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映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足量足程复能剂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35例分析
- 目的:研究早期足量足程复能剂对重度有剂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48例重度有剂磷中毒,采用大剂量阿托品,常规量复能剂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早期足量及足程复能剂,小剂量阿托品治疗。观察两组死亡率,中间综合征,气管插管时...
- 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明王黎卫王映红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关系
- 目的:探讨脓毒症(Sepsis)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60例危重症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0例和非脓毒症组30例;另高3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患者于急诊入院和住院后1,2,3,...
-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吕少明王黎卫王映红
- 关键词:脓毒症氧利用率预后
- 文献传递
- 生大黄配伍芒硝治疗中毒性肠麻痹临床分析
- 危重病患者常并发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腹胀、消化不良、肠麻痹,使消化道屏障功能障碍, 产生毒素和细菌的移位,导致MODS发生。我院2000年以来采用生大黄配伍芒硝治疗危重病患者中毒性肠麻痹,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
- 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敏王黎卫王映红王洁樑
- 文献传递
- 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5年
-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吕少敏王黎卫王映红周悟颖
- 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人工机械通气NIPPV抢救治疗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酶和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
- 检测各种急性中毒患者血清酶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组:77例中毒患者诊断与分级按照文献标准。其中:①急性鼠药(毒鼠强)中毒组27例, 男14例,女13例;年龄12-81岁,平均...
-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王黎卫吕少明王映红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关系
- 脓毒症(Sepsis),或称为全身性感染,是一种感染引起的严重的自我损伤性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紊乱状态。病情的发展可引起病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并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其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病...
-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吕少明王黎卫王映红
- 文献传递
- 脓毒症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60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0例和非脓毒症组30例;另设3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患者于急诊人院时及住院后1、2、3、5、7和10d晨8时抽取股动脉和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2ml,查血气并计算O2UC。正常对照组仅查动、静脉血气1次,并计算O2UC(为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急诊入院时和住院后1d,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O2U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O2UC持续高于55%达12~24h,患者预后极差,易于短期内死亡。从住院后2d起,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O2UC均很快下降,并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脓毒症组较非脓毒症组下降更加明显(P均〈0.05)。非脓毒症组于住院后5d起O2UC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而脓毒症组患者于住院后2d起O2UC始终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当O2UC持续低于21%时,提示合并症较多,预后不佳。结论:脓毒症患者常存在较低的O2UC,且病情严重、预后差。O2UC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判断组织缺氧、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 明自强俞林明吕银祥吕少明王黎卫王映红
- 关键词:脓毒症氧利用率预后
- BIPAP治疗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56例报告被引量:1
- 2007年
- 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敏王黎卫王映红周悟颖
- 关键词:BIPAP治疗COPD急性发作急性呼吸衰竭无创机械通气
- BiPAP无创机械通气在急性呼衰中的应用
- 目的:观察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3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3例患者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不佳,改用气管插管,40例患者经BiPAP无创机...
- 俞林明明自强吕银祥吕少敏王黎卫王映红周悟颖
- 文献传递
- BIPAP治疗COPD急性发作伴呼吸衰竭56例
- COPD患者常伴慢性呼吸衰竭,由于受凉,感染等因素常导致急性发作伴呼吸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人工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的重要方法,但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病人及家属难以接受, 延误抢救、治疗时机,使成功率明显下降。近10年...
- 俞林明明自强吕少敏王黎卫王映红周悟颖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