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海峰

作品数:113 被引量:1,156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5篇标准

领域

  • 5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18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4篇色谱
  • 23篇相色谱
  • 17篇液相色谱
  • 15篇色谱法
  • 15篇小麦
  • 15篇黄酮
  • 14篇高效液相
  • 1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2篇液相
  • 12篇抗氧化
  • 11篇鸡冠花
  • 10篇液相色谱法
  • 9篇脂肪酸
  • 9篇酮类
  • 9篇化合物
  • 8篇性状
  • 8篇酮类化合物
  • 8篇类化
  • 8篇类化合物
  • 7篇中黄

机构

  • 78篇南京财经大学
  • 35篇南京经济学院
  • 18篇江苏教育学院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国家粮食局
  • 2篇江苏省粮食局
  • 2篇江苏省苏微微...
  • 2篇中央储备粮南...
  • 1篇国家粮食局科...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苏州市粮食局
  • 1篇常州市产品质...
  • 1篇江苏省产品质...
  • 1篇江苏省出入境...
  • 1篇叙永县林业局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13篇汪海峰
  • 44篇鞠兴荣
  • 35篇袁建
  • 17篇杨晓蓉
  • 17篇翁德宝
  • 14篇周建新
  • 11篇王立峰
  • 11篇高瑀珑
  • 10篇邱伟芬
  • 8篇何荣
  • 7篇石嘉怿
  • 6篇都立辉
  • 6篇陈银基
  • 5篇孙明
  • 5篇韩洪玲
  • 5篇冯燕玲
  • 5篇唐瑞丽
  • 4篇姚明兰
  • 4篇翁佳颖
  • 4篇何海艳

