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免疫
  • 4篇过敏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特异性免疫
  • 3篇特异性免疫治...
  • 3篇免疫治疗
  • 2篇血清
  • 2篇皮下
  • 2篇皮炎
  • 2篇哮喘
  • 2篇满意度
  • 2篇接触性皮炎
  • 2篇过敏性
  • 1篇丹参
  • 1篇丹参制剂
  • 1篇蛋白
  • 1篇学法
  • 1篇血清VEGF
  • 1篇医学教育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10篇王晓龙
  • 7篇黄南
  • 5篇汪茵
  • 5篇胡林涛
  • 4篇李文静
  • 3篇张思
  • 2篇张威
  • 2篇祁姗姗
  • 2篇陈浩
  • 2篇祝戎飞
  • 2篇赵炎
  • 1篇冯伟
  • 1篇罗班
  • 1篇杨林
  • 1篇张书辰
  • 1篇项宁

传媒

  • 3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陕西中医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鸡蛋组分蛋白对临床诊断儿童鸡蛋过敏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质粒转染技术人工合成鸡蛋组分蛋白的免疫原性;鸡蛋组分蛋白与过敏患者鸡蛋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E,Ig E)含量及皮肤试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质粒转染技术人工合成鸡蛋组分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目的蛋白免疫原性。再将待检测组分蛋白和鸡蛋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 E结合,分析各蛋白组分对鸡蛋过敏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人工合成的鸡蛋组分蛋白(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溶菌酶)检测后仍能表现出较好的免疫原性;鸡蛋特异性Ig E>10 k U/L组的患儿鸡蛋过敏原点刺阳性率明显高于<10 k U/L组(95.5%vs.57.8%,P=0.000 3);卵类黏蛋白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OD)450 nm=0.81和卵白蛋白OD450 nm=0.567为鸡蛋过敏原的主要成分;鸡蛋特异性Ig E(>10 k U/L)含量高的患儿血清中卵白蛋白抗体含量较高,且鸡蛋特异性Ig E含量(>10 k U/L)与血清卵白蛋白抗体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630 9,P=0.002 2)。而鸡蛋特异性Ig E<10 k U/L的患儿血清中卵类黏蛋白抗体含量高。鸡蛋特异性Ig E含量(<10 k U/L)与血清卵类黏蛋白抗体含量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756 0,P<0.000 1)。结论通过人工合成质粒转染的鸡蛋组分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对今后食物过敏原的纯化有一定价值;鸡蛋组分蛋白对儿童鸡蛋过敏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张书辰祝戎飞杨林张威李文静黄南项宁汪茵胡林涛王晓龙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皮肤试验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就本中心的175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过敏原结果特征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中花粉过敏者比例最高,多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且多价过敏原过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价过敏原过敏患者(χ^2=8.681,P〈0.05)。结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临床过敏原特点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黄南祁姗姗罗班王晓龙
关键词: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丹参制剂联合肝素及激素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功能、血清VEGF及EGF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研究丹参制剂联合肝素及激素治疗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肾功能、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尿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对照组行肝素及激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丹参制剂治疗,两组各45例。对比两组肾损伤发生率、损伤时间和程度,以及观察肾损伤患儿治疗前后血清VEGF及尿EGF的水平。结果研究组肾损伤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肾损伤时间[(38.65±29.05)d]亦低于对照组[(51.76±28.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轻度、中+重度肾损伤比率为21.43%(3/14)、78.57%(11/14),研究组患儿轻度、中+重度肾损伤比率为100.00%(5/5)、0.00%(0/5),研究组肾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19例肾损伤患儿在末次随访(治疗后2周)时的血清VEGF及E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肝素及激素的治疗形式能够缩短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时间,有效减轻肾功能损伤。血清VEGF及尿EGF可能参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形成过程,可作为早期过敏性紫癜出现肾损伤的检测指标。
黄南赵炎张威王晓龙李文静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丹参制剂表皮生长因子
室内办公人员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过敏原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本地区室内办公人员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阳性结果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于本院确诊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174例室内办公人员进行斑贴检查,分析过敏原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室内办公人员罹患过敏性接触性皮炎者,男性就诊比例低于女性,男性斑贴检查阳性率为97.30%,女性为96.35%。其中最常见的过敏原为氯化钴(44.25%)、重铬酸钾(35.63%)及硫酸镍(41.95%),女性对化妆品及饰品过敏者较男性多,男性对染发剂过敏者较女性多。结论:室内办公人员常见过敏原主要为办公相关材料(合金制品、橡胶制品)及室内装修产物(甲醛),工作环境、性别差异和个人习惯直接影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的过敏原特点。
黄南祁姗姗张思王晓龙
关键词:过敏性接触性皮炎
随访系统在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随访系统对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安脱达)的2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入组的294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专职护士每月电话随访;实验组采取随访系统管理,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由系统自动生成随访任务单,对其进行个体化、跟踪式随访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脱失率、治疗准点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脱失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20.3%),注射准点率(96.9%)高于对照组(94.9%)(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4.6%)高于对照组(88.8%)(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随访系统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脱失率,并提高其满意度。
