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志军

作品数:150 被引量:58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0篇天文地球
  • 38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5篇三叠
  • 22篇地质
  • 20篇地层
  • 19篇火山
  • 18篇二叠纪
  • 17篇羌塘
  • 16篇火山岩
  • 15篇山岩
  • 14篇岩石
  • 14篇青藏高原
  • 13篇地球化
  • 13篇地球化学
  • 13篇三叠世
  • 13篇化石
  • 12篇青藏
  • 10篇地质调查
  • 10篇动物群
  • 10篇石炭
  • 9篇早石炭世
  • 9篇石炭世

机构

  • 93篇宜昌地质矿产...
  • 57篇中国地质调查...
  • 25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国土资源
  • 2篇西南石油学院
  • 2篇湖南省地质矿...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南冶金地质...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作者

  • 150篇牛志军
  • 76篇段其发
  • 46篇王建雄
  • 45篇白云山
  • 43篇姚华舟
  • 30篇赵小明
  • 28篇曾波夫
  • 26篇涂兵
  • 21篇卜建军
  • 18篇杨文强
  • 16篇汤朝阳
  • 16篇宋芳
  • 15篇李莉
  • 15篇张仁杰
  • 10篇徐安武
  • 9篇甘金木
  • 9篇朱应华
  • 8篇魏君奇
  • 8篇王志宏
  • 8篇马丽艳

