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学兰

作品数:7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国内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水利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长江口
  • 2篇数学模型
  • 2篇泥沙
  • 2篇物理模型
  • 2篇南港
  • 1篇深水航道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库
  • 1篇水流
  • 1篇水流模型
  • 1篇青草沙
  • 1篇青草沙水库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装箱
  • 1篇网络
  • 1篇码头
  • 1篇码头区
  • 1篇局部冲刷

机构

  • 7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扬州大学

作者

  • 7篇王学兰
  • 5篇韩玉芳
  • 4篇陈志昌
  • 1篇于守兵
  • 1篇黄才安
  • 1篇路川藤
  • 1篇辛文杰
  • 1篇罗小峰
  • 1篇钱明霞
  • 1篇朱伯荣

传媒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1篇第七届全国泥...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二届中国...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第十四届中国...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5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潮位预报方法
探讨了应用反向传播网络(BP模型)预测沿海和感潮河段潮位的方法,实例计算表明模型及其算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并对影响预测效果的模型结构和参数进行了分析.
黄才安王学兰
关键词:潮位预报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
文献传递
长江口南港河段底沙输沙试验
运用底沙输沙试验研究了现状情况下的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北槽分流口的底沙输移状态。在试验过程中对底沙输沙试验的加沙方法、捕沙方法、捕沙器设计等进行了探讨,特别考虑了潮汐双向流的作用,完善了底沙输沙试验方法 。
韩玉芳陈志昌王学兰
关键词:长江口
文献传递
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区开发方案研究
大铲湾集装箱码头区开发立项过程中对工程方案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学模型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研究情况和主要研究成果,强调指出了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可使研究成果更加可靠和科学.
韩玉芳辛文杰朱伯荣王学兰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港口规划
文献传递
青草沙水库龙口保护期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沙水库龙口合龙是青草沙水库围堤在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正态系列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保护期东堤龙口高程降低的情况下相邻区域滩地的冲刷,主要是龙口上下游的冲刷范围及冲刷深度,以及东堤与北堤内侧之间的局部冲刷.
韩玉芳钱明霞王学兰于守兵
关键词:青草沙水库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研究回顾与展望
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口航道治理相关科研工作的历史;总结了长江口航道变迁历程以及深水航道治理方案最终选定南港北槽的经过;介绍了工程建设从一期到三期航道水深由从8.5 m、10 m到12.5 m的过程中开展的主要...
韩玉芳陈志昌路川藤王学兰
关键词:长江口深水航道南港北槽工程泥沙
文献传递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河口海岸工程研究中的联合应用——以南汇嘴控制工程为例
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综合研究南汇嘴控制工程和没冒沙水库工程对周边水流及河床的影响。物理模型受到经费和场地的制约.对于水域较大的河口海岸工程研究难以实施;数学模型由于泥沙机制尚不是很成熟,定床的水流模型难以回答工程实施...
罗小峰陈志昌王学兰
关键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水流模型
文献传递
长江口南港河段底沙输沙试验
运用底沙输沙试验研究了现状情况下的长江口南港河段南、北槽分流口的底沙输移状态。在试验过程中对底沙输沙试验的加沙方法、捕沙方法、捕沙器设计等进行了探讨,特别考虑了潮汐双向流的作用,完善了底沙输沙试验方法。
韩玉芳陈志昌王学兰
关键词:长江口南港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