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武

作品数:218 被引量:1,78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农业科学
  • 23篇生物学
  • 16篇经济管理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1篇养殖
  • 37篇河蟹
  • 32篇绒螯蟹
  • 31篇中华绒螯
  • 31篇中华绒螯蟹
  • 31篇黄颡
  • 31篇黄颡鱼
  • 20篇稻田
  • 19篇生态
  • 19篇池塘
  • 18篇江黄颡鱼
  • 17篇渔业
  • 17篇蟹养殖
  • 16篇养蟹
  • 14篇生物量
  • 14篇群落
  • 14篇瓦氏黄颡鱼
  • 14篇物量
  • 10篇渔业科技
  • 10篇渔业科技入户

机构

  • 108篇上海水产大学
  • 106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广西大学
  • 7篇宁波大学
  • 5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江苏省淡水水...
  • 3篇教育部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2篇高淳县农林局
  • 2篇启东市海洋与...
  • 1篇广西水产研究...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温州大学
  • 1篇扬州市宝应县...

作者

  • 217篇王武
  • 61篇马旭洲
  • 31篇李应森
  • 26篇成永旭
  • 16篇陈再忠
  • 14篇陈立婧
  • 13篇王昂
  • 11篇彭自然
  • 10篇黄凯
  • 9篇张东升
  • 9篇张文博
  • 8篇王峰
  • 7篇谭玉钧
  • 6篇甘炼
  • 6篇刘利平
  • 6篇汪清
  • 5篇李猛
  • 5篇吴旭干
  • 5篇薛俊增
  • 5篇乔志刚