传媒

  • 23篇华南地质与矿...
  • 11篇地质通报
  • 10篇地层学杂志
  • 6篇地球学报
  • 6篇沉积与特提斯...
  • 5篇中国地质
  • 5篇地球科学(中...
  • 4篇沉积学报
  • 4篇地球科学
  • 4篇2005年青...
  • 4篇中国地质学会...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古生物学报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中国区域地质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地质与资源
  • 2篇地学前缘
  • 2篇地质调查与研...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16篇2006
  • 12篇2005
  • 11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南部曲麻莱—治多地区三叠纪遗迹化石的地层学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青海南部曲麻莱—治多地区广泛出露厚度巨大、岩性单一、实体化石稀少的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其地层划分与对比因缺乏明显标志而相对困难。最近,在该地区的研究中采获大量遗迹化石,建立了8个遗迹化石组合。古遗迹学的研究表明,遗迹化石丰度、分异度及遗迹化石组合在研究区内的地层序列中存在明显差异。提出将古遗迹学特征作为一定区域内岩石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之一,为解决巴颜喀拉山群中富含遗迹化石的上部板岩组和顶部砂岩夹板岩组的划分对比提出新思路。
赵小明段其发牛志军姚华舟汤朝阳曾波夫
关键词:遗迹化石地层划分对比三叠系
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地区早石炭世珊瑚组合和生物地理特征
2011年
青海南部下石炭统杂多群珊瑚化石丰富,下部为维宪阶Siphonodendron scitulus-Lithostrotionella zadoensis组合,产于下碳酸盐岩组和碎屑岩组,以群体的Siphonodendron属和Lithostrotionella属最为常见,以地方性属种为主;上部为维宪阶—谢尔普霍夫阶Lithostrotion decipiens-Kueichouphyllum sinense-Siphonodendron irregulare asiaticum组合,产于上碳酸盐岩组,该组合新出现华南地区暖水型单体分子Kueichouphyllum属,同时产少量欧亚区北方类型的重要分子Gangamo-phyllum属,属种的分异度明显高于下伏珊瑚组合。该两个珊瑚组合与藏东和华南及邻区同期生物群进行了很好的对比,表明青海南部早石炭世珊瑚组合属暖水的特提斯型,古生物地理区系属于特提斯大区巴颜喀拉—三江亚区,与龙木错—双湖—澜沧江结合带以南的生物群区别较大。
牛志军吴俊王建雄赵小明
关键词:早石炭世珊瑚特提斯
青海南部治多县扎河地区发现中二叠世放射虫化石
在青海南部扎河地区通天河蛇绿混杂岩带(东段)中新发现一套泥质-硅质岩地层,为甘孜-理塘结合带西段的组成部分.首次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Pseudoalbaillella longtanensis Sheng et Wa...
段其发王建雄牛志军涂兵赵小明姚华舟
关键词:放射虫化石中二叠世
文献传递
桂北圆石山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及意义被引量:13
2014年
桂北圆石山花岗岩中发育大量镁铁质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花岗岩形成于早侏罗世(179±2Ma).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硅含量均一,富碱更富钾、相对富铁而贫镁,具有高的104×Ga/A1比值和Zr+Nb+Ce+Y含量,属于A型花岗岩.圆石山花岗岩具有比较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ISr=0.701 7~0.710 8,εNd(t)=-7.77^-4.55).镁铁质包体则显示了稍低的ISr值(0.705 0~0.707 1)和稍高的εNd(t)值(-4.87^-2.63).花岗岩的锆石原位Hf同位素组成为:(176 Hf/177 Hf)i=0.282 62~0.282 70,εHf(t)=-1.68~1.17,相应的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1.25~1.43Ga之间.圆石山花岗岩可能是在伸展环境下由低成熟度的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所形成.自早侏罗世(~200Ma)以来,伸展作用是华南内陆构造背景的主体,多期次的玄武质岩浆底侵作用可能是燕山期伸展作用的直接诱因.华南内陆早侏罗世时期可能仍处于板内"后碰撞"环境.
贾小辉王晓地杨文强牛志军
关键词: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岩石学
长江源区“赤布张错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姚华舟段其发牛志军
关键词:地质调查岩浆岩
中上扬子地区二叠纪露头层序地层学初探
徐光洪牛志军
关键词:二叠纪
羌塘东部治多县索加一带甲丕拉组火山岩特征及其构造环境被引量:5
2009年
羌塘东部治多县索加南一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东特提斯构造域,处于金沙江缝合带与龙木错-澜沧江缝合带之间的昌都地块中部,广泛分布以海相为主的晚三叠世地层。其中的甲丕拉组火山岩主要由碱性玄武岩、粗面安山岩组成的一套中基性岩石,岩石化学表现为表现为低TiO2(<1%),高Al,稀土元素特征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方面,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εN(dt)变化在-2.2~-2.4之间,εS(rt)变化在42.6~53.4之间,表现为弧火山岩特征。据此认为该火山岩是拉竹龙-金沙江洋盆(或甘孜-理塘洋)向南消减的产物。
李莉白云山马丽艳牛志军段其发
关键词:羌塘东部火山岩构造环境
湖北竹山杨家堡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竹山地区位于扬子陆块北缘,寒武纪早期发育一套深水硅质岩系。该岩系由纯硅质岩夹少量白云岩、页岩所组成。硅质岩中微晶石英含量均超过85%,还含有少量碳质、燧石及微量绢云母。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硅质岩的Si O2含量较高,平均为93.4%;Al2O3和Ti O2含量较低,分别为0.19%~1.45%和0.01%~0.09%,TFe2O3为0.053%~0.342%,Al/(Al+Fe+Mn)比值为0.58~0.83,平均为0.71,Eu/Eu*为0.74~3.61,平均为1.65,表明其硅质主要来源于生物本身或其生命活动产物,海底热液活动亦提供了一部硅质物质;同时,硅质岩具有较低的TFe2O3/Ti O2比值(2.16~12.56,平均值为5.86)和Al2O3/(Al2O3+Fe2O3)比值(0.65~0.87,平均值为0.78),Y的正异常(Y/Ho值为34.81~60.19,平均为47.0)及Ce的负异常(Ce/Ce*值为0.28~0.92),表明它们形成于远离陆源物质干扰的边缘海盆环境,且Ce负异常从底部到顶部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记录了寒武纪时期扬子北缘被动陆缘裂谷盆地不断扩大,水体逐渐变深的过程。
刘浩徐大良牛志军彭练红魏运许赵小明
关键词:硅质岩沉积环境地球化学
羌塘北部拗陷东段晚三叠世地层沉积特征对比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区内晚三叠世土门格拉群(组)、结扎群、巴塘群分布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南北两侧,夹于金沙江缝合带南侧和前缘隆起带之间,呈NW向带状分布.笔者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通过实测剖面的详细研究和区域对比,从生物群面貌、岩石类型及其组合、基本层序和沉积相角度进行了分析.沉积古地理格局显示出总体南浅北深的特点,南部靠近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陆源物质供应丰富;向北至雀莫错一带因远离中央隆起,陆源物质供应相对较少,泥、灰岩增多,灰岩中化石丰富,双壳类、菊石类等生物群得以快速发展;沿北东,靠近金沙江缝合带,受其活动影响而表现出火山活动频繁.这3个群(组)可很好对比,基本特征相同,因此认为是同一地质时期同一构造单元不同构造部位之沉积产物.
汤朝阳姚华舟牛志军段其发赵小明王建雄
关键词:晚三叠世
伟齿蛤化石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被引量:1
2004年
晚三叠世非常繁盛的伟齿蛤类是一种奇特的双壳类软体动物 ,以其个体巨大、壳壁厚实 (骨骼/躯体比率高 )、铰板厚重、铰齿粗壮且强烈突出、铰齿变化大而著称。但以往发现的这类化石主要为内核和印模 ,因此迄今对伟齿蛤类的了解还十分贫乏 ,其属种分类混乱 ,生态与演化关系不清 ,是双壳纲目前研究最薄弱的科之一。文中评述了伟齿蛤类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中国长江源区新发现的伟齿蛤化石保存完好数量丰富 ,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目前世界上最完备的材料。
姚华舟崔江利段其发张仁杰曾波夫牛志军甘金木
关键词:生态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