张思汪茵王晓龙胡林涛夏琼石灿灿雷苗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随访系统依从性满意度
武汉市37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结果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分析武汉市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变应原,以及变应原与性别、年龄、职业、发病部位的关系,为本地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防治和斑贴试验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37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门诊患者进行斑贴试验,计算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和发病部位,各种变应原斑贴试验的阳性率,比较变应原阳性率差别。结果 37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76.76%,阳性率居前5位的变应原为硫酸镍(34.32%)、芳香混合物(18.65%)、氯化钴(18.38%)、重铬酸钾(17.30%)及甲醛(12.70%)。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中变应原阳性率各异且不同发病部位的主要变应原也不同。结论性别、年龄、职业及发病部位等因素对变应原的阳性率均有影响;硫酸镍、芳香混合物、氯化钴、重铬酸钾以及甲醛是武汉地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变应原。
陈浩李文静黄南冯伟胡林涛王晓龙祝戎飞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变应原斑贴试验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两种注射部位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评估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两种注射部位的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研究,将在本中心接受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utard)皮下免疫治疗的60例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B组30例患者先在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然后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接受7次过敏原皮下注射。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估(VAS)量表评估每次注射时的疼痛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60例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的VAS评分(1.79±0.93)低于上臂远端1/3外侧(2.76±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上臂三角肌下缘和上臂远端1/3外侧接受治疗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7%和6.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注射部位患者的疼痛程度均为轻度,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患者的疼痛感觉较上臂远端1/3外侧注射时轻,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故推荐上臂三角肌下缘作为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首选注射部位。
王晓龙胡林涛张思石灿灿夏琼雷苗汪茵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皮下注射注射部位疼痛评估
泻痰清肺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泻痰清肺方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50例,进行中医泻痰清肺方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检测血清TNF-α和IL-8含量,绘制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指标诊断价值。结果:血清TNF-α和IL-8水平支气管哮喘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NF-α水平与IL-8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IL-8和TNF-α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和0.909。泻痰清肺方治疗后患者TNF-α和IL-8水平明显降低。结论:TNF-α和IL-8可能参与了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医泻痰清肺方治疗可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
黄南王晓龙李文静赵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
联合教学法在过敏反应科进修生带教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究医护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过敏反应科进修生学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进修的进修生24名,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名进修生。对照组进修生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观察组进修生采用医护结合PBL与CBL联合教学法。课程结束后,对2组进修生教学效果进行考核对比。结果观察组进修生在专业知识考核[(88.00±1.86)分]、操作技能考核[(89.00±1.13)分]、综合能力考核[(89.75±1.91)分]以及对教学满意度[(8.33±0.49)分]方面高于对照组[专业知识考核(82.33±3.65)分,操作技能考核(84.42±3.32)分,综合能力考核(85.42±3.65)分,教学满意度(7.25±0.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进修生对课程设置合理度感受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过敏反应科进修生中采用医护结合PBL与CBL联合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提升进修生对教学法的满意度,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
杨雅琪陈浩王晓龙汪茵黄南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满意度变态反应学
尘螨过敏原皮下免疫治疗脱失情况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尘螨过敏原疫苗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患者的脱失情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采用自制问卷,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科室接受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的331例患者资料,对治疗期间连续2次未按时接受免疫治疗,且进行电话随访,患者本人或其直接监护人明确表示不再继续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患者视为脱失,并分析脱失原因。结果 331例患者中共有57例脱失,脱失率为17.2%,脱失原因包括时间紧张(54.4%)、药物不良反应(19.3%)、症状改善(12.3%)、经济困难(8.8%)、疗效不佳(8.8%)、怀孕(8.8%)。儿童组的脱失比例(13.1%)低于成人组(22.9%),起始期的脱失比例(29.5%)高于维持期(13.4%),儿童组因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而脱失的比例(36.0%)高于成人组(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接受尘螨疫苗脱敏治疗的患者脱失率较高。基于脱失原因,应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有效的护理对策和健康教育,以提高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的依从性,促使患者配合全程治疗,巩固疗效。
王晓龙汪茵胡林涛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脱失护理对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