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悦欣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衰竭
  • 2篇全血
  • 2篇维生素
  • 2篇维生素B1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疾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室
  • 1篇血分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诊断及鉴别诊...
  • 1篇射血分数
  • 1篇双重造影
  • 1篇左心
  • 1篇左心室
  • 1篇左心室射血分...
  • 1篇脑钠肽

机构

  • 4篇吉林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悦欣
  • 2篇刘莹
  • 1篇王玉娇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1篇智慧健康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等级心力衰竭与全血维生素B1水平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等级心力衰竭(HF)与全血维生素B_(1)(VitB_(1))水平的相关性,以期为HF防治提供更多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82例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HFⅠ级组(n=47)、HFⅡ级组(n=54)、HFⅢ级组(n=44)及HFⅣ级组(n=37)。检测并比较四组的生化指标、心脏彩超指标及全血VitB_(1)水平;分析HF影响因素与VitB_(1)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的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白蛋白(AL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主动脉内径(IDAA)、左心房内径(LAD)、右心房内径(RAD)、右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RVE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Ⅲ级组和HFⅣ级组的VitB_(1)水平低于HFⅡ级组,HFⅣ级组的VitB_(1)水平低于HFⅠ级组(P<0.05)。VitB_(1)水平与BNP、cTnI及IDAA均呈负相关,与ALB、LVEF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等级HF与全血VitB_(1)水平具有相关性,适量补充VitB_(1)对于改善HF患者心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
吕红梅刘莹王悦欣于苗谭寅凤许潆月杨琳
关键词:心力衰竭维生素B1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
体内超声在胆管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研究体内超声在胆管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盲选该院收治的46例体内超声检查明确疾病的患者,分别给予26例采用胰胆管内超声检查,20例采用内镜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体内超声的诊断以及鉴别效果。结果对比采用体表超声以及体内超声检查效果,体内超声检查的符合率97.8%,体表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管疾病进行诊断时,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体内超声检查,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王悦欣
关键词:胆管疾病
全血维生素B1水平变化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全血维生素B1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良好预后组(93例)和不良预后组(31例)。探究全血维生素B1水平变化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不良预后组患者全血维生素B1水平低于良好预后组,血清炎性因子(SAA、CRP、TNF-α、1L-6)水平高于良好预后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维生素B1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呈负相关,随着全血维生素B1水平的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表现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SAA、CRP、TNF-α及1L-6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P<0.05)。全血维生素B1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是96.80%,特异度为97.80,ROC曲线下面积为0.973,在0.9到1之间,表明全血维生素B1预测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能力较高。结论全血维生素B1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王悦欣吕红梅刘莹许潆月王玉娇谭寅凤李明蔚赵艳金祁薇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人群
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在阑尾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阑尾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收治的76例阑尾病变患者,分别采取超声诊断及超声双重造影诊断,分析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和超声双重造影在诊断单纯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时,诊断效果相似;在诊断坏疽性阑尾炎、阑尾黏液性囊肿、阑尾黏液腺癌及阑尾腺癌时,超声双重造影诊断效果明显高于超声诊断效果。结论超声及超声双重造影在诊断阑尾病变时,均可有效诊断阑尾病变,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但超声诊断会受到阑尾肿瘤的体积、周围组织、血供等因素影响,无法有效诊断,超声双重造影可明确诊断阑尾病变肿瘤情况;因此,针对复杂阑尾病变诊断,超声双重造影诊断价值高于超声诊断价值。
王悦欣
关键词:超声超声双重造影阑尾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