传媒

  • 26篇水产科技情报
  • 17篇科学养鱼
  • 17篇水产学报
  • 16篇上海水产大学...
  • 11篇内陆水产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淡水渔业
  • 4篇水利渔业
  • 4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安全与环境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中国水产
  • 3篇海洋与湖沼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渔业致富指南
  • 2篇Curren...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12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12篇2012
  • 12篇2011
  • 18篇2010
  • 6篇2009
  • 14篇2008
  • 21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17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7篇2001
  • 12篇2000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蟹对北方稻田主要杂草选择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研究了在稻田中用网箱养殖的不同规格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对稻田中4种杂草和水稻的选择性及摄食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对稻田杂草的摄食存在明显的选择性,对野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var.sinensis的摄食量最大,对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和眼子菜Potamogeton franchetii的摄食量相对较少,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和水稻的摄食量最差。不同规格的中华绒螯蟹对杂草的摄食率有所不同,20-30 g的中华绒螯蟹对野慈姑的摄食率最高,与其它3种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0 g以上的中华绒螯蟹对鸭舌草和眼子菜的摄食率均最低,与其它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10 g的中华绒螯蟹对稗草和水稻的摄食率最高,与其它规格的中华绒螯蟹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吕东锋王武马旭洲陈再忠白国福陈卫新于永清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稻田杂草摄食率选择性
嘉庚蛸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被引量:17
2006年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嘉庚蛸精子发生过程中各阶段细胞的形态、细胞器及细胞核的动态结构变化。精原细胞呈椭圆形,细胞质少、核大,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初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线粒体多,索条状内质网发达,高尔基体常集中分布,中心粒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线粒体嵴发达、基质丰富,高尔基囊泡积累电子致密物,中心粒发出的“9+2”轴丝结构形成。精细胞分化过程分为6个时期,主要特点为:①核内染色质凝集经颗粒化、纤维化及片层化,最后,形成高电子密度的均质结构;与此相应,核形态由椭圆形、变成长椭圆形、再变成细长柱状,核后端最后向前凹入形成核内沟;精子核的形态建成为染色质的凝集与核周微管加压协同作用的结果。②高尔基囊泡积累电子致密物、融合发育成顶体囊,逐渐延长演变成钻头形的顶体。③线粒体向核后端迁移,形成精子尾部的线粒体鞘。
竺俊全杨万喜尤仲杰王武焦海峰
关键词:嘉庚蛸超微结构
黄颡鱼养殖技术讲座(四) 江黄颡鱼的Ⅰ龄鱼种培育被引量:1
2004年
王武张东升王峰
关键词:黄颡鱼养殖技术鱼种培育池塘条件
饵料卤虫的营养强化对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力及其抗逆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用扁藻、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3种方式处理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黑斑口虾蛄幼体,对各组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力和抗逆性差别分析。结果显示,经过"鱼油+酵母"强化的幼体对氨氮、福尔马林、饥饿和盐度的耐受性均强于对照组。经过扁藻和"鱼油+酵母"强化的第Ⅲ相幼体脂肪酶活力是对照组的3倍,经过酵母和"鱼油+酵母"强化的仔虾蛄幼体脂肪酶活力较高。在第Ⅲ相幼体中淀粉酶活力为扁藻>酵母>对照>"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中酶活力为扁藻>对照>酵母>"鱼油+酵母"强化。在酵母强化第Ⅲ相幼体和对照组仔虾蛄中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第Ⅲ相幼体对照组的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均为最高,而"鱼油+酵母"强化仔虾蛄幼体的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黑斑口虾蛄幼体消化酶活性和抗逆性能力的变化趋势与其成活率、变态率、生长速度、EPA和DHA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可以作为评价饵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
王春琳尹飞王武
关键词:黑斑口虾蛄幼体营养强化抗逆性消化酶活力
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仔、稚、幼鱼生长的比较被引量:11
2008年
对同步人工繁殖的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仔、稚、幼鱼进行了生长特性和养殖性能的比较,结果表明:92日龄的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平均体质量分别为18和14 g,差异显著(P<0.05);饲养期间,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的总成活率分别为92.82%和74.97%,差异显著(P<0.05).因此,瓦氏黄颡鱼养殖性能优于黄颡鱼.
甘炼马旭洲张文博陈再忠袁琰王武
关键词:瓦氏黄颡鱼黄颡鱼稚鱼幼鱼
渔业科技入户河蟹养殖成果之三 湖泊围拦生态养蟹——宝应模式(下)被引量:1
2010年
(四)围网养蟹的饲养与管理 1.饵料投喂技术 植物性饲料以水草为主,搭配投喂玉米、小麦、南瓜及甘薯等。动物性饲料主要有野杂鱼、螺、蚬、蚌、青虾等。
李应森王武徐进叶国平
关键词:河蟹养殖渔业科技生态养蟹湖泊投喂技术围网养蟹
瓦氏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被引量:31
2008年
用常规方法对瓦氏黄颡鱼Pelteoebagrus vachelli(体长19.0—21.0cm、体重120.0~125.0g)全鱼和肌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水分(75.71%±2.39%)和粗蛋白(15.87%±0.57%)的含量高于全鱼(72.68%±1.86%、12.52%±1.80%),而粗脂肪(7.55%±0.63%)、粗灰分(1.11%±1.11%)、Ca(0.20%±0.02%)、P(0.87%±0.01%)、能量密度(6.74)和E/P值(42.47)均低于全鱼(11.04%±0.60%、3.17%±0.32%、3.12%±0.10%、2.19%±0.06%、7.32和58.47);该鱼肌肉水解物中共检出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2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和8种非必需氨基酸;肌肉中主要含9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有3种,不饱和脂肪酸有6种。
袁立强李伟纯马旭洲张文博王武
关键词:肌肉营养成分氨基酸脂肪酸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高产技术被引量:4
2007年
生态养蟹“当涂模式”可归纳为“种(水)草、投螺、配养、稀放、养水”。种植水草、移植螺蚌,为河蟹提供天然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同时可以改善水质。合理配养多种鱼类,以修复生态系中的生物链,如蟹、鳜、虾套养模式和蟹、黄颡鱼、虾套养模式;还配养一些以有机碎屑和丝状藻类为主食的鱼类来改善池塘生态环境。严格限定各种养殖模式蟹种的放养量。通过定期加水、换水,投放生石灰水或微生物制剂等手段改良水质。
李应森王武
关键词:河蟹生态养殖水草鱼类
稻田生态种养新技术发展现状与建议(上)被引量:3
2011年
一、我国稻田养殖现状 近年来,一场新的稻田养殖技术在中国大地上蓬勃掀起。与上世纪的稻田养鱼方式相比,其不同之处是:①养殖对象以特种水产为主体。往往以经济甲壳类为主体,如河蟹、小龙虾(克氏原螯虾,下同)等,鱼类(泥鳅、黄鳝等)为辅。②采用种、养结合,构成稻蟹(虾、
李应森王武
关键词:稻田养殖技术生态种养养殖现状养鱼方式特种水产养殖对象
3种水草腐解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常见的3种水草腐解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为期60 d的室内桶装模拟试验,监测水草质量损失率和桶内水体水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水草的腐解速率有相同的特点,即前期较快,中、后期较慢,同时也存在差异性,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的腐解速率相近且较快,金鱼藻最慢;试验结束时,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的质量损失率分别达到72.3%±2.1%、71.7%±1.5%和58.3%±0.6%。腐解前期水质因子的变化较大,水体由中性变为酸性;3种水草水体化学需氧量较试验初期升高约4.5倍,水体发黄、发臭;溶解氧被极大地消耗,水体处于缺氧或厌氧环境,促进了反硝化的进行,硝氮迅速降低,而亚硝氮和氨氮迅速升高,其中氨氮约是初始含量的6倍;总氮、总磷升高明显,其中总磷在所有水质因子中变化幅度最大,第3天,轮叶黑藻、伊乐藻和金鱼藻处理组水体总磷分别增加约123、124和66倍。随着腐解的进行,水体的部分氮、磷沉积进入底泥。总而言之,较多的水草残留在池塘中,会引起水体缺氧,加剧植物残体的腐解,导致水质恶化,因此需要适时地通过人工打捞来控制水草残体的生物量。
吴凯马旭洲王友成王武郎月林
关键词: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水草腐解水质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