
-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2011年底标定采收率为15.6%,低于国内外的平均水平20%,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潜力。通过注水替油和单元注水,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开发效果,但随着注水替油效果变差,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缝洞体的高部位,有必要探索通过注气动用高部位的剩余油。通过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开展了典型的单井缝洞单元注氮气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TK404井现场注氮气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证实了单井定容体残丘高部位富集有大量剩余油,通过注氮气能有效提高这部分剩余油的采出程度,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今后实施注气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提供了积极的参考和指导。
- 惠健刘学利汪洋杨占红
-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重力分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