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妮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商业大学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市食品生物技术重点试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培养条件对纺锤螺旋藻TJSD生长量和形态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以天津湿地分离的纺锤螺旋藻TJSD为对象,研究了温度、光照度和pH对纺锤螺旋藻TJSD生长量和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纺锤螺旋藻TJSD生长的温度为25~35℃,pH为7~11,其中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为10。在3000~12000 lx光照度范围内,纺锤螺旋藻TJSD的生长量随光照度的增强而增加;在测定生长量的同时,观察了不同条件下纺锤螺旋藻TJSD的形态变化,发现高温可以使藻体的螺宽、螺距明显变小;高pH值使得藻体的螺旋数量大幅度增加;从低光照度到高光照度,藻丝体略变粗,螺旋变得紧密,螺旋数量先增多后减少,藻体的颜色由翠绿色逐渐变成淡黄绿色。
- 师德强王素英王妮丁煜卿丛禹
- 关键词:温度PH光照生长量
- 耐低温、耐盐螺旋藻的选育
- 本文利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制备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单细胞,通过观察藻丝体的破碎程度以及藻丝段的平板再生情况,确定了超声波的最佳处理时间:探索了出发藻株Sp1对高盐度和低温的敏感性;分别采用驯化...
- 王妮
- 关键词:螺旋藻超声波处理分子标记遗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螺旋藻诱变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9年
- 介绍近几年来螺旋藻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从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原生质体诱变3个方面论述它们在螺旋藻育种中的应用。其中以采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的人工诱变方法最广泛,它们对藻丝形态、生长速度、最适生长温度、生化组成、产量等产生影响,具有明显的诱变正效应。原生质体诱变育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王妮王素英师德强
- 关键词:螺旋藻诱变育种原生质体
- 耐低温螺旋藻新品系的诱变选育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筛选具有一定耐低温特性的螺旋藻新藻种。[方法]利用超声波处理钝顶螺旋藻,获得单细胞藻丝,用UV照射单细胞悬液,通过生长曲线测定,选出耐低温的突变藻株ZW1和ZW2,比较出发藻株和突变藻株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结果]突变藻株的藻丝体变长,螺距加大,螺旋数目略有增加,最适生长温度低于出发藻株,而且在4℃低温处理6 h后,仍具有较高的放氧活性;ZW1藻体的蛋白质含量增幅为11.8%,ZW2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的增幅分别为26.0%、28.6%。[结论]突变藻株ZW1、ZW2是耐低温藻种。
- 王妮王素英师德强
- 关键词:钝顶螺旋藻
- 钝顶螺旋藻单细胞的制备与再生研究
- 2009年
- 用超声波处理方法制备钝顶螺旋藻单细胞。通过观察藻丝体的破碎程度以及藻丝段的平板再生情况,发现在冰浴条件下利用20kHz,100W的超声装置,以超声1s间歇1s的方式处理螺旋藻30s,单细胞形成比例达68.33%,藻丝段基本控制在3个细胞以内。将处理30s的藻丝段、单细胞涂布于固体培养基上再生,再生率高达38%。因此,30s超声处理是钝顶螺旋藻单细胞制备的最佳处理时间。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平板再生体进行观察,出现螺旋数显著增多,螺旋变紧密,螺距几乎为零的形态突变株。
- 王妮王素奏师德强
- 关键词:螺旋藻超声波单细胞
- 纺锤螺旋藻TJSD的最适生长条件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以纺锤螺旋藻(节旋藻)TJSD藻株为研究对象,以温度、pH和光照强度为研究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TJSD藻株在33-37℃,pH 9-10.5的培养条件下能够快速生长,在3000-12000 lx光照强度范围内,该藻株的生物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螺旋藻TJSD藻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37℃,pH9.5,12000 lx。
- 师德强王素英王妮
- 关键词:螺旋藻温度PH光照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