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心电定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PICC置管的肺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90例,再根据穿刺先后顺序将观察组分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X片定位法;观察组1采用心电定位技术结合术后X光片定位法双重确认导管尖端位置;观察组2采用心电定位技术根据术中P波振幅变化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对无明显P波变化的患者采用术后X片定位法。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在导管一次到位率、置管耗时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满意度的差异性,对照组和观察组1之间导管位于最佳位置比例的差异性,观察组1和观察组2之间置管及定位总耗时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置管总耗时远高于观察组(z=6.364,P=0.000),导管一次到位率、置管满意度低于观察组(χ2=7.745,P=0.005;63.34%/96.67%,P=0.000);对照组患者PICC到达最佳位置的比例低于观察组1,具有统计学差异(χ2=43.740,P=0.000);在导管相关并发症上,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1与观察组2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电定位技术安全、准确且能提高导管一次到位率、缩短患者从置管到输液的时间;对P波变化明显的患者,可不必行术后常规X光片检查。
目的分析在非重症监护病房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失败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5月在非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249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无创通气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无创通气前、通气后12、24、48 h生命体征,动脉血气结果,治疗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的相关因素。结果249例患者中无创通气治疗成功者192例,失败者57例。成功组住院时间短于失败组[(13.51±7.10)d vs(17.51±11.32)d],死亡率低于失败组(0.52%vs 8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比较[(6.61±5.32)d vs(6.41±8.5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AECOPD、肺炎、肺癌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创通气后12、24、48 h GCS评分,无创通气前、通气后12及48 h呼吸频率,无创通气后24、48 h心率、无创通气前、通气后48 h PaCO2、无创通气前,通气后无创通气后12 h、48 h 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和平均动脉压是无创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非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是有效可行的,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和平均动脉压与无创机械治疗失败密切相关,当以上危险因素指标明显异常,应尽早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并升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