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彦

作品数:45 被引量:134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11篇基因
  • 7篇胃癌
  • 6篇蛋白
  • 6篇心肌
  • 6篇修复基因
  • 6篇免疫
  • 6篇HMSH2
  • 6篇错配修复
  • 5篇照射
  • 5篇肿瘤
  • 5篇癌细胞
  • 5篇鼻咽
  • 5篇鼻咽癌
  • 5篇鼻咽癌细胞
  • 5篇错配修复基因
  • 5篇HMLH1
  • 4篇射线
  • 4篇PCNA
  • 4篇X射线

机构

  • 3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1篇大连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大连市中心医...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市第二人...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大连外国语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大连市妇产医...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作者

  • 45篇王彦
  • 18篇吕申
  • 16篇刘敏
  • 13篇赵赫男
  • 12篇富晶
  • 9篇于志红
  • 8篇范凯
  • 6篇王朝晖
  • 6篇许国旺
  • 5篇李建华
  • 4篇李梅
  • 4篇贾玉杰
  • 4篇王辉
  • 3篇李英华
  • 3篇石宏宴
  • 3篇王冬梅
  • 3篇石先哲
  • 3篇许莹平
  • 3篇马坚妹
  • 3篇吕鹏

传媒

  • 1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癌变.畸变....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9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1
2012年
评价发生骨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在接受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入选107例发生骨转移的NSCLC患者分别接受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结果唑来膦酸在延迟SRE发生方面疗效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伊班膦酸钠未见明显优势;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在延长总生存时间方面优于帕米膦酸二钠,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控制方面三者疗效相当。
李英华王彦李曼陈骏杨慧孙萍张阳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骨相关事件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帕米膦酸二钠
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缝隙连接蛋白43、细胞内钙离子及心肌凋亡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凋亡的变化规律,探讨急性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缺血15 min(Is1)及30 min(Is2)组,每组10只。记录各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心肌Cx43去磷酸化表达、[Ca2+]i及细胞凋亡,建立相关性分析。结果 Is1组室性心律失常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Is2组则更严重。Cx43去磷酸化水平,Is1组较假手术组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Is2组则出现显著增加(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Ca2+]i及凋亡率从缺血15 min开始即显著增加(P<0.01)。Is1组室性心律失常严重程度与Cx43去磷酸化、[Ca2+]i呈显著性正相关;Is2组则与上述两指标及凋亡率均呈显著性正相关。结论心肌[Ca2+]i及凋亡增加可能是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而随后Cx43的变化也参与了其发生。
王彦赵赫男
关键词: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不同逆转录酶的RT-PCR反应体系影响COX-2 mRNA表达的检测结果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用于环氧化酶-2(COX-2)mRNA检测的逆转录酶RT-PCR反应体系的差别。[方法]分别用含有MMLV和AMV逆转录酶的RT-PCR反应体系检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损伤(HIBD)脑组织COX-2的mR-NA表达,并比较二者的检测效果。[结果]用含MMLV的反应体系不能在理论预期位置检测到COX-2mRNA产物的条带;而用含AMV的反应体系则能够在理论预期位置检测到COX-2的mRNA产物的条带。[结论]检测COX-2的mRNA表达应选用AMV逆转录酶的RT-PCR反应体系;应根据该产物特点选择逆转录酶RT-PCR反应体系检测mRNA。
王彦李梅赵赫男张萍曲云霞马丽娜
关键词:RT-PCR逆转录酶环氧化酶-2
胃癌中hMSH2、PTEN和PCNA表达的相关性及意义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中错配修复基因 hMSH2与 PTEN、PCNA 表达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检测胃癌、癌旁和胃炎粘膜中 hMSH2、PTEN 和 PCNA 的表达。结果:(1)hMSH2和 PCNA 在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癌组织;PTEN 在癌组织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非癌组织。(2)PTEN 在低分化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高分化癌和无转移者。PCNA 在低分化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癌和无转移者。(3)hMSH2与 PCNA 蛋白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TEN 与 PCNA 蛋白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hMSH2的高表达及 hMSH2与 PCNA 表达的相互影响与胃癌的发生可能有关;检测3种蛋白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范凯马坚妹王朝晖王彦刘敏吕申许国旺
关键词:胃癌HMSH2PTENPCNA免疫组织化学