传媒

  • 18篇食品科学
  • 15篇中国粮油学报
  • 8篇中国油脂
  • 5篇粮食储藏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分析化学
  • 2篇药物生物技术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理化检验(化...
  • 2篇营养学报
  • 2篇中国粮油学会...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粮食科技与经...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9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14篇2005
  • 9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有肾素和ACE双重抑制活性的小肽、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具有肾素和ACE双重抑制活性的小肽、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小肽序列为Gly-His-Ser。该小肽的制备方法:将菜籽粕粉碎,分散于水中,调节pH为10.5-11.5,搅拌,离心后取上清液为菜籽...
袁建何荣鞠兴荣王立峰高瑀珑汪海峰都立辉周建新陈银基何海艳石嘉怿
文献传递
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被引量:37
2001年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影响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水解效果的不同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样品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价,并对四种定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试验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对水解过程的盐酸浓度、水解时间以及甲醇水的体积比进行了优化:样品溶解于1.0mol/L盐酸甲醇溶液,80℃水解1h,供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酸浓度和甲醇溶液浓度对水解效率的影响显著,而水解时间对其影响不显著;对照品及换算因子的选用不同对定量结果的影响较小。
鞠兴荣汪海峰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酸水解正交设计法
小麦粉品质与馒头加工质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5
2005年
从面粉厂生产线上抽取不同品质的小麦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成48种小麦粉,分析其主要品质参数及加工成的馒头质量,研究小麦粉品质特性与馒头品质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小麦粉品质显著影响着制成品馒头的质量,蛋白质含量、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降值以及稳定时间、弱化度、评价值等流变学特性指标与馒头比容二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5185、0.4426、0.5801、0.4408、0.5658、0.7254、0.7480,与总分二次相关系数分别为0.5771、0.4866、0.4947、0.4938、0.5530、0.6392、0.7448,影响小麦粉馒头加工适宜性的主要因子为蛋白质、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及沉降值,通过实验得出适合于制作馒头的小麦粉主要品质指标为:蛋白质含量11.5%~13.5%、湿面筋含量27.0%~32.5%、面筋指数65%~94%、沉降值47~63ml、降落值310~450s。
袁建鞠兴荣汪海峰杨晓蓉
关键词:小麦粉馒头
应用固定化木瓜蛋白酶制备大豆肽的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以壳聚糖为载体,用戊二醛交联将木瓜蛋白酶固定化,研究水解大豆分离蛋白制备大豆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表观米氏常数为8.9mg/mL。固定化木瓜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8,最佳底物浓度为2.0—3.0mg/mL,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流速为0.2mL/min,大豆分离蛋白的水解率达到42.6%,酶解液中大豆肽含量为1.453mg/mL。酶解液多肽分子质量大部分在10ku以下。
曹玉华汪海峰杨慧萍王肇慈
关键词:木瓜蛋白酶固定化酶酶水解大豆肽
不同海拔高度和生长季节对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5
2002年
 对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生长季节的实生银杏苗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同一立地条件下,随生长期不同,银杏叶中黄酮苷含量的差异较大;高海拔区独特的生态条件促进银杏叶中黄酮苷的积累;对不同海拔带选择最佳采叶期,可以提高银杏叶的药用品质。
汪海峰鞠兴荣何广斌靳晓秋陈剑
关键词:海拔高度银杏叶黄酮苷植物药
高空环境对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诱变效应
2003年
目的 探讨高空环境对鸡冠花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两个品种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的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飞行高度为40.112km,飞行时间近4h,回收后播种栽培,采收子一代(SP1)花序。将各组样品花序的乙醇提取物与Mg+HCl,Zn+HCl,1%FeCl3-乙醇液,2%AlCl3-乙醇液,1%NaOH进行显色反应,呈现黄酮类化合物性质特征颜色。又以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为对照品,采用HPLC法测定分析了各搭载组花序中黄酮醇的含量,并与地面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个品种鸡冠花搭载组花序中黄酮醇总量分别为0.91%、0.424%,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6.00%、68.25%,异鼠李素含量的增幅最为显著,槲皮素含量的变动则不一致。结论 高空环境诱变处理对鸡冠花花序中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产生了显著效应。
翁德宝汪海峰
关键词:鸡冠花高空环境黄酮类化合物诱变效应
花生壳中木犀草素提取工艺探讨被引量:25
2005年
对花生壳中木犀草素的碱液提取工艺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实验探讨,确定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料液比(v/m)为20,氢氧化钠溶液浓度0.2mol/L,提取时间1.0h。氢氧化钠提取液用盐酸调pH值至3.0,沉淀物用乙酸乙酯溶剂萃取纯化,经减压浓缩蒸干,干物质得率0.64%,干物质含木犀草素可达19.50%。
丁爱凤汪海峰杨晓蓉王肇慈贾继荣
关键词:花生壳木犀草素氢氧化钠单因素分析正交实验提取温度
不同储藏条件下小麦粉植酸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小麦粉中植酸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相对湿度分别是55%和70%,温度分别为10℃、15℃、20℃、25℃、30℃、35℃,以此进行小麦粉模拟储藏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粉植酸酶活性为先快速上升,而后趋于平稳,继而下降;温度、时间对酶活性影响极其显著;小麦粉中植酸酶作用有限,大多数磷都以有机磷形式存在。
吴小丽汪海峰袁建
关键词:小麦粉植酸酶无机磷
HPLC确定不同pH值条件下双低菜籽粕分离蛋白分子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HPLC法对不同pH值条件下双低菜籽粕分离蛋白分子量进行测定,研究pH值对其分离蛋白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有明显的蛋白质峰的出现,其分子量在30 000 u左右,同时几乎检测不出其他高分子物质的存在。
王立峰鞠兴荣汪海峰袁建顾振新
关键词:菜籽粕分离蛋白HPLC分子量
芝麻素的应用性能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芝麻特征性成分芝麻素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芝麻素对细菌的抑(杀)作用显著,且对细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1%;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芝麻素对真菌基本无抑制作用。另外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芝麻素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芝麻素具有良好的抗油脂氧化活性,ω(芝麻素)=0.04%在大豆色拉油中的抗氧化活性与ω(BHT)=0.02%相当。
周建新孙明汪海峰闫雪姚明兰朱聪王丽君周建昌刘宝良
关键词:芝麻芝麻素抗菌活性抗氧化性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