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凤军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胃癌
  • 2篇信使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胃癌患者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2篇癌患者
  • 2篇P27
  • 2篇PCNA
  • 2篇MRNA表达
  • 1篇蛋白
  • 1篇信息技术
  • 1篇血癌
  • 1篇医院管理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肿瘤

机构

  • 5篇常州市第四人...
  • 2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王凤军
  • 3篇孔颖泽
  • 2篇刘永萍
  • 2篇凌扬
  • 2篇张亚平
  • 1篇杨全良
  • 1篇李俊峰
  • 1篇朱友群
  • 1篇徐建忠
  • 1篇丁良才
  • 1篇张彩云
  • 1篇盛桂风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胃癌第一站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生发中心增生对胃癌预后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研究胃癌第一站淋巴结窦组织细胞增生 (SH)、生发中心增生 (GCH)对胃癌第一站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H、GCH分别分为 - ,+ ,+ +三级 ,分析SH ,GCH对胃癌第一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比较其 5年生存率。结果 :①SH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比SH + ,SH + +高 (P <0 .0 0 5 ) ;5年生存率随SH分级数升高而升高 (P <0 .0 0 5 ) ;②GCH -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比GCH + ,GCH+ +高 (P <0 .0 0 5 ) ;5年生存率随GCH分级数升高而升高 (P <0 .0 1)。结论 :SH ,GCH患者胃癌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率较低 ;SH ,GCH分级数越高预后越好 ;SH ,GCH可作为预测胃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王凤军
关键词:胃肿瘤窦组织细胞增生胃癌预后
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对医院管理的影响也日益突显,我院于2001年下半年,根据院内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服务范围及服务对象、
王凤军张彩云李俊峰
文献传递
胃癌组织中p27及p53和PCNA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王凤军
关键词:胃癌基因表达
胃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表达及其与相关病理因素、近期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Taq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8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 mRNA表达;同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患者随访2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阳性率为56.89%(33/5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35)、淋巴结转移(P=0.042)、远处转移(P=0.006)和血清CEA水平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EA水平是影响胃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表达的独立因素;血清CEA阳性率31.03%(18/58),胃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EA蛋白水平(χ2=7.873,P=0.005),TaqMan定量RT-PCR与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的符合率为88.89%(化学发光法检测阳性的病例TaqMan定量RT-PCR检测阳性率);化疗后CEA mRNA阳性率略有下降,但不显著。近期疗效无效的患者外周血CEA mRNA的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期疗效有效的患者(χ2=9.992,P=0.002)。平均随访2年后,CEA mR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是33.33%和77.2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2)。结论:外周血CEA mRNA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定期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EA mRNA表达有助于评估化疗疗效和预测预后。肿瘤浸润深度和血清CEA蛋白水平与外周血肿瘤细胞微转移相关。CEA mRNA的检测优于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
凌扬刘永萍王凤军孔颖泽张亚平
关键词:癌胚抗原信使
外科加强监护治疗病区建设的探讨
2003年
5年前,我院建立ICU,95%以上的患者来自外科,5年中共收治患者500多例次,其中生命体征不稳定的危重患者130例,有许多成功经验,也有值得吸取的教训,现总结报告如下.
王凤军朱友群孔颖泽丁良才
关键词:ICU
胃癌组织中p27、p53与PCNA的表达与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4年
王凤军
关键词:P27基因P53基因PCNA免疫组化S-P法抑癌基因
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aq Man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58例胃癌患者(其中50例化疗2周期后复查CK20 mRNA)、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患者平均随访2年。结果: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为46.55%(27/58),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与远处转移(P<0.05)和临床分期相关(、期之间比较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的独立因素;化疗2周期后CK20mRNA阳性率无显著下降,但近期疗效无效的患者外周血CK20 mRNA阳性率显著高于近期疗效有效的患者(P<0.05)。平均随访2年后,CK20 mR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34.78%和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K20 mRNA可作为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细胞微转移的分子标志;定期监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有助于评估化疗疗效和预测预后。
王凤军刘永萍凌扬孔颖泽张亚平盛桂风徐建忠杨全良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RNA信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