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新 作品数:8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郑州轻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掺杂Al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5年 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NiO2、LiMn2O4)掺杂Al的研究进展;着重叙述了Al掺杂量、烧结工艺对正极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王力臻 王红芳 谷书华 王树新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微包覆对贮氢电极性能及放电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2005年 用交流阻抗法、恒电位阶跃法和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了贮氢合金表面微包覆处理前后在不同的放电时刻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氢在合金中的扩散系数和电极的放电性能。结果表明,在放电末期电极表面电化学阻抗的急剧增大是引起贮氢合金电极放电终止的主要因素;微包覆铜和钴可促进氢的扩散并显著降低电化学反应阻抗,推迟阻抗增大的时间,因而提高了电极的放电性能。 夏同驰 董会超 王树新 陈顺木 靳明辉 张治军关键词:贮氢合金 交流阻抗 放电性能 AA1500型氢镍电池内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测定化成过程中AA1500型氢镍电池的内压,研究了电池制备工艺参数,如:电池的正负极容量配比、电解液组分及用量、负极导电剂、粘合剂、化成制度等对电池内压的影响。试验表明,电池制备工艺参数对氢镍电池的内压均有很大影响,通过确定合理的制备工艺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氢镍电池化成过程中内压的升高。 王力臻 张翠芬 朱继涛 王树新 毛磊 郑勇关键词:氢镍电池 内压 制备工艺参数 合金元素对锌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2005年 利用线性电位慢扫描法,分别测定了Al、Bi、Ca、In与Zn构成的合金电极在碱性电解液中的极化曲线;利用收集气体和恒阻放电的方法,测定了Zn In Bi Al和Zn In Bi Ca合金电极的析气行为和放电性能。结果表明:Al、Ca和In可提高锌阳极溶解的交换电流密度;Ca、Al、Bi可降低锌表面析氢的交换电流密度,并使锌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电位负移。Zn In Bi Al和Zn In Bi Ca可提高锌电极的综合性能,且Zn In Bi Ca更好。 王力臻 吴涛 刘玉琳 王树新关键词:合金 锌电极 碱性锌锰电池 锂离子蓄电池负极导电剂的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3种导电剂粉体材料的形貌,通过测定3种导电剂材料的吸水能力,研究了导电剂的振实密度与吸液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导电剂的振实密度越大,其吸液能力越小;反之则其吸液能力越大。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技术考察了3种导电剂的贮锂性能,实验表明石墨类导电剂(KS、SO)具有一定的贮锂性能,但其首次库仑转换效率低;而炭黑类导电剂(SP)仅起导电作用。利用六西格玛(简称6σ)混合设计考察了导电剂之间的交互作用,及3种导电剂配比对石墨电极放电比容量的影响,当质量比m(包覆石墨)∶m[导电剂(KS+SP)]∶m(PVDF)=92∶3∶5且m(KS)∶m(SP)=1.66∶1时,电极放电比容量可以稳定地达到315mAh·g-1以上。 王力臻 王树新 谷书华 朱继涛 李荣富 苑永 袁中平 赵金龙 王珂关键词:锂离子蓄电池 导电剂 石墨负极 石墨电极嵌脱锂过程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循环伏安技术、交流阻抗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BF石墨电极在1mol·L-1LiPF6和体积比为1∶1∶1的EC/DMC/DEC溶液中的成膜过程和嵌脱锂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本研究体系中包覆石墨电极的成膜电位1.5~0.6V(vs.Li/Li+);其嵌脱锂电极过程主要受锂离子在石墨体相中的扩散步骤控制;并且随着嵌锂量的增大,锂离子扩散系数逐渐减小,锂离子穿过SEI膜的膜阻抗及电化学反应阻抗随之增大。在嵌锂过程中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数量级在10-12~10-13cm2·s-1之间。 王力臻 王树新 李荣富 苑永 朱继涛 李中东 郑舒关键词:电化学阻抗 锂离子电池负极 贮氢合金表面置换镀镍工艺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005年 采用置换镀镍工艺对贮氢合金粉进行了表面包覆处理.交流阻抗、循环伏安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表明,经过置换镀镍处理后,降低了贮氢合金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提高了电化学反应活性,明显改善了贮氢合金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及活化性能. 夏同驰 董会超 王树新 罗统钊 伍伟关键词:贮氢合金 交流阻抗 循环伏安 贮氢合金粉 镀镍工艺 电化学性能 微包覆钴贮氢合金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2004年 以化学镀钴方法微包覆处理贮氢合金,用交流阻抗、循环伏安以及模拟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了该贮氢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贮氢合金经包覆钴后,即可减小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反应阻抗,提高其催化活性,并降低充放电过程的极化,从而增大了电极的放电容量和充电效率.相关的电极过程为扩散控制. 夏同驰 张胜利 王树新 黄鲲 田文增关键词:贮氢合金电极 电化学性能 化学镀钴 交流阻抗 循环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