宫颈癌hMSH2及PCNA的异常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蛋白(hMSH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异常表达在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宫颈癌和22例非癌子宫颈上皮组织hMSH2与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癌组hMSH2阳性表达率为55.20%(37/67),高于非癌上皮组的27.30%(6/22)(P<0.05);宫颈癌组PCNA阳性表达率为73.10%(49/67),高于非癌上皮组的59.10%(13/22),但差异不显著(P>0.05)。宫颈癌hMSH2表达阳性组的PCNA阳性表达率为83.30%(31/37),高于hMSH2表达阴性组的60.00%(12/30)(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hMSH2)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宫颈癌的发生。
王彦王丽宏赵赫男王朝晖李梅吕申
关键词:宫颈癌HMSH2PCNA免疫组织化学
子宫颈癌hMLH1表达及细胞增殖活性研究
2004年
[目的 ]了解错配修复基因hMLH1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 ,分析它们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在子宫颈癌发病中的意义。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6 2例宫颈癌和 30例非癌子宫颈上皮细胞hMLH1蛋白与PCNA表达的情况 ,并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它们的表达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MLH1蛋白在子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为5 6 .5 % ,低于非癌上皮组的 6 3.3% ;PCNA在子宫颈癌组阳性表达率为 79.0 % ,明显高于在非癌上皮组的 2 0 .0 % (P <0 .0 5 )。子宫颈癌组hMLH1蛋白表达阳性例PCNA的阳性表达率 82 .9%高于hMLH1蛋白表达阴性例的 74 .1 % ;非癌上皮组hMLH1表达阳性例PCNA阳性表达率 2 6 .3%也高于hMLH1蛋白表达阴性例的蛋白蛋白 9.1 % ,即在hMLH1蛋白高表达的组织中PCNA表达增高。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子宫颈癌分别为 6 1 .4 %、4 6 .7%、33.3% ,有逐渐降低趋势 ;在高、中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分别为 6 0 %与 5 2 .3% ;淋巴结转移组为5 0 % (4 / 8) ,无淋巴结转移组为 6 4.4 % (2 9/ 4 5 )。PCNA阳性表达率在临床Ⅰ期、Ⅱ期、Ⅲ期子宫颈癌分别为 81 .8%、73.3%、6 6 .7% ;在高、中分化鳞癌与低分化鳞癌分别为 71 .8%与 91 .3% ;淋巴结转移组为 87.5 %
王彦赵宝霞于志红刘敏车耀润王朝晖吕申
关键词:子宫颈癌HMLH1PCNA
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细胞株DNA修复基因MGMT表达的变化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后鼻咽癌CNE细胞株对DNA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X射线照射后CNE细胞株MGMT表达情况。结果Western blot显示,与照射前比较,照射后MGMT表达强度呈增强趋势。结论X射线照射可能诱导CNE细胞株MGMT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照射后DNA损伤修复过程。
刘敏范凯王彦富晶吕申
关键词:X射线鼻咽癌免疫细胞化学蛋白免疫印迹
胃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与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背景与目的:由于细胞错配修复功能缺陷而导致基因组微卫星序列高度不稳定是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往的研究表明胃癌组织也有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的缺失,但错配修复基因突变频率却很低;而启动子的甲基化是肿瘤抑癌基因失活的主要途径,也可能是错配修复基因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拟通过对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及对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的检测,对胃癌发病的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从52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周围组织提取DNA,PCR扩增基因组的5个微卫星位点BAT-26、D17S261、D3S1283、D2S123和D3S1611,毛细管电泳后,判定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MLH1蛋白的表达;酶切法检测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果:52例胃癌标本中微卫星高度不稳定13例,低度不稳定2例,稳定37例。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13例胃癌组织中,均检测到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100.0%);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和微卫星稳定的39例胃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仅1例(2.6%),前者发生率高于后者,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13例胃癌的癌旁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6例(46.2%),而微卫星低度不稳定和微卫星稳定39例胃癌的癌旁肿瘤组织标本中。
李建华石先哲刘敏王彦于志红许国旺吕申
关键词:胃肿瘤HMLH1基因甲基化微卫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L162V变异与血脂异常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 5号外显子基因L162V变异与血脂异常的关系。2型糖尿病组154例PPARα162V变异率为0. 013,正常组124人,未见PPARαL162V基因变异。PPARαL162V变异在中国汉族人可能不是常见变异。
张萍苏本利于军王彦王颖孙崴张霞吕申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基因变异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
rhIL-6联合MMC对小鼠膀胱癌的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前,治疗肿瘤的方法除了有手术疗法,还有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和生物疗法。IL-6作为细胞因子网络中的一个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肿瘤的生物疗法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MMC作为化疗药物,虽然有良好的抑瘤作用,...
王彦于志红富